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造电专家御风而行 海归博士放弃高薪自主创业,推广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及服务
在这样的大背景与产业需求下,华蕴新能源有限公司CEO朱荣华博士带领团队,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背景,不断开拓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成为中国海上风电领域的佼佼者。
10月24日下午,朱荣华刚从福建的大型深水海上风场项目现场赶回中山,一路风尘仆仆,但他仍如约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初见朱荣华,浅蓝色衬衫、深色休闲裤,衣着精心别致,目光坚定自信,谈吐从容淡定,精明与干练之外还透着温文尔雅。
文/图记者闫莹莹
求学:漂洋过海三年攻下博士
华蕴新能源公司位于火炬开发区数码大厦,长长的走廊上,挂了满满一墙发明专利证书,这都是朱荣华与团队深耕海上风电领域的见证与勋章。
整洁明亮的办公室里,朱荣华坐在深色的会客桌边侃侃而谈,讲述起关于自己留学、归国、创业的人生经历与心路历程。此时距离他从明阳风电副总裁职位上离职创业,不过一年多的时间。
朱荣华生于1977年,江苏泰州人。他在大连理工大学完成了土木工程本科和硕士的学业。2003年,他被美国阿克伦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修读该校结构与材料博士学位,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漂洋过海。
“一开始是对新世界的好奇。”说到自己海外求学之路的初衷,朱荣华这样表述,而真正坚持下来,靠的可不只是好奇心那般简单。
说起成长,朱荣华总会说起中国传统文化对他的至深影响,比如勤奋和守信。
无论是学习与工作,勤奋都是他的标配。“美国求学时,我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三四个小时。”他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进行课题研究,积极协助导师申请科研课题,组建实验团队,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为该校该专业历史上首位只用三年时间便修得博士学位的人,以往的学生们通常需要五年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因为守信,我赢得了第一份工作。”实习期间,朱荣华因上司一句“第二天到合作公司对接业务”的要求,冒着漫天风雪,连夜只身开车上千公里,一早出现在合作公司,这份认真的劲头让对方大为惊叹,公司也迅速与他签下了工作合约。之后,他分别在芝加哥、休斯顿等地从事了5年与能源相关工作。
“人在国外越久,越是想念故乡,想念家人。”2011年,朱荣华35岁,在被誉为“世界能源之都”的休斯顿,他用5年时间完成了从石油钻井平台到风电领域的事业转型,并被委派回上海参与组建中国分公司。
有着不错的职位以及丰厚的年薪,朱荣华的事业前景一片光明。“但我认为自己回国的好时机到来了!”朱荣华说。这一年,他带着妻子和孩子回国了。“我希望家能安在事业发展的地方。”对他,这不仅是对家的责任和承诺,也是倾力做好工作的首要条件。
归国:成为海上风电领军人物
回国后,朱荣华加入了广东明阳风电产业集团公司,并很快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与担当,成为明阳重要的海上风电专家。
很多人都听说过“风从海上来”这句话,但朱荣华却让“电从海上来”成为了真真切切的现实。
海上风电行业是软实力的碰撞更是硬功夫的比拼,朱荣华亲自设计的海上风机基础比国内同行的更轻巧稳固、更节约成本,而他创造出来的高水平、低成本的风电工程还受到了欧洲市场的青睐。在他的努力下,逐步将“MadeinChina”的风电产业链引入欧洲。
2014年,朱荣华代表明阳与挪威政府签署了一份合作协议,在挪威政府的资助下,明阳在该国的北海海域安装一台6.5MW海上风机。
海上风电的发展以欧洲市场最为成熟,但朱荣华认为,中国的技术毫不逊色,设备造价却比欧洲同类产品和工程便宜好多,凭借多年的经验与领先世界的技术水平,他相信中国的风电等高端制造业能占领欧洲市场。
朱荣华说,“现在我做的事情就是为国内新兴产业进军海外开辟一条道路。”正是这份特殊的使命感,激励着他与团队攻克下一个个难关,拿下一个个专利。
朱荣华和他的团队成为我国海上风机基础技术最早的发明者和应用者之一,更是同类技术领域的领跑者,在国内拥有一百多项专利。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场采用的四桩导管架风机基础均出自这支团队,朱荣华团队也被评为省级创新型科研团队。
朱荣华成长为国内海上风电行业的领军人物。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这一年广东省共有8名专家入选,而他是中山市首个获得这一荣誉称号的专家,同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创业:让知识更有尊严与价值
后来,朱荣华组建了华蕴新能源,主要业务包括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咨询及服务等。这又是一个让人佩服的选择,一如当年他义无反顾放弃海外高薪回国。
他希望能真正以自己的理念塑造一家公司,“不需要很大,但要让知识以及知识分子得到最大的尊重。”
就这样,这位享有“国务院特殊津贴”等一系列荣誉的专家,怀抱着理想,卸下过往的光环与荣耀,在中山重头再来。
比起成为市场中人人眼红的“独角兽”公司,华蕴新能源显然更在意它所能体现的知识价值以及对知识的尊重。“实现知识的尊严,体现对知识的尊重”,朱荣华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因为在专业领域强悍的技术背景,目前朱荣华团队围绕海上风电发电机组的基础结构及其海上安装,已获授权自主技术专利130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
作为企业带头人,朱荣华的生活异常忙碌,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在出差,但他仍会坚持每天跑步5公里以上,如果不具备跑步条件,就做500个俯卧撑。“出差时在飞机上,我也会坚持做够俯卧撑。”在朱荣华的眼中,健身与做企业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持之以恒,都是在修心。
朱荣华说:“接下来华蕴新能源将向世界推广中国的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及工程服务。”他正用自己的行动努力践行着那句虽不溢于言表却铿锵在耳的话:“科技兴邦,产业报国!”
新闻推荐
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公告 (2016)粤2071民破4号之一
2016年1月27日,本院裁定受理中山市港昌食品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并指定广东正鸿律师事务所及中山市永信会计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