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首次入选《机遇之城》,交通区位、生态环境、营商成本排名靠前 “六大优势”正转化为发展竞争力

南方日报 2021-03-26 06:47

肇庆首次入选《机遇之城》,“六大优势”正转化为发展竞争力。图为肇庆城区。梁亮摄

肇庆在中国城市中的“显示度”正不断提升。3月19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与普华永道联合发布了《机遇之城2021》报告,观察全国47个城市发展机遇,肇庆与莞惠江等大湾区主体城市首次接受“检验”。报告列出10个观察维度、下设58个变量,肇庆得分点与其近年来推行的交通区位、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土地空间、营商环境、产业后发等“六大优势”不谋而合,凸显肇庆将发展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承载力、吸引力、竞争力。

南方日报记者余秋亮刘亮

交通发展优势不断凸显

《机遇之城》系列报告是在立足全球视角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发展实际和城市特色,对中国城市进行多角度、宽视野的观察。系列报告于2014年首次发布,每年一期,今年是第八期。

《机遇之城2021》共有“智力资本和创新”“技术成熟度”“区域重要城市”“城市韧性”“交通和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文化与生活”“经济影响力”“成本”“宜商环境”10个观察维度,下设58个变量。

记者梳理发现,在“交通和城市规划”观察维度中,肇庆在“轨道交通”一项得分41,位列前茅。这意味着肇庆的交通区位优势,得到了专业研究机构的高度认可。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的枢纽门户城市,肇庆目前已引入贵广高铁、南广高铁、广佛肇城际等线路,实现了20分钟到佛山、40分钟到广州、1小时到深圳,一小时20分钟到香港,加速融入“轨道上的大湾区”一小时交通圈。同时,肇庆也是西南地区高铁进入大湾区的首站,正全面融入国家高铁经济圈。

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的批复》,明确提出打造肇庆东站、珠三角枢纽机场站两大枢纽,肇庆正式进入航空+高铁“双枢纽”时代。

迈入“十四五”,肇庆东站将引入更多高铁线路,推动肇庆与香港、深圳、广州、珠海、中山、澳门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的互联互通,进一步促进肇庆与大湾区核心城市间的直联直通,并带来更多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同时,依托珠三角(枢纽)广州新机场综合交通枢纽,肇庆计划推进机场空港经济区规划建设,推动临港、临空产业发展,加快推动枢纽经济、空港经济和物流经济等新经济新业态发展。

除了“外通”,肇庆的“内联效率”也得到广泛认可。《机遇之城2021》在对城市的交通效率进行观察后,肇庆得47分,与常州并列所有城市的第一名。

城市道路交通畅通是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打通城区“瓶颈路”、路口改造优化、加强交通秩序管理等措施,肇庆市交通畅通度常年位列全省首位。据2021年肇庆市政府工作报告,肇庆已连续3年成为全省交通最畅通城市之一。

外部交通“大动脉”不断扩充,内部“毛细血管”持续畅通,肇庆的交通优势正不断凸显。

绿水青山打造湾区“最美绿洲”

在《机遇之城2021》报告中,除了交通一项,肇庆在“可持续发展”观察维度中也表现突出,分别在水资源、污水处理、空气质量优化等指标位列前茅。

绿色是肇庆的发展底色。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最美的生态绿洲,肇庆森林覆盖率超过70%,西江“黄金水道”贯穿而过。近年来,通过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肇庆蓝”“西江绿”频繁刷屏肇庆市民的朋友圈。

在肇庆星湖畔的牌坊广场,每天前来拍照的游客络绎不绝,在蓝天白云下,远处的湖光山景清晰明朗,随手一拍就是大片。星湖西堤路两旁是绿水环绕、波光粼粼,中间道路紫荆花姹紫嫣红、花团锦簇。细心的肇庆市民发现,不需移步郊外旷野,身处城市中央,夜晚抬眼望,就能捕捉到北斗七星的踪影。

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公布2020年蓝天保卫战成绩单,肇庆市城区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5位,改善幅度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1位。

和蓝天相呼应的是碧水。2020年,肇庆水环境质量在全国337个城市中排名第12,西江、北江、贺江等大江大河干流肇庆段水质长期优于Ⅱ类标准,其中西江肇庆段225公里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西江交接断面水质实现100%达标。在肇庆优越的生态环境吸引下,白鹭选择在肇庆新区长利涌的浅滩上安起了新家,成群结队地嬉戏觅食。

通过开展北岭片区的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完善星湖周边污水管网体系,肇庆实现“不让一滴污水流进星湖”。如今的星湖颜色翡绿、水质清澈。站在湖边,七星岩在湖里形成镜面倒影,清晰可见。2019年底,星湖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

肇庆市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肇庆将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通过打造大湾区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努力实现发展与生态、富裕与美丽的共赢,让肇庆的发展成为绿色崛起的过程,让绿色成为肇庆永久的底色和特色,成为肇庆在大湾区发展中最大的潜力和底气。

