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一季情

中山日报 2018-09-09 21:42
□妍冰

流水带走了光阴,文字浪漫了季节,岁月印证了印痕。点点斑驳,片片新绿;一树赭黄,一袭紫色。或寂寞、或绚烂、或淡定、或安逸……站在荷塘岸边,沐浴在岭南春日的光影里,遥望北方,轻轻地,我笑了。多想让我的笑容伴着家乡飘舞的春花。只是不知道那片黑土地,此刻我在想你,你是否想我,想我春日心灵深处的诗语?

立秋了,天气渐添凉意,几天的阴郁小雨终于停了,周遭似乎有些湿意。趁着这一抹里沁人心脾的湿润凉爽,乘着初秋一份清丽温暖,我们又去登文笔山了。

山里最先映入眼帘的,依旧是满眼的绿。

在那深深浅浅的绿色中,间或有褐色的蒹葭,高高立于山坡,扭动着它特有的柔韧的腰肢,随风起舞,摇曳生姿。是啊,春华秋实,它依然那么碧绿了,它的枝干顶端开着白色的花,它们朵朵最大限度的盛开着,成为一个个疏密有致白色蒲团,那是它特有的花,轻轻的如飘絮,缠绕在一起,低着头,羞羞怯怯的,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今日,欣赏这舞姿优美的蒹葭,却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感觉,它已经不是繁华落尽,不是苍白忧郁,是什么呢?花开花落人如旧。那是一份顺其自然,是一份恬淡,是一种豁达,是一种不卑不亢……

一路阳光,一路谈笑。

山路弯弯,闲散着秋日里懂得生活的人们,三三两两,老老小小,有的走得急,有的走的缓,各自悠闲。

今天我们没有选择山顶,去登那十九座峰,而是选择了走山脚下的路,相对而言这条路好走多了。不用气喘吁吁的登一座接着一座的山峰。却可以沿着人工修好的平坦的山路,迂回曲折在文笔山深处。听着山里流淌的溪水欢快的乐曲,欣赏山里人工栽培的花苑,也有说不尽的快乐。

一个小时以后,我们走出文笔山。途经一个不大却很是秀气的荷塘。走近它,发现它已经完全不同于夏日里那一片旺盛丰满的荷塘,想起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一份别致的意境只能待明年夏季。

看今日的荷塘,里水碧青碧青的,蓝天白云及周围树木倒影其中,荷已经刚刚失去了往日亭亭的风姿,开始变得有些萧疏。有的荷叶微黄卷曲,有的布满了大小不等的孔洞。荷杆虽然显得干枯,却笔直地挺着腰身,个别有点弯曲,间或一两枝已经折断,在水中的形成高低俯仰不规则的影像。在期间可见逐渐凋零的荷花,依然保持着一份迟暮的嫣红,在细雨微风中无言地挺立。虽然没有了“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娇羞,没有了“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绚烂,但是花瓣的纹理还是那样的清晰,似乎生命的质感还在坚持着最后的顽强。池水也有些泛绿,秋风过处,荡起一圈圈细碎的涟漪,而荷花残存的余香,也便断断续续地从远处传来。

那一刻,我看到一株或者几株,仍然顽强挺直腰身,和那些盛夏时节大片的甜甜的叶子,形成鲜明对比。

尤其是枯荷周围五颜六色的鱼儿,生龙活虎,游得正欢。透视出无限的活力!

正如古诗:“留得残荷听雨声”那时那景,正是映衬了秋阳正艳,万里无云。那时虽然听不到雨声,所以虽是残荷,却了无悲意。那么,换一种心态,听秋天的声音,听荷花的心事,聆听自己的心语,一种发自生命深处的感念油然而生。

于是感念。感念四季变化,感念生命流逝,感念思绪沉淀,感念人情冷暖。所谓人生如梦,年华如轮,但愿在繁华褪尽的萧索里,能坦对枯荣,静观浮沉;在世事纷杂的劳累中,能保持心灵的豁达与宁静;在生命的守望与历练中,能更加练达和坚强。

此刻,回望春日的荷塘,便不再觉得冷清萧瑟!你看,在荷塘周围,不是还稀疏点缀着浓淡相宜、深深浅浅的色彩吗?那么一片片的绿,那是岭南春天的特点。那在绿中独立的一棵云杉松,却因独特的深褐色而显得那样的鹤立鸡群!它不卑也不亢,不以自己的孤独而沮丧,就那样依然昂首苍穹,依然那么挺拔,不禁为它深深喝彩!

这边,一池紫蓝色小花,开得那么炫耀,它好像知道这已经是春了,特意用自己的色彩来应和这美丽的季节。

是啊,这里是岭南、是中山、是中山著名风景区树木园。

你看,一朵又一朵紫色的花,似乎小心翼翼地站立在眼前,每一朵都显示出超然的平静。突然觉得,我来这里抑或它们开在这里,我们相遇不过是个偶然,并没有经意它们是否也开在昨天或是前天,或是更远的某一天。看到它们,一时浮想联翩:它们那么纤细,那么柔弱,那么秀丽,那么温婉,开放在岭南的春,沐浴着东边日出和西边雨,还有开在墙上的那一树粉红色勒杜鹃相伴,它们一起淳朴、善良、坦然地面对着生活。

于是,似乎也嗅到了它们散发出来的浓郁香气。

于是,心里也格外地靓丽起来,面对尚且没有丰满起来的荷塘也改变了心情:

零落千秋索,

绚烂一季情。

新闻推荐

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主墩桩基同时开钻 深中通道桥梁工程全面施工

9月6日上午,深中通道桥梁工程主墩桩基开钻。袁佩如李赫岳路建摄南方日报讯(记者/袁佩如李赫通讯员/岳路建)“现场注意!正式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