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区塘边村

西江日报 2020-09-18 00:52

塘边村村口处高标准打造的旅游厕所十分引人注目。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摄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实习生 赖泳铭

高要新桥镇赤坎村委会塘边村最近频频在媒体、微信朋友圈“露脸”,成了肇庆名副其实的“网红村”。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创建肇庆市乡镇及周边行政村(社区)整治示范项目工作开展以来,赤坎村今非昔比,村容村貌明显改观,村民环境爱护与健康培育意识普遍增强,“整洁美丽,和谐宜居”的新农村开始呈现,周末、节假日吸引着一拨又一拨游客前去“打卡”。

■设施增加环境改善

“这里很漂亮吧?门口花基的花草都是我们自己种的。”9月16日上午,在塘边村水边观景长廊的花基内,几棵九里香花团锦簇,散发出浓浓花香。居民伍姨看到记者拍照,热情地当起“导游”,“你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了尽头转左,就到了休闲栈道,可以绕一圈拍拍池塘周边的景色,也可以上后龙山看看,空气好环境好。”

村容村貌的改变,让伍姨高兴又自豪。“儿童滑梯和书屋那里,原来堆满了杂物和垃圾,现在整治好,蚊虫都少了很多。”

为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新桥镇、赤坎村干部带头,引导发动群众,集中力量对村内“四边”(村边、路边、水边和田边)、村内巷道、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等进行全覆盖、拉网式“三清理”(清理存量垃圾、卫生死角、乱堆乱放)。

赤坎村委会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焦瑞周张开手掌,“我们只用了5天,就将全村的脏乱差都清理了。”

村民对环境整治非常支持。今年91岁的黎二妹,看到新桥镇政府驻赤坎村工作组组长朱志明,竖起拇指点赞,“清理了杂物,现在这里开阔,闲坐走动都舒服。”

被定为创建肇庆市乡镇及周边行政村(社区)整治示范项目后,赤坎村以塘边自然村改造为突破口,把惠民、绿色、整洁、人文元素和特色融入微改造。如拓宽塘边村两处入村口道路,重新规划道路标线;建设旅游公厕;增设特色墙绘、田园风光篱笆;增加村内历史文化介绍宣传牌等等,将赤坎村特色文化与文明创建相结合,打造文化乡村。

■积极推动共建共治

记者在村内走访时,发现塘边村村民相处非常和谐,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村民有说有笑,或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编织竹篮等工艺品,见到游客喜欢自己编织的小竹船、猪仔笼,便热情相赠。

陈志明对此深有感触,“我挂点过其他几条村,见过不少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在这里快两年了,从没见过邻居吵架、家庭兄弟不和的。赤坎村的村委干部也非常团结,尽心尽力为村民服务。”

同心协力、团结一致,让村民在创文工作中表现出极高的“主人翁”意识,家家户户都参与其中。焦瑞周介绍:“镇、村的党员干部示范带头,帮扶干部入户宣讲,村民的文明意识很快得到提高。”

漫步村内,家家户户门前干净整洁。“‘门前三包’落实得很好,各家各户宅前屋后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群众的责任意识增强,自己的事自己办,村里的事情帮着干。”焦瑞周笑着说道。

正在家门口编织猪仔笼的梁姨,在人居环境整治、创文工作中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她告诉记者:“帮忙做好村内卫生,每天都很忙。现在环境变得这么好,是干部和我们一起努力得来的。”

为了巩固整治成果,赤坎村在现有5名保洁员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充实配备7名网格员,协助处理日常清洁事务。焦瑞周认为,长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大家辛辛苦苦做出了这么好的成果,要保持,关键就是要长效管理。”

据了解,在长效机制上,目前由新桥镇纪委牵头,网格员配合,不定时对村、网格督查,及时处理各种难题,健全完善了常态化工作督导机制。同时,也健全完善了工作成效奖罚机制,即将人居整治成效纳入干部绩效考核,作为村级干部工资补贴的重要依据。

新闻推荐

环境整治让高要洲龙村更美丽宜居

西江日报讯(记者肖桂芳通讯员谭梅)近日,记者走进高要区白土镇洲龙村,只见整齐划一的停车位、干净整洁的公共厕所、栩栩如生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