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烈士钱兴故居 踏寻先烈足迹 追忆峥嵘岁月

西江日报 2020-06-30 02:00

钱兴故居已成为怀集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摄

钱兴故居展室介绍钱兴从事革命活动情况。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摄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陶木兴

6月明媚的阳光,洒落在位于怀集县诗洞镇安华凤南村革命烈士钱兴的故居。青砖墙木桁瓦结构的钱兴故居矗立在村中,仿佛在向这片土地上的百姓诉说着这位革命英烈的光荣事迹。

1909年8月8日,钱兴出生在凤南村一个颇为富裕的家庭,原名钱岁年,号发瑞,又名钱瑞年,化名李钱兴,之后为了表达自己“毕生要为复兴中华而奋斗”的抱负,改名为“兴”。

钱兴从13岁起,先后入本乡私塾、县立高等小学、县立中学读书。1933年,进入中山大学法学院政治系读书。在校期间,加入中国青年同盟,并组织和发动广州学生开展“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中山大学支部书记。

1938年4月,钱兴任中共厦门市工委书记,日寇侵占厦门后,任福建漳州中心县委宣传部长,编印《前哨报》,深入农村、山区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斗争。

1940年冬,钱兴奉命前往广西筹建广西省工委,并担任工委书记。经过1年多不懈努力,广西党的工作走上正轨。1942年7月9日,中共广西党组织因叛徒出卖遭受破坏。钱兴十分冷静,于事变的当天晚上就及时采取措施,及时组织党员干部撤离桂林。同时将党的工作重点转入农村,使党组织迅速恢复活动。1944年8月,钱兴起草广西省工委的《八月决定》,积极准备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广西各地党组织迅速创建起30多支共5000多人的抗日武装,活跃在20多个县开展抗日武装斗争。

1947年4月,钱兴根据中共中央香港分局的指示精神,在横县主持召开广西各地党组织负责人会议,作出发动广西武装起义的正确部署,先后在20多个县发动武装起义,揭开广西敌后游击战争的序幕。

同年7月,钱兴调任中共粤桂湘边工委副书记、粤桂湘边部队副政委。期间曾兼任活动于怀集东区的“怀集人民抗征义勇队”大队长、政委,在家乡怀集南区,领导发动了怀南起义,开辟了广德怀开边游击根据地,建立了怀集县第一个红色政权——广德怀六龙坑乡人民政府。

1948年9月,国民党反动派向粤桂湘边区游击根据地中心广宁四雍地区大规模进攻,情况十分危急,钱兴挺身而出,主动担负留守任务,掩护主力转移。9月16日,国民党反动派兵分三路向四雍进攻,虽然钱兴率领队伍浴血奋战,但敌强我弱,游击队损伤较重,四雍被敌人攻占。钱兴带领少数战士白天隐蔽在山上,晚上则到村里做宣传,鼓励群众坚持斗争,为了避免敌人的疯狂搜捕,他们经常在山上转移,再这样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50多天。11月中旬,钱兴带一小队干部突围,途中遭到敌人包围,壮烈牺牲,时年仅39岁。解放后,钱兴被确认为革命烈士。

钱兴为家国埋骨绥江,他坚定的爱国思想时刻激励着后人,他光荣的革命事迹仍被后人怀缅。有后人题诗曰:“南国多豪杰,钱兴是英雄。救亡擎旗手,解放作先锋。绥江埋忠骨,千古令人崇。”

为了缅怀钱兴烈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1991年1月,中共怀集县委、县人民政府拨出专款修复钱兴烈士故居,于1995年11月落成并对外开放。

钱兴烈士故居建筑坐西南向东北,人字型硬山顶,面阔7开间,进深二进,总面阔20.65米,总进深15.26米,建筑面积315.12平方米,檐下和门上方壁画精美,保存较好。头门上方悬挂有原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题写的“钱兴故居”牌匾。

门前是一个用青砖铺设而成的约200平方米的地坪。故居正厅开辟一间展室,展室的正中央安放着古铜色的钱兴半身塑像,塑像的两旁安放着两个展柜,分别展出钱兴从事革命活动所使用过的手枪、铁锅及发表过的论著,南北墙上用文字的形式介绍了钱兴的生平和在故居进行的革命斗争。

1998年10月,为纪念这位革命先烈,当地在凤南村建起了钱兴纪念学校。2005年,中共怀集县委、县政府拨出专项经费在钱兴纪念学校右侧山岗顶建起了钱兴烈士纪念碑和钱兴烈士纪念亭。

2000年,诗洞镇委、镇政府将钱兴故居定为全镇中小学德育基地。2001年,被中共怀集县委、县人民政府确定为全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04年5月,被怀集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闻推荐

广宁从人员、机制、政策上下足功夫当好企业“贴身保姆”推动项目加快落地

西江日报记者张苑卉特约记者凌杰今年以来,广宁围绕重点产业实行项目从签约落户到动工投产“一条龙”跟踪服务,当好服务企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