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塑令”实施十年,国中调发布相关调查显示 超六成受访者购物仍用塑料袋

中山日报 2018-08-14 08:00

我国实行“限塑令”至今已十年。近日,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以下简称“国中调”)随机走访了200名市民,调查了解相关情况。调查显示,限塑十年的确培养了市民付费使用塑料袋的习惯,但塑料购物袋使用刚需不减,“限塑令”价格调控效力弱化。在问及在超市和商场对购物袋的选择时,仍有六成受访者使用塑料购物袋,在这其中,仅三成自带塑料等购物袋,其余要么使用超市的有偿塑料袋,要么使用超市免费手撕塑料袋。

本报记者李玮玮通讯员国中调

现状

形成付费习惯,但塑料袋使用仍是刚需

国中调的调查显示,51.5%的受访者表示很支持,35.0%表示比较支持。近九成受访者支持实施限塑令引导、促进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生态环境。

调查显示,在超市、商场购物时,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9.0%的受访者表示会使用环保袋等非塑料购物袋,61.0%使用塑料购物袋。在使用塑料袋的受访者中,仅有32.0%自带塑料袋,48.4%购买超市的有偿塑料袋,19.6%使用超市免费的手撕塑料袋。

而问及“到农贸市场购物对购物袋的选择”,仅有25.5%的受访者表示会使用环保袋等非塑料购物袋,74.5%使用塑料购物袋。其中,75.8%使用市场提供的免费塑料袋,14.8%自带塑料袋,9.4%购买市场的有偿塑料袋。也就是说,去菜市场买菜的受访者中,逾七成用的是市场提供的免费塑料袋。

限塑十年,一方面大家养成了去超市、商场购物时付费使用塑料袋的习惯,另一方面,人们日常经常光顾的农贸市场和早餐、水果等临街小商铺、流动摊点仍是限塑令实施难的顽疾。塑料袋也因其便携、轻巧成为市民购物刚需。

建议

市民希望推出可降解替代品

如何提升“限塑令”的效果?问及“最有利于减少塑料制品污染的措施”,在可多选的情况下,受访市民给出了排在前四位的答案:依次是推出可降解的替代品供消费者使用和研发可降解塑料的产品(如生物酶等)、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加大对非法生产和销售的违法处罚力度以及对政策落实得好的单位加强激励、加强废旧塑料回收站等公共设施的建设等。

十年限塑,效果不尽人意,国中调建议“限塑令”升级完善,如提升“限塑令”的法律位阶,从“限塑”升级为“禁塑”,禁止塑料购物袋、塑料餐盒等塑料包装的生产和销售。同时加强宣传,提升意识,号召消费者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改变购物使用塑料袋的习惯。

此外,分类施策,疏堵有方。建立完善“包装物回收体系”,提供质优价廉的环保袋,推行购物袋回收返现、共享购物袋等制度;对快递行业,推行可循环可降解的绿色包装;对餐饮外卖行业,统一对接优质环保餐具供应商。建立完善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

1在哪些场所获取免费塑料购物袋比较多?

农贸市场65.5%

临街小商铺38.5%

流动摊点33.5%

大型超市商场16.5%

其他2.5%

2到超市商场购物对购物袋的选择

39.0%的受访者表示会使用环保袋等非塑料购物袋

61.0%使用塑料购物袋(其中在使用塑料购物袋的受访者中:48.4%结账时购买超市的有偿塑料袋,32.0%自带塑料袋,19.6%使用超市免费的手撕塑料袋)

3到农贸市场购物对购物袋的选择

25.5%的受访者表示会使用环保袋等非塑料购物袋

74.5%使用塑料购物袋(其中75.8%使用市场提供的免费塑料袋,14.8%自带塑料袋,9.4%购买市场的有偿塑料袋)

4购物获取的塑料购物袋的处理方式(可多选)

选择做垃圾袋83.5%

留作他用25.0%

直接丢弃17.5%

放入废旧塑料回收箱15.0%

制表/解元杰

新闻推荐

关于征求《中山市户外管理规定(草案送审稿)》意见的公告

现将中山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牵头起草并报送市法制局审查的市政府规章草案《中山市户外广告管理规定(草案送审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