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 服务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中山市科协“四服务”亮点纷呈,成果显著
贯彻省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有思路
场景1
2018年9月27-29日,广东省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山代表团一行12人参加大会。会上,市科协沈小龙、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徐建华、顶固集团企业科协徐冬梅当选省科协第九届委员。
中山市科协党组深入学习会议精神,迅速研究贯彻思路,率先行动落实。10月12日,中山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听取市科协党组关于省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专题汇报,研究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工作思路。在听取沈小龙关于省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主要精神和市科协贯彻会议精神工作思路汇报后,市委书记陈旭东,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焦兰生,市政协主席丘树宏,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梁丽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小娟,副市长徐小莉等对市科协工作思路和近年工作给予了肯定。
10月16日,市科协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传达学习省科协第九次代表大会精神。
开拓对外交流,助力大湾区建设有亮点
场景2
12月24日,2018年全省科协对外合作交流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沈小龙作为两个地市科协代表之一作经验交流报告。
中山市科协发挥科技社团互信度高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一是积极联络,会商邀请港澳知名人士、科技工作者代表担任中山市科协第八届名誉主席和特聘顾问。二是积极推动中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港澳科技社团紧密联系互动。应邀参加了香港科技协进会、澳门营养学会、澳门科学技术协进会等港澳科技社团的科技交流活动,达成多个合作交流意向,助力推动中山市与港澳之间的科技、教育及学术交流合作,开展“海智计划”合作洽谈。三是借助科协资源密集的平台枢纽,充分引导和大力支持中山市留创园、华南中医药城两家省科协海智工作站“走向海外”、“广纳贤才”。
以赛促教,全民科普有实效
场景3
2017年7月,中山市科协积极争取并推动“第十七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在中山市成功举办。大赛为期六天,共迎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513支参赛队、1437名学生、551名教练员、70名裁判员及1500多名学生家长。作为省内首家、全国第二家承办该项赛事的地级城市,为确保赛事的顺利开展,市科协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牵头制定实施方案,按时间节点逐一加以落实,得到了中国科协、省科协以及中山市委、市政府的一致好评。
中山市科协精准面向“四大人群”开展“菜单式”科普服务,坚持基层导向,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各项益民服务;统筹科普资源集中开展主题科普活动推送,积极组织开展全市主题科普宣传活动,开展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科技周等各类大型品牌科普主题活动;实施“三子工程”(即“办好市赛选苗子、参加省赛练胆子、瞄准国赛出尖子”),举办“青少年科普活动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少年儿童发明奖等优质活动,以赛促教引导中山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向纵深发展,位居全省全国前列;加强科普阵地网格化建设,提升科普文化资源辐射能力。
软硬件齐抓,服务企业有创新
场景4
2018年1月6日,中山市企业科协联盟成立,该联盟是全省首家企业科协联盟,是中山市120多家企业科协在自愿的基础上,在中山市科协牵头引导下自发组建的战略合作新团体。联盟由31家单位的企业科协联合发起,涵盖了化工、机械、食品药品、众创空间、信息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个综合型、枢纽型、创新型战略合作新平台,有力地增强了企业科协服务企业科技人员的能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山市的创新驱动发展服务。
企业科协联盟成立至今,成功通过建立技术创新交流平台、举办企业科协秘书长培训班、创新方法培训和高级人才对接活动,为企业提供了强大人才智力支撑和科技创新动力。其次,中山市科协积极为企业科技人才搭“金桥”,推动中山市100多家科技企业链接中国科协“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平台”,主动对接国外发达地区先进科技专利技术,提高企业科技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市科协联合镇区科协积极开展对企业科协的业务指导和经费支持,培训企业科协专职工作人员,组织企业科技骨干参加标杆学习,使企业科协有班子、有机构、有经费、有工作,为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发挥“引智”优势,人才服务有突破
场景5
2017年3月28-29日,中山市科协举办第四届“中山人才节”系列专场活动——“院士专家引领企业创新创业论坛”和“中山市科技型人才创新能力提升研讨会”,7位中山籍院士应邀担任“中山市人民政府顾问”,为中山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撑;2018年中山市“3.28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暨第五届"中山人才节"”期间,市科协立足海智中山工作基地平台优势,努力作为,成功举办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社团协作助力创新驱动高端峰会”,发挥“海智中山工作基地”引才对接服务优势,组织港澳专家赴科技型企业考察对接,交流学习智能制造等方面的经验。
