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泄露暗藏哪些风险? 中消协发布《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指出有11.27亿用户隐私信息被泄露
网络社会,大家的资金账户管理、支付方式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轻松搞定。不论是支付宝、微信等便捷的支付方式,还是其他资金管理,都还是需要绑定银行卡,相应的也需要绑定身份信息。不过这也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便发布了《APP个人信息泄露情况》,报告显示,从2011年至今,已有11.27亿用户隐私信息被泄露,包括基本信息、设备信息、账户信息、隐私信息、社会关系信息和网络行为信息等,遇到过个人信息泄露情况的受访者占85.2%。
记者从本次发布的报告中了解到,用户信息泄露的主要原因是那些掌握了用户详细信息的公司和个人,通过非法手段利用用户信息进行商业活动。一旦我们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将会出现以下六大严重后果:(1)被别人拿去做各种会员登记,办理各种会员卡,然后被二次卖出,从而更广泛泄露;(2)银行卡里的钱有损失的风险,通过身份证号和绑定的手机号,骗子完全可以复制出一样的手机号,从而导致银行卡里的财产损失;(3)垃圾短信无数,骗子把手机号卖给广告商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不停地发一些商业广告短信和一些诈骗短信;(4)身份证号码被乱用,比如有的注册网站需要身份证号码注册,或者玩游戏也需要身份证号码注册;(5)利用信息进行购物,如果银行卡开通了快捷支付方式,骗子可以利用手机号动态密码进行网上购物;(6)诈骗电话,手机号和身份证号码的泄露,骗子会冒充你向亲戚朋友借钱。
至于如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方面,中消协在报告中也给出了建议:(1)尽量避免浏览一些不正规的网站,包括一些小广告和不知名的链接什么的,这样很容易被骗子窃取个人信息;(2)出门在外不要看到商家搞活动要求扫二维码,就不加思考地去扫码,这样也容易造成个人信息泄露;(3)发现手机收到不良信息及时向运营商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警;(4)最好不要让陌生人使用自己的手机,即使万不得已也要自己看着对方;(5)尽量不要在公共场所连接免费的WIFI,这样骗子通过网络也会获取个人信息;(6)收到快递的时候,第一时间把快递单撕掉,或将快递单号上的相关信息抹去,不要给不法分子留可乘之机。
早前中山市消协方面也提醒,一旦发现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因个人信息泄露并遭到消费、金融诈骗时,大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避免个人财产损失进一步加剧。
记者梁展宏
新闻推荐
关于公布实施《中山市东凤镇东阜路西侧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8)》规划成果的公告
根据《广东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中山市东凤镇东阜路西侧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18)》已完成规划技术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