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工环保建造,不惊扰“水中大熊猫” 中交路桥华南公司承建的江西鄱阳湖二桥合龙

中山商报 2018-11-30 04:03

11月28日,总部位于中山的央企——中交路桥华南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交路桥华南公司”)承建的江西省鄱阳湖二桥顺利合龙。

据悉,鄱阳湖二桥是鄱阳湖上最长的公路大桥、江西都九高速的控制性工程,全桥总长5589米,主跨为420米的双塔五跨双索面半漂浮体系钢混组合梁斜拉桥,塔柱为宝瓶型结构,高137.91米。

绿色工程绝不惊扰“水中大熊猫”

鄱阳湖二桥位于素有“东方百慕大”之称的鄱阳湖老爷庙水域,该区域年水位变化幅度在最高时达到14米,水流紊乱,水文气象条件极其复杂,且鄱阳湖二桥跨越赣江至长江的黄金水道,航运繁忙,对施工组织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中交路桥华南公司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桥址施工的这片水域,是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江豚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多种候鸟的栖息繁殖地,对施工环保提出了非常高的标准。”

项目部超前策划,细化施工措施,严禁将任何基桩钻渣、施工废水、含油污水排入地表水体,严格控制生活污水、垃圾排放。例如,利用泥浆船将桩基施工的泥浆和钻渣运到地方环保监督部门指定地点,施工中将垃圾废料集中回收,拌合用水和生活污水均通过三级处理,拌合站布设爆雾机控制扬尘……每一个管理细节,都凸显环保意识。

创新驱动技术攻关确保桥梁品质

据介绍,桥区水位受汛期影响极大,高底水位落差达10米之多,给处于深水区的主塔基础施工带来了很多未知风险。为确保现场安全和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效率,中交路桥华南公司集中技术力量,创新工艺,成功攻克了“深水基础锁口钢管桩围堰施工技术”,解决了大桥主塔基础的施工难题。

鄱阳湖二桥引桥上部结构为先张法预制的35米T梁,这在国内大规模应用尚属首次。这种工艺的采用,既解决了传统后张法预应力预制梁压浆不饱满的技术问题,保证了预制梁的结构安全,又节约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施工工效,同比后张法施工工期加快近10%。

另一方面,老爷庙水域全年八级大风天数达到163天,七级以上大风天气属于家常便饭。为确保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中交路桥华南公司项目团队密切加强与地方气象与海事部门的沟通,建立了“恶劣天气预警信息报警”机制,基本做到了“风来即停、风停就立马恢复施工”。在主梁施工中选用覆盖范围大、灵活度高的360度旋转吊机,减少转运时间,提升安装进度,保障施工安全。

历时38个月的风霜洗练,11月28日,鄱阳湖二桥终于顺利合龙。大桥建成后,将成为老爷庙景区标志性建筑之一。记者侯海影通讯员韩春鹏

新闻推荐

研究部署打击倒卖柴油违法行为 民众镇开展专项整治

本报民众讯(记者陈伟波通讯员曾昭华)11月6日,《中山日报》报道了番中公路民众-三角段发现废品收购站倒卖柴油事件后,民众...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