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肇庆市部分校园浪费粮食现象宣传不足意识不强 节约粮食任重道远
▲学生盘中餐尚未吃完便选择倒掉。 西江日报实习生 郭超云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实习生 郭超云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但在现实中,记者通过暗访发现,部分高校和中小学校里仍有不少学生在用餐时浪费粮食,出现较多剩饭菜等情况。
在肇庆某职业学院就读的大三学生赵同学告诉记者,他们学校学生就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或多或少吃不完盘中餐,结果都要倒掉。“个别挑食的学生很任性,点了一份饭菜后,觉得不合胃口就即刻倒掉,又重新点一份,这实在是太浪费了。”她观察发现,在剩余饭菜当中,米饭占了一半,“男同学饭量大,剩余很少,主要是女同学,即便点了最少的白饭份量,许多人最后还是吃不完。”
赵同学对记者说,饭堂里有关节俭用餐的宣传不是很到位,学校的宣传氛围也不浓厚,老师也没有这方面指引或教育,全凭学生自觉。在她看来,如果将节俭列入对学生品德的考核,有助于约束浪费的行为,从而养成好习惯。
接着,记者来到肇庆学院第三饭堂暗访。正值午餐时间,坐在记者邻桌的是四个女生,每人都点了两份菜和一份饭,份量并不算多,每人桌上还有一杯奶茶。记者看到,或许喝奶茶的原因,这四名女生的饭菜并没有全部吃完,剩余约三分之一,都倒入了剩饭剩菜回收桶,着实很浪费。
随后过来的两位男学生,饭量都比较大,饭菜基本都吃得比较干净,算得上“光盘”。此时,记者看到有一名学生将半份青菜倒掉了,他告诉记者,青菜不合胃口,份量也比较多。
在该校第三饭堂,记者发现,学生浪费粮食的不良行为不一而足。部分同学不喜欢菜品中的蔬菜,便挑出来扔掉。有的学生只吃菜不吃饭,米饭白白浪费了。用餐时间将近结束时,饭堂门口用来盛装剩饭剩菜的回收桶,已有满满的四大桶。
在肇庆学院饭堂工作多年的冯师傅告诉记者,随着大一新生开学,就餐人员增加,光第三饭堂,一般每顿饭都有6桶至7桶的剩余饭菜。对于这种现象,她表示很无奈,虽然伙食费都出自学生,但还是为这种浪费感到可惜。她希望学校有所约束,将节约粮食纳入学生的考核当中,或许能减少浪费。
和大学及职业学校相比,中小学的情况又如何呢?记者采访了几位在校老师和学生。在端州某中学任教的邹老师告诉记者,现在端州区学校基本都是实行配餐制,“我所在的学校,每名师生都配有一个饭盒,饭菜基本是固定的,但学生饭量有大有小,吃不完的都被收回去处理了,不可避免出现浪费。有的老师有节俭习惯,将吃不完的打包带回家,但这只是极少数。”他认为有必要建立相关制度,制止学校餐饮浪费行为,培养青少年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而在肇庆某学校高中部,米饭有8角和1元两个档次,饭量不大的女生,即使点了最小的饭量,最后还是吃不完,随着剩菜倒入了回收桶。“我建议饭堂增加自由选择饭量,吃多少装多少,如果装多了吃不完,就加倍收费,杜绝浪费现象。”接受采访的杨同学认为,如果没有硬性约束,仅凭学生自觉,节俭的习惯就难以养成。
在采访中,奥威斯实验小学在节约方面则有所举措,即每一个饭盒只放少许饭量,同时额外准备了一盆米饭,不够饭量的学生可以免费补充,将浪费现象减至最低。有受访者提出,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把勤俭节约内容融入德育课程当中,从思想上重视。深入推进“光盘行动”,通过社会实践、劳动体验,让学生切身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真正形成尊重劳动和爱惜食物的意识。
此外,除了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学校食堂、配餐服务中心等也要提升管理水平,根据男女生和不同人群的餐饮消费特点,实行大小份、半份、拼菜和自助等供餐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实行按量收费制度,方便师生按需购餐。
新闻推荐
日前,来自东莞的48岁黄先生因为“胸痛”,紧急送入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入院时患者出现了心源性休克,心输出量急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