中山市科协紧密联系高端人才,引荐9名院士担任“中山市政府顾问”,邀请7名中山籍院士担任“中山市科协名誉主席,”推动建设9家广东省院士专家企业工作站,举办多场“中山院士论坛”;建设自然科学领域专家人才库,组建“科普讲师团”与“科普志愿者”队伍,广泛开展科普宣传、科技推送、创新方法培训等;柔性引进海外科技人才,积极实施“海智计划”,中山市科协2015-2016年连续被评为“中国科协海智计划工作先进基地”;由中山市科协推荐指导的中山留创园、华南现代中医药城两家“省科协海智计划工作站”被评为“2017年度优秀广东省海智工作站”并各获省奖励5万元;中山留创园海智计划工作站再度荣获“2018年度优秀广东省海智工作站”并获省奖励5万元。
推进高校科协建设,组织建设有力度
场景6
按照省科协、省教育厅有关高校科协组织建设的工作要求,中山市科协接长手臂,积极与市属高校联系沟通,组织开展调研学习,推动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并发挥作用。中山市科协深改重头戏之一——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实现零突破。经联系推动,成立了两家高校科协:6月14日,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科学技术协会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暨成立大会;11月22日,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举行第十五届中山市科协学术活动月启动仪式暨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科学技术协会成立大会。
据介绍,中山市创建科协系统组织及工作网络包括24个镇区科协、132家企业科协、2家高校科协、48家学会(协会、研究会)团体会员,9家院士专家工作站、11家企业博士服务站、6个镇区区域和行业博士服务站分站,26家学会科技服务站、44家市级以上科普教育基地,67所市级以上青少年科普教育示范学校等,网络体系纵横联动,为聚集科技资源、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适应新常态,学会变革有深度
场景7
11月29-30日,由省学会研究会、市科协联合举办的“新时代新作为”学会融合合作发展研讨会暨广东省学会研究会2018年年会在中山举行。来自广东省科协、省学会研究会、省级各学会、广东省内各地市科协、中山市市级各学会、高校科协、企业科协、镇区科协、学会科技服务站等代表共130多人参加了会议。大会对获得2018年省学会研究会优秀论文的一、二、三等奖获奖代表进行了表彰。中山市环境科学学会等论文一、二等奖获奖代表在大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为学会类科技社团工作开展提供了案例参考和理论借鉴,中山市有4篇论文获奖。
中山市科协创新提出并实践“学会工作一二三四思路”(即“找准一个定位,树立两种心态——公德心、功利心,围绕三个有——有用、有趣、有资源,落实四个点——抓住重点、攻克难点、夯实基点、创新亮点”)获全省推广。找准定位,坚持学术立会、活动兴会,学会工作改革适应新常态,建立团体会员管理制度、学会秘书长联席会议制度、星级学会评估制度、先进学会及优秀学会工作者表彰制度,打造“中山科协论坛”“科协学术活动月”“中山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品牌活动,繁荣学术交流,引领科技创新,挖掘科学创新资源,促进学术成果转化,引导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有效发挥学会引领行业创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的专业特长。此外,中山市科协为中山实施大湾区战略积极作为,努力做好市政府交办的第二届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国际会议的承办工作,为汇集国内外领先科技人才集聚中山,搭建国际尖端科技交流平台,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引领作用,吸引海内外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和项目落户中山,全面推动中山市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做贡献。
深化改革有举措
场景8
2017年中山市科协迅速组织学习贯彻省科协改革“两个方案”,编列《中山市科协重点改革事项完成时间表》,对标省改革事项,明确中山市5大项13子项改革重点;2017年底推动出台《中山市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全面指导中山科协系统改革。
中山市科协改革目标明确、以逐步推进方式进行,以更好地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为主要目标,先从科协机关改革抓起,带动和推动学会、科普、人才工作全面发展,形成纵深推进社会化改革格局;注重发挥中山比较优势,立足中山市企业科协初成规模、青少年科技教育基础夯实、学会活力强等先备条件,引导和支持改革先行先试、形成示范带动;在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方面更加多样灵活,强调注重通过科普“四进”“流动科学馆”“互联网+科普”等新常态下群众喜闻乐见的科普形态,着力破解中山市基层科普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难题。
下一步,中山市科协将继续发扬攻坚克难、敢于担当的使命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善于谋事主动担当,积极主动探索新常态工作环境下科协工作新思路新方法,认真做好常规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为建设充满创新活力精品宜居中山做出积极贡献。
文/本报记者莫文艺图/中山市科协提供
新闻推荐
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筑牢保障底线 完善服务平台让改革成果惠及每个人
创新提出劳动关系协调八项机制,经验做法获全国推广;出台省内首部地级市全民创业政策,形成“1+N”创业政策体系,掀起全民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