“投资洼地”凸显发展后劲

记者观察发现,由于经济“硬实力”的差距,肇庆在“智力资本和创新”“技术成熟度”“区域重要城市”“经济影响力”等观察维度上仍处于较后的位置。不过,在“成本”一项,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投资洼地”,肇庆以较低的物价指数、住房租金和写字楼租金,总积分位列47个城市中的第6名,显现了较大的发展潜力。

《机遇之城2021》报告对此点评称,粤港澳大湾区各大城市在“成本”和“宜商环境”维度呈现梯度分布,在核心城市优异的宜商环境带动下,未来可充分发挥周边城市突出的成本优势,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近年来,肇庆正全力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的重大历史机遇,以产业第一、制造业优先的思路,持续开展产业招商落地工作,推动重大项目谋划建设,推动肇庆高质量发展。

今年2月初,宁德时代与肇庆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宁德时代动力及储能电池肇庆项目(一期)正式落户肇庆,首期将投资120亿元。这是肇庆建市以来投资额最大的制造业项目,将助力肇庆打造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千亿级产业集群。

3月16日,该项目命名为“瑞庆时代”,并成功摘地开工,预计今年年底封顶,2022年4月1日试投产。

距此不远处,肇庆小鹏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ABB焊装机器人“长臂挥舞”,完成点焊、铆接、涂胶、弧焊、搬运抓取等工作,一辆辆P7“鱼贯而出”。今年,该项目预计年产汽车7万辆,产值140亿元。

总投资120亿元的风华高科高端电容和电阻项目加快建设,投资超100亿元的肇庆万达国家度假区项目成功落户肇庆并动工……重大产业项目的加快推进,为肇庆打造世界级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新能源产业基地和大湾区康养休闲旅游度假胜地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底气。

记者了解到,随着肇庆“数字政府”建设向纵深推进,大力实施产业招商落地攻坚年“八大行动”,组建土地、金融服务、项目审批验收代办等“七个专班”实现全要素保障,全市营商环境持续提升。

《机遇之城2021》报告特别提出,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即将进入新的高质量深化发展阶段,城市群发展将是未来城镇化的主要模式。潜力巨大、后劲十足的肇庆能否搭上湾区发展“快车”行稳致远?值得期待。

肇庆42个项目

入选今年省重点项目

总投资逾1600亿元,27个为产业项目

今年以来,肇庆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抢抓“双区”建设、“双城”联动重大机遇,把项目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产业强市的“头号工程”,早谋划、早研判、早部署、早行动,推动重大项目快启动、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全力以赴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记者从肇庆市发改局了解到,2021年,全市列入省重点项目共42个(不含省直单位负责项目),总投资1634.0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49.58亿元。1—2月,肇庆市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40.32亿元,为年度计划投资的16.1%。

梳理肇庆市列入省重点项目的类型,产业项目个数最多,共27个,总计划投资1036.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8.93亿元;基础设施项目共9个,总计划投资362.7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4.56亿元;民生项目6个,总计划投资235.1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6.09亿元。

另外,2021年肇庆市计划新开工省重点项目4个,目前已全部开工、开工率100%;计划投产(竣工)省重点项目6个,所有项目均加紧施工建设。

肇庆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肇庆成立了稳投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专班和研究申请国家、省政策资金工作组,按照“急需、成熟、统筹兼顾、集中使用”原则,抓好重大项目申报建设。

“工作专班提前研究政策走向,认真谋划专项债券项目申报,为项目建设赢得了主动权。”上述负责人说,目前肇庆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核项目共287个、专项债资金需求712亿元,已获得提前批次省分配专项债券额度64亿元、排在全省第5,既有力保障各项建设有序推进,又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同时,为推动重大项目快启动、快建设、快投产、快见效,肇庆市四套班子领导“一对一”挂点联系重点项目,严格落实“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健全项目落地巡查日制度和项目档案制度、项目代办制度、项目督导制度、项目会商制度等“1+4”工作机制,以结果和解决问题为导向,建立清单台账、倒排工期任务,切实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

肇庆还通过实行市领导挂点督导重点项目制度、重点项目月通报制度、重点项目督办提醒制度,强化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跟踪监测,对建设进度缓慢的重点项目发函提醒,建立项目问题“挂账销号”机制,为重点项目“抢进度”提速提效。

项目快落地,要素保障是关键。随着全市全面打响产业招商落地攻坚“大会战”,肇庆组建土地、金融、用工、审批验收代办、企业家接待、建设安全、兜底服务等7个工作服务专职小组,全力抓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

如“土地专班”通过统筹用地规模和指标,合理灵活运用分批供地办法,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有效破解了用地瓶颈问题。“金融专班”多渠道落实项目建设资金,通过协调各类金融机构与项目单位、相关企业沟通对接,为重点项目建设给予充足的信贷支持,确保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新闻推荐

瞄准优势产业优化审批流程强化要素保障 肇庆奔向 3000亿元的区域探索

工作专班为产业项目提供驻点服务,小鹏P7从试产到实现万辆下线用时不到160天。通讯员供图工作组到广东金福鑫蔡材料科技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