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提案提前知 李清泉:深圳大学拟在港建校区

南方教育时报 2021-03-24 12:15

□ 本报记者 刘丽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今日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李清泉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的高等教育发展准备了两个建议案,分别为“关于尽快落实和扩大在深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建议”和“关于促进内地香港两地高等教育双向互补合作的建议”。3月1日,就媒体关心的建议案详情,李清泉做了解读。

落实在深高校办学自主权

“深圳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后来者,经济发展非常快,高等教育的发展要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需要一些特殊的政策支持。”深圳高等教育如何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实现跨越式发展?李清泉建议,在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第二批授权事项清单中,中央有关部门出台有力措施,支持深圳尽快开展高等教育办学自主权的试点试验示范,加强对深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机制化、制度化支持。

在博士硕士学位授权自主审核权方面,建议特别授权在深高校自主审核增列学位授权点,在基本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申请基本条件的前提下,每年可自主设置一定数量的一级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支持在深高校与人工智能领域骨干企业联合建立专业学位博士点,建立任务驱动的跨行业跨学科导师团队,促进科研协同创新发展和博士生联合培养,为工程博士培养探索新路径、新方案。

在研究生招生方面,建议建立学校研究生教育数量规模、层次结构、类型结构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动态适应机制。建议在深高校参照港澳地区和国际一流大学的有益经验,允许全部或部分具有博士授权的学科、类别的招生专业,开展硕士研究生“申请—考核”等选拔录取方式探索;建议在深高校进行本科—研究生贯通培养模式探索,允许根据生源质量和培养质量合理确定本科毕业生推免生比例等。

李清泉还建议支持深圳立法或授权深圳立法,落实和扩展高校办学自主权。如支持深圳制定《深圳大学条例》等地方性单行条例,解决干部人事、机构编制、经费筹集使用、招投标管理等地方层面的政策瓶颈和体制制约。

“目前深圳高等教育可以说是全球高等教育发展最快的城市,有更好的政策支持,在未来若干年,深圳应该可以向水平最高的城市迈进,这也是我们共同的目标。”李清泉强调,学校也会慎用办学自主权,建立相对完善的自我约束机制,特别是引进一些社会监督机制,保障办学自主权的有效行使,避免“一放就乱”的现象。

探索在港设立办学机构

在李清泉看来,香港高校虽然国际化程度高、学科和科研整体水平较高,但科研成果的转化偏弱,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受到局限。因此,两地高等教育合作有双向互补的空间,应当努力实现双向互补的合作交流格局。

为此,他建议在“鼓励境内外投资者在粤港澳设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和支持内地高校在香港设立办学机构,这有利于打造内地高校引进国际人才新通道,打造国际交流合作的新平台;有利于把内地高校的科研成果直接在香港转化,服务香港产业转型发展。“当然,内地与香港在高等教育方面客观存在制度上的差异与壁垒,内地高校在港设立办学机构无疑存在错综复杂的认识问题和法律政策问题,为此,需要有人先行先试。”

据李清泉介绍,深大是内地离香港最近的综合性大学,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学科方面都有很多优势。深大目前有200多名港籍学生在读、1万多名校友在香港工作,深大在大湾区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方面,以及促进内地和香港高等教育互补合作方面将大有可为。

据了解,目前,深圳大学正在研究在香港设立办学机构。届时,可以就近为香港青年学生提供更多适合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创业、发展的课程,直接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输送所需要的人才;同时,深港青年共同学习和深入交往,有利于加强港澳青年对国家的理解和认同,客观上有利于香港的繁荣稳定和长治久安。

学校要“以贡献求发展”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深圳大学如何抢抓“双区驱动”和综合改革试点重大历史机遇,实现新的突破?李清泉介绍,高校不仅要关注自身发展,更重要的是对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做出贡献。“作为一所草根学校,我们所有的声誉都要靠自己去积累。未来的发展,我们还是要按"以贡献求发展"的思路来推动学校改革。”

为此,深圳大学“十四五”时期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打造学科“高峰”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为主线,聚焦更高目标、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奋力跑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大加速度”,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创新型大学、服务深圳创新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深大将把服务城市发展作为学校发展的一大特色。在“十四五”期间,学校提出“从高原到高峰”的学科发展战略,聚焦大数据计算理论、核技术安全、深空深地深海等领域,凝练一批大跨度研究领域,培育一批高峰学科,形成一批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抓住发展契机更好地服务深圳发展。此外,“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打造3-5个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创新创业领航团队,打造6-10个国内一流基础研究引航团队,为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支撑。

□ 相关

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提速

近年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的支持下,粤港澳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速度明显加快,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例如:以高校为主体已经设立了10多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成立了粤港澳高校联盟。

2019年,深大与香港高校联合成立“大湾区国际创新学院”;2020年,深大联合香港大学、澳门大学组建“粤港澳智慧城市联合实验室”;学校还分别与香港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港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通过提供创业培训、基金扶持、参访交流、科研合作、联合培养等形式,吸引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少年来内地学习生活、创业就业。下一步,学校将推动三地政—产—学—研各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和深入合作,联合建立一批不同领域、不同应用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重大战略合作平台。“十四五”期间,学校将高质量建设深圳大学香港国际研究生院等标志性平台,进一步增强深大作为特区大学服务“一国两制”国家战略的影响力、辐射力和凝聚力。

香港高校在粤筹建分校情况

香港大学(深圳)

深圳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2021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加快香港大学在深办学落地进程。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一期工程正在施工中,预计2022年5月竣工。面积约1.13平方公里,计划于2022年9月正式开学。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

一期工程地处东莞松山湖,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1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

香港理工大学(佛山)

校址落地佛山三龙湾南海片区,项目计划总投资307亿元,建筑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香港公开大学(肇庆)

选址肇庆新区,占地面积2500亩。

新闻推荐

各地发放价格临时补贴 保障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原标题:各地发放价格临时补贴本报北京2月8日电(记者陆娅楠)为保障春节期间困难群众基本生活,近期,国家发改委指导各地认真执行...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