挥别“橄榄绿”披上“火焰蓝”,迎旗整装再出发 中山组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12月29日,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队举行迎旗、授衔和换装仪式。中山消防供图
近5年,中山消防“铁军”中涌现出了南粤十佳消防卫士孙立海、中山好人余世颂等一批先进典型。中山消防供图
“我志愿加入国家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身穿新式制服的中山消防救援人员面向国旗和中国消防救援旗,铿锵宣誓,庄严豪迈。元旦前夕,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队隆重举行迎旗、授衔和换装仪式,这支在血与火中经受生和死考验的队伍正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这意味着中山消防进入了历史的新阶段,历经30年淬炼,中山建立起一支崭新的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据悉,1988年中山正式升格地级市,同年,中山市公安消防支队成立。30年间,该支队从最初仅辖5个大队、5个中队不到200人的四类支队,发展壮大为下辖18个大队级单位、39个中队级单位、实有人数超1300人的一类大支队。30年间,先后打造了消防有奖举报“96119”“消防网格化管理”等一系列全省乃至全国知名消防品牌;先后获评广东省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执法规范化示范单位、全国公安现役部队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省部级以上荣誉11个,被省委宣传部列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公安厅分别荣记集体二等功,2017年成为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的全省唯一现役单位。
一张“网红照”背后的中山消防“铁军”
改革开放以来,中山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山消防铁军在一次次生与死的考验下,在一场场水与火的洗礼中,始终奋战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无论是在千钧一发的火灾现场,还是在台风肆虐的危难时刻;无论是群众受困的紧要关头,还是在重大活动的安保一线,都能看到中山消防指战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的身影。他们用汗水、鲜血乃至生命,维护着中山火灾形势的持续稳定,保护着中山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几个月前,超强台风“山竹”肆虐的一幕,仍停留在很多人的记忆里。在抗击台风期间,中山消防的一张照片在网络上热传,照片上,原中山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副中队长李万,接到上级命令连夜增援江门,通宵工作后,刚吃了半口饼干,就躺在车上睡着了,这一幕被随行的消防员拍了下来。照片被媒体报道后,李万一时间成为“网红”,被网友称为中山消防“饼干哥”。
“从当晚12点开始,到第二天上午9点半,队伍一刻没有休息,滴水未沾、粒米未进,一直在处理警情,搜救、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李文辉介绍,李万带领冲锋舟小分队通过彻夜搜救,成功疏散营救被困群众23人,其中包括7位老人、3名儿童。据了解,在近几年抗击“天鸽”“帕卡”“山竹”等台风的战斗中,中山消防解救被困群众359人……
照片热传,让李万成为中山消防“网红”,李万却说,“这张照片代表的并不是我自己,而是中山消防队伍在抗台风救援工作中整体形象,我为能成为这支队伍的一员感到光荣。”
“85后”消防员李万,只是中山消防队伍中的一个代表,“网红照”背后是一支能挑重任、勇于担当的消防“铁军”。
据统计,近5年以来,全市消防部门共接警出动30456起,出动车辆58211辆次,出动警力310257人次,抢救、疏散被困人员6926人,抢救财产价值6.9亿余元,全体消防指战员英勇奋战,先后有3个集体荣立集体三等功、12人荣立个人二等功、211人荣立个人三等功,涌现出了南粤十佳消防卫士孙立海,中山好人余世颂、冯俊锋,“抱火哥”熊林生、李嘉俊,“飞扑侠”张昊明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
构建“智慧消防”工程实现火灾防控科学化
30年,是中山消防管理工作的一部创新史。
一直以来,有限的警力和无限的消防管理工作,都是一对矛盾体。如何破解这一对矛盾,考验的是消防部门的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坚持将创新精神和智慧方式运用到火灾防控工作中,中山市消防部门逐渐探索出了破解之道。
中山消防工作的模式创新体现在推进火灾防控科学化。近年来,中山消防部门深入推广应用狭小空间快速灭火系统等简易消防设施,累计安装狭小空间快速灭火系统25000余套,独立式烟感56000余个,逃生软梯23200余个,成功破解电动车火灾多发易亡人难题;创新探索网格管理专业化工程,市、镇两级政府累计投入1250万经费,通过购买第三方公共服务,实现消防管理专业化目标;全面推进落实专职队建设和农村消防站升级改造三年规划,目前全市共29个专职消防队投入执勤,全市276个村(社区)全部建有农村消防站,全市1625家重点单位100%建立微型消防站,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阶梯式、立体化”消防应急救援网络。
中山消防部门还与时俱进,积极引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智慧消防”工程。在物联网、大数据的技术支持下,创新推广智能云报警平台,针对出租屋、“三小场所”这类危险性大、监管难度大的场所,降低火灾风险;搭建微型消防站智能化调度平台,实现对辖区已建微型消防站标识定位、快速精准调度和灭火救援行动可视化保障三大功能,确保“灭早打小”。
据了解,中山推进消防工作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连续13年未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其中有3年实现了火灾事故“零死亡”,火灾形势平稳可控,先后被部消防局评为“勤政廉政先进单位”“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在省政府组织的年度消防工作考核中连续5年获得优秀等次,火灾隐患有奖举报、消防网格化管理、消防简易喷淋系统等多项试点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
“智慧消防”的工作理念并未停留在社会治理的范畴,还同时向消防队伍内部管理延伸,中山消防率先研发“预防执法腐败分析决策平台”“执法回访系统”和业务受理回执“二维码”满意度评价,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对消防业务进行统计分析、超期预警、智能查询等功能,实现业务从受理到办结全程精准监督。
中山新消防勇于担当应急管理骨干力量
今年,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推进,中山消防也走进了新的改革节点。
12月29日下午,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队隆重举行迎旗、授衔和换装仪式,中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杨文龙出席并讲话,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郑泽晖主持仪式。
“我志愿加入国家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身穿新式制服的中山消防救援人员精神抖擞、整齐列队,他们面向国旗和中国消防救援旗,宣读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豪迈誓词。17时许,迎旗、授衔和换装仪式正式开始,全场齐唱国歌。3名礼兵护卫中国消防救援队队旗入场,红蓝两色组成的中国消防救援队队旗鲜艳亮丽,全场消防救援人员向队旗庄严敬礼。
随着换装授旗,这支队伍已然变换了身份。2018年3月,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公安消防部队不再列武警部队序列,全部退出现役。公安消防部队现役编制全部转为行政编制,成建制划归应急管理部。改革转制后,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消防部门将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
从“橄榄绿”到“火焰蓝”,从公安消防现役部队到一支崭新的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同老百姓贴得最近、联系最紧的中山消防队伍正迎来新的历史使命。
实际上,当下,中山市消防部门已经成为应对日益繁重的应急管理工作的骨干力量。据统计,全市应急管理力量总人数约为1750人,其中消防队伍1300余人,约占74.3%;2017年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单位56868家,占92.7%;应急管理职能重置后,中山消防发挥应急救援主力军和国家队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中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杨文龙在仪式上讲话,他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全市消防救援队伍长期以来为中山经济发展、社会平安所做的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致以衷心的感谢,向全市消防救援队伍授衔及换装表示热烈的祝贺。他表示,希望全市消防救援队伍整装再出发,争当新时代中山消防救援事业的开拓者、先行者、创业者。
南方日报记者何伟楠通讯员叶海滨
新闻推荐
三乡古典家具文化节和旅游美食文化节 带给市民不一样的元旦佳节
商报讯(记者李红徐璇摄影报道)上周五,三乡镇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事——“中国(三乡)第五届古典家具文化节暨三乡镇第十一届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