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接待游客约五万人“造纸第一村”搭上旅游顺风车

西江日报 2020-06-17 06:41

村民在家中整理纸张。西江日报记者 吴威豪 摄

四会市贞山街道白龙村委会扶利村小组(后来邓村并入)被喻为“中国民间造纸第一村”,名声远扬。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环境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是广东省文明乡风示范村。如今,扶利村期待着借助乡村旅游的热潮,进一步做好研学旅游文章。近日,记者前往了解。

资料显示,扶利村古法造纸工艺流程沿袭1900年前的蔡伦造纸法,与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法造纸基本一致,需经过砍竹、挞竹、醃制、碎竹、舂竹、打浆等20多道工序,被誉为“中国古法造纸活化石”,非常具有保护价值。这一古法造纸技艺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记者在村中看到,竹林绕村,河流清澈,整齐晾晒的纸张成为独特的风景。村内的荷塘上设置有蔡侯亭,木栈道曲折而过,两旁村居外墙变成文化墙,增加了宣传造纸工序、造纸历史的墙绘,整个村历史文化气息浓厚。

白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伙元介绍,在新农村建设中,村民理事会筹资400多万元,打造古法造纸第一村展览馆和村史馆等场馆,增设文化墙、实施道路硬底化等,“改造后,游客体验更舒服。”

张伙元介绍,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之一,很多学校尤其是深圳、广州等地都组织学生过来参观学习,这样的研学之旅,多年前就已存在。“每年接待游客约5万人,大部分是中小学生。”

近几年,扶利村也在积极转型,关闭一