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荷香忆茂叔 □ 唐文明
这个时节盛开的荷花,如同端午节一样,是一个勾起回忆的红线。那些人,那些故事,那些清词丽句华彩文章,一旦触碰到这根红线,就会纷纷涌上心头,脑海里的画面,脱口而出的文句,同伴默契的共鸣,使得这花,这节日,成为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之中的一个个简单而隆重的仪式,让你感觉万物可爱,人间值得。
宝月荷香是肇庆胜景。撇开穿凿附会的故事传说,相关的历史人物李绅、包拯和王泮等却是真实的存在,他们都为肇庆的经济、城建、文化和教育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而使得宝月荷香成为肇庆的一个历史文化标签。在我记忆中,几乎每一年宝月塘的荷花都开得比七星岩的早也更繁盛。
今年红莲湖的荷花开得比往年都好,“莲花过人头,鱼戏莲叶东……”的画面恰似《西洲曲》里描述的情景再现。疫情过后,深深体会到平安二字值千金的市民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们,尽情享受着丽日蓝天之下的绿荷香送柳岸风清。黄发垂髫,都被那根“红线”触发,诵着“毕竟西湖六月中”,“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茂叔咏莲”,可能没有几个人知道,那个写《爱莲说》的周敦颐,也来过肇庆。到广东任职不到一年的短暂时间里,走遍广东的山山水水,巡按政务。周敦颐(1017—1073),农历五月初五,是他的诞辰纪念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鉴于他对儒学的发展(理学)和道教的阐发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宋徽宗赠他谥号为“元”,故称元公,后朝屡次被追封,入祀孔庙。明代其后裔十二代孙周冕开始被封为世袭五经博士,到清末四百多年间共封十三位五经博士,这是自汉武帝尊儒设五经博士之称以来,获五经博士最多时间最长的家族。他的后人分布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我们熟悉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文豪鲁迅都是编入他的族谱的后人。深远持久的影响力,来自他在思想文化方面的卓越贡献,更来自于他夙夜在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人格修养。
这么一个勤政有为影响力巨大的人来到肇庆,是不可能一点痕迹都不留下的。据史料记载,周敦颐在任广东转运判官时,曾到端州视察,因为有效遏制不良官员扰乱端砚市场的不正之风,“端人甚德之”。因为觉得他是个德行高洁的人,所以后来四会县令就为了纪念他到过当地,创办濂溪书院,成为宋代广东地区的著名书院;到了明代,高要县也创办了一家濂溪书院;而在德庆,更是有一处据说是周敦颐命名的三洲岩,岩下的濂溪书院正是周敦颐亲自创办的。纵观全国,“濂溪书院”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遍布周敦颐所到之处,全是为了纪念他的思想文化成就和高风亮节的人格修养。我们读《爱莲说》的时候,如果了解他的生平为人,都很容易理解,这一篇经典美文,其实就是他的“爱廉”宣言。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天人合一智慧的体现,是早于屈原和周敦颐就有的节日。在端午节纪念屈原,是已经深入人心的节日内容。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大家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爱国”这个理由。更具体一点说,是他忠于理想、勇于斗争、严于修身的精神品格,还有他在思想、政治和文学方面的伟大成就:是推行法治的政治家,传播黄老之学的思想家,是创立了《楚辞》这种文学形式的文学家,是我们的精神财富。毛泽东说: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勾起了我们对于历史的回忆。在对传统文化的温习中,也许我们会更容易理解什么是我们文化血脉中的核心价值、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些契机的激发、需要一些仪式感,更需要一些固态的物质条件支撑。这个生于端午的濂溪先生在肇庆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需要这些条件来传承和发扬的。没有这些契机、仪式感和物质条件,怎样证明我们是他们生命长存的见证人呢?
新闻推荐
山水缠绵相依,风光独具特色。自古流传的七星岩、鼎湖山,无不因水而成,诗情画意的水色美景,滋润了多少代肇庆人的生活。这块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