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力扶持“高精尖”企业技改专项资金增加五成 今年中山市共计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改造专题)3亿元

中山商报 2018-12-07 12:56

近年来,中山持续鼓励企业加快技改步伐。在地方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如今中山许多企业已经把扎实推动技改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记者获悉,上月底中山市技术改造入库项目(第十二批)公布,此次共有153个项目入选,其中横栏镇企业占比最多。而且,今年中山共计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改造专题)3亿元,比去年增加5成,体现出中山市对企业技改扶持力度正在持续加大。

文/图记者梁展宏

行业动态

153个技改项目入库:横栏、火炬区、黄圃入围企业数量排名前三

记者在早前采访中了解到,今年8月,中山就出台了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称力争在5年内引导1800家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争取创建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工业互联网标杆示范项目)6个、省级30个、市级120个。前期主要集中在装备制造、家电、灯饰、服装、板式家具、现代物流等领域,推动建设自动化技术改造、数字化与智能化改造的生产示范线项目。

根据2018年中山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改造专题项目)拟资助名单公布,全市共有317个项目入选。而在今年11月26日公示的中山市技术改造入库项目(第十二批)名单上,全市共有153个项目入选,其中横栏镇入选的项目最多,共有21个,火炬区、黄圃镇等则分别有15个项目入选。这些都是目前中山装备制造业的重镇。

譬如,近期横栏镇就推出了新的奖励办法鼓励企业实施技术改造,瞄准增资扩产、机器换人、智能化改造为重点的技术改造。该镇对获得市财政“中山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改造专题项目)”奖励,且获得当年前三季度销售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奖励的工业企业,给予市奖励金额的40%配套奖励,每家企业每年限额15万元。

而作为拉动中山实体经济增长的“火车头”,今年来高新企业集聚火炬区技改投资已接近26亿元。公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火炬区除了向区内50多家企业发放约2800万元的区级配套资金外,也组织推荐区内相关企业申报省、市技术改造专项扶持资金,计划争取5000多万元扶持企业发展。

记者观察

全年技改扶持资金增加5成:设备、技术智能化改造成企业重点

记者了解到,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山共计安排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技术改造专题)3亿元,增加50%。这些资金重点扶持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尤其对技术改造项目中成套智能装备、整条智能化生产线、互联互通的智能制造信息系统部分提高扶持标准,是一般企业技改项目的2倍。

“企业技改的核心,其实就是如何通过前期人力物力的投入提升工艺和高效产能,长远上减少低效人力的投入和损耗。只有研发生产流程的科技含量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才会相应提高。”在今年本报举办的青年企业家座谈会上,中山社会经济研究院院长梁仕伦就曾认为,不管是本地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募资计划,还是本土规上企业的投入支出情况来看,从目前中山市大型生产制造型企业转型升级的手段来看,实现换挡提速的关键就是智能化技改。

而据记者观察,今年来全市共有超过20个项目被认定为市智能制造示范(创建)项目。其中,明阳智慧能源风电设备远程运维服务项目早前就入选了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实现中山市在该领域零的突破。今年登陆A股的整体家具生产企业顶固集创,早前其板材智能分拣技术改造项目已经获得200多万元的市级技改补助。

企业声音

智能化改造提升企业综合实力

早前参加了市商务局组织的首届上海进博会的一些中山企业代表也向记者表示,虽然近年中山在智能制造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期间也出现了一批在国内部分细分市场拥有领先优势的企业。不过从一些欧美工业、科技强国参与进博会的情况来看,中山智能制造企业与国际一线企业在“高精尖”领域仍有较为明显的技术差距。尤其在目前国家主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企业如果想要顺应政策东风实现走出去,继续大力推动智能化技术改造将是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

“今年制造型企业的生存环境可谓内忧外患,这个时候更是体现出企业在研发方面的重要性。”火炬区一家老牌五金器具生产企业负责人陈昊向记者表示,从今年中美贸易摩擦、全球经济不景气等影响来看,今后粗放型加工生产企业的路将越走越窄,反观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企业将在这一轮洗牌中更有机会存活。

新闻推荐

努力“攀比” 200余名武警特战队员在中山展开“魔鬼周”极限训练

“预备,开始!”随着裁判的一声令下,两名身着特战服的战士快速攀登13米高的攀岩赛道,他们需要在15秒的时间内登顶。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