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对长者关怀备至 积极做义工快乐充实 退休会计讲述志愿者服务有趣变化
文/记者范展颢图/记者徐璇
从江门到中山感受:这座城市安全舒适
中秋节前后的中山,最低气温25摄氏度以上,温暖舒适。战淑梅告诉记者:“我老家那边,这时接近冰点。冬天历时半年,最冷那阵只有零下30多摄氏度。”
她感叹说,退休后定居中山,这些年过春节也不愿回去了。
战淑梅的老家在遥远的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以前只能倒腾火车到同样遥远的岭南,历时将近两天两夜。她与广东结缘,始于本世纪初。
“外甥女夫妇早年调去了中山隔壁的江门规划设计院,20年前,经常去江门小住一阵子。”战淑梅表示,上世纪90年代起,东北经济的发展速度开始回落,职工“下岗”现象也不少见。当了半辈子会计的她,在50岁那年就办理了“内部退休”。
2004年,战淑梅的女儿大学毕业,无意间通过了南朗镇一知名中学的面试,就前来中山工作。“她是独生女,心肝宝贝啊,我也来中山了,照顾一下起居饮食。”战淑梅这样说。
女儿和女婿,都在中山当教师;再过了七八年,丈夫年满60岁,退休后也来到中山,一家子就此齐齐整整。
“中山比起我去过的一些城市,感觉更安全,街道更干净,环境更优美,住得特别舒适。”战淑梅总结说,“女儿还没在市区买房前,全家就住在南朗镇的宿舍;中山所有镇区,我都去过,从来不会觉得城乡差距特别大,这就是我眼里中山的特点和魅力。”
生活之道:全家饮食清淡养生,乐当义工回馈社会
说起退休后的生活,战淑梅总结了4项心得——久坐的事情不做,快乐的事情多做,饮食不要贪嘴,保持自立自强。
说起头两项心得,她解释说,整天躲在家里,或者整天围着麻将桌和棋牌桌,属于“久坐”,容易憋出病来,不做。在我眼里,做义工是让很多人一起快乐的事情,所以要多做。
“外孙大了,怕自己闲着,就去做义工,现在叫做志愿者。”战淑梅告诉记者,做义工,就有机会不停地做一些好事,让自己心情保持舒畅。另外,义工队伍有很多同龄人,一起聊天,认识新朋友,扩大朋友圈,也给自己的晚年增添乐趣。
战淑梅回忆说,自己最开始参加了市红十字会旗下的一支义工队。随后,又加入到东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义工队,定期探望年纪较大的独居老人。“在各个社区的旧楼,住着一批老大哥和老大姐,身体状况不像我们这些"年轻人"那么灵便,出门不容易,平时需要有人陪他们聊天,我们这些义工主要就是做这些事情。另外,老哥老姐们有什么需要,我们传话给社工和居委会的工作人员,把问题解决,这时特别有成就感。”
提及后两项心得,战淑梅也有话说。“退休老人的肠胃和新陈代谢,肯定比不上年轻人,所以不能贪嘴。”她总结说,平日的早餐,老两口喜欢用粗粮熬粥,山药、大枣、核桃、粳米、小米等换着煮;午餐也讲究清淡。到了晚餐,孙辈需要长高,有鱼有肉,两夫妇提醒自己挑些蔬菜、瘦肉下饭就行了。
至于“保持自立自强”,战淑梅的心得是,生活简单,多走动,勤锻炼,不攀比,人就不容易生病。“身体好,是一种自强自立的生活态度,解决了自己、儿女的后顾之忧,少惹麻烦。”
如今,战淑梅的“义工日程表”越来越满,她描述出另一种变化:“以前做义工,觉得自己能帮人。现在的义工,自己做了好事,别人也会帮我,有了双向交流和互动,变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新闻延伸
“全民义工”
探寻全民欢乐
中山市已开展多年社会工作服务,吸引大批市民加入义工(志愿者)队伍。义工们成为社工的好助手,充分发挥“社工专业性+志愿者积极性”的叠加作用。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早在2014年,中山市便提出了“社(工)义(工)联动、协调发展”的目标,大力推动“博爱行动义工”服务。义工们来自社会各界、年龄各异。义工和服务对象的配对,则根据双方的意愿和义工的长处,就近进行匹配,实现了义工服务的恒常化和持续性。截至今年上半年,“博爱行动义工”合计招募义工约6000人。
市民政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民义工”的理念和实践,提供了更多机会,让更多市民加入到志愿服务中,切实探寻到“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欢乐。
新闻推荐
他们三十而立 与中山共成长生于1988年中山建市之年,见证城市发展历程,其中是否也有你的影子?
生于1988年中山建市之年,见证城市发展历程,其中是否也有你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