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环保宣传之外须更多协作□ 沈峰
10月20日,肇庆市召开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会,分析存在的问题,部署推进肇庆下阶段垃圾分类工作。市城管局通报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情况、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和不足等,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继续做实做细垃圾分类工作。(10月21日《西江日报》)
当前,各地纷纷部署或是立法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效果值得期待。但依然要认识到,实现垃圾分类目标不仅依靠制度约束,更需要提升公众素养,这期间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环保教育和宣传垃圾分类理念必须先行。比如,瑞典培养国民垃圾分类习惯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当前,不少地方在推广垃圾分类过程中,往往忽视民众习惯的养成,短期措施、手段多,普及理念、长效管理措施少,最终让垃圾分类的推广难以为继。此外,在引导居民科学分类、定点定时投放上,还需要更多的服务对接和机制协作。
同时,实现垃圾分类目标也需要创新理念。江苏扬州推出“互联网+垃圾分类”数据平台,市民可以利用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广东东莞将回收的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向居民免费派发;上海闵行安排志愿者轮流值班,手把手指导垃圾投放……这些好的做法值得各地借鉴。
正如此次肇庆市会议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市的指导和要求开展好本地区、本行业内的垃圾分类工作,参考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结合肇庆实际抓好落实;要提升工作效能,实行一线工作法,出台奖励激励政策,打造“便民的投放体系”“无缝接驳的收运体系”“完善的终端处理体系”,实现全过程分类、全链条管理等,值得推崇和期待。
推行垃圾分类是件好事情,但决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特别是要认识到,垃圾分类是一个大系统,推进垃圾分类尚须更多机制协作。在推进垃圾分类过程中,每个公民都要自觉提升健康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在日常生活中恒久坚持。另一方面,需要从长期性、系统性的角度来寻求解决方案与机制,突出制度设计系统化、细致化和全方位化推动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等各个环节做好、做实,从而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新闻推荐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于敢勇)昨日上午,在位于肇庆市大旺高新区的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里,小鹏汽车再迎来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