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编“编出”幸福生活 贫困户变身工匠“老板”
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通讯员 周昌歧
早上7点,广宁县北市镇扶溪藤制品工作坊藤编匠陈三妹拿着钥匙匆忙来到工作坊,趁着村民开工前清点当天要加工的藤编家具数量。“每天我都要统计好家具的数量以及准备好工具,方便大家在新的一天工作。”陈三妹告诉记者,每天早上7点到下午6点,她都要负责藤编家具、教导村民藤编技术、管理工作坊。这样忙碌的生活,从今年4月份开始,成为了陈三妹的常态。
从贫困户到藤编匠,最后成为工作坊的法人代表,陈三妹用自己的巧手和细心,不仅脱贫了,还成为了北市镇远近闻名的藤编工匠。
竹编手艺变藤编
贫困户迎来稳定收入
广宁县有着“竹乡”的美誉,源于它有着大片的青皮竹生长地。青皮竹节长柔软,韧性好,特别适合精细编织。陈三妹作为土生土长的广宁人,从小就会竹编,“从我懂事开始,就看着爷爷那一辈用竹来做手工艺品和生活用品,一直以来,竹编是每家每户都会的技术活。”陈三妹告诉记者,砍竹编竹工作辛苦,普通竹编制品价格低廉,不少竹编能手空有一身手艺,却还是不能摆脱贫困。
当地人社部门看到了这群竹编能手的潜质,便转换思路,引进了藤编项目。“藤编工艺简单易学,不用出苦力,特别适合留守农村的老龄劳动力操作。而且藤编家具美观环保耐用,在欧美市场销路很好。”广宁县人社局局长程科妮表示,不少有着竹编手艺基础的村民,都被选派参加藤编技术骨干培训班,而陈三妹便是其中一位。
“因为有竹编基础,编织的部分,我们都很快上手,但是在用风机的时候,怕弄伤自己,也怕弄坏成品,不少人学得很慢。”藤编需要机械辅助固定之后才能开始编织,习惯了手工编织的陈三妹刚开始使用机器时也是战战兢兢。“师傅在告诉我们要定下心来,多熟悉多练习,熟便能生巧。”经过一个多星期的学习,陈三妹成功“出师”。
以前每个月靠着散工过日子的陈三妹,现在已经成为了“藤编大户”,有了稳定的工作。“打散工是有一天没一天,收入很不稳定,现在靠着藤编,一个月能有固定三千多元的收入,感觉生活过得富裕了。”
贫困户变成“车间老板”
带动身边人致富
4月15日,广宁县北市镇扶溪藤制品工作坊正式开业。项目拟采用“公司+工作坊+贫困户”的合作经营模式,振丰藤业公司、驻村工作队和扶溪社区居委牵头成立工作坊,贫困户代表注册营业执照、成为工作坊法人代表并参与工作坊日常编织和管理工作。
而在选取工作坊法人代表的时候,勤奋又细心的陈三妹,成为了振丰藤业公司的候选人。得知自己被选中后,陈三妹却是马上拒绝,“我才刚脱贫,自己也没资本,而且还没管理经验,当不了工作坊的老板。”对于陈三妹的担心,肇庆市人社局驻村扶贫工作队详细地为她解释了贫困户创业的优惠政策,企业亦承诺工作坊租金、成本、工钱由他们负责,她负责带动更多贫困户务工,培养熟手技工,做好经营管理。陈三妹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一开始我拉着同期学习的村民在工作坊藤编,村里人看到我们在工作,便好奇地问。”陈三妹告诉记者,不少前来询问的村民知道在家门口就能学技能就业赚钱,第二天都加入到我们的工作坊,而且还向周边的亲戚朋友推广,现在工作坊人员越来越多。
“这工作让我在带孙子之余能赚到钱,一来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二来不用离家很远。”北市镇贫困户江爱娣是陈三妹的“徒弟”。周边的村民看中藤编工作坊零门槛、离家近且收入高,纷纷前来成为工作坊的一分子。据了解,陈三妹的工作坊现已经带动就业近50人,其中16人为贫困户,人均可获得月收入1800元-2500元不等。“现在来工作的人越来越多,我下一步就想扩大工作坊的规模,带着更多的人脱贫。”陈三妹没想到,前两年还为生计操劳的自己,现在已经可以带领着大家走上致富的道路,她希望自己能借这个工作坊,帮助到越来越多的人。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张苑卉特约记者凌杰通讯员冯铁成钟淑君)记者日前从广宁县了解到,该县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和行政服务中心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