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县平山岗革命烈士纪念碑 红色故事代代传 革命精神永不忘

西江日报 2020-08-06 00:58

平山岗革命烈士纪念碑耸立在怀集县诗洞镇健营村。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摄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高健 陶木兴

在盛夏炎阳的伴随下,记者近日走进怀集县诗洞镇健营村,继续探访红色革命遗址。

早有所闻,怀集县诗洞镇是一个革命老区,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在20世纪烽火燃烧的岁月里,这里上演了一幕幕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健营村位于诗洞镇的西南边,距圩镇9公里,这里曾诞生了怀集县第一个苏维埃红色政权——广德怀六龙坑乡人民政府。

解放后,当地人民政府为了纪念在诗洞革命斗争中牺牲的革命战士,于1957年在健营村平山岗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和平山岗革命烈士纪念亭。

平山岗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130平方米。该碑碑身为四方锥形,碑体上尖下宽,碑身高11.3米,分三级,底座是边长为4.08米的正方体,碑身的上方托着一个立体金色五角星,碑身外围有4段弧形护栏,护栏高0.8米。碑身是灰白的石米装饰,正面碑座上刻有诗洞镇75位革命烈士芳名,两边镶有“永垂不朽,浩气长存”字样,碑身的正面是“革命烈士纪念碑”金色大字。

烈士纪念亭与右侧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相对而立,亭高4.3米,由四根水泥柱支撑木梁桁角构成亭体,琉璃瓦顶盖,中间立着一个五角星,四角檐角高翘。亭的正面两边立柱有一副对联,上联:平地威灵革命岚恨无穷流万古;下联:山岗忠勇烈士精神不朽播千年;横批:烈士纪念亭。

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仰望着雄伟的纪念碑,碑座碑文刻写的75个芳名是为新中国成立付出牺牲的印记,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革命的凯歌。

据介绍,早在1925年,农民运动遍及包括如今诗洞、永固、桥头的整个怀集南区。1947年8月15日怀南起义胜利后,广德怀挺进队和怀南起义部队进驻以健营琴寮村为中心的六龙坑地区,同年12月15日,怀集县第一个红色政权——广德怀六龙坑乡人民政府在琴寮村成立。随后成立的“广德怀人民抗暴义勇总队”总队部和随后组建的绥贺支队司令部机关都设在琴寮小学内。为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六龙坑乡人民政府在平山岗前左侧山脚下创办了一个集市,群众称它为“红军圩”。

国民党反动派千方百计要将这一新生的红色政权扼杀。1948年5月起,国民党粤西、桂东联剿指挥部集中广东广西两省11个县的反动武装近2000人兵力围剿怀南游击区。6月1日敌人对六龙坑根据地发起多路进攻,部队和民兵进行了顽强抵抗,绥贺支队机关和主力6月6日摆脱了敌人的包围到达德庆三河地区。留守六龙坑的200余名民兵、乡民主政权干部,顽强地坚持战斗了三天,终因寡不敌众,六龙坑失守。副乡长龙跃如与龙跃水、钱超群、植瑞球、植培兴、植青等人被捕。敌人攻入六龙坑后,进行了疯狂的报复,在平山岗山上残忍地杀害了游击队员、民主政权干部、家属和进步群众45人。敌人此次“围剿”使怀南游击根据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革命老区的红色故事令人振奋,无数中共党人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精神更是可歌可泣。70多年过去了,这些生动感人的红色故事,在健营村民的口中代代相传,成了健营村独一无二的口头文学和精神财富。

1957年,当地政府修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亭,并于1983年重修,将纪念碑前移至现位置,2006年进行过一次修葺。2000年平山岗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亭被怀集县人民政府定为德育基地;2001年4月成为怀集县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1年5月成为怀集县文物保护单位。

新闻推荐

怀集推广水稻秸秆回收再利用生态环保又增收

西江日报讯(记者刘浩辉通讯员黄俏莹)7月14日,在怀集县怀城街道谭勒村的稻田里,村民们正忙着把田里的秸秆捆扎好,统一转运到公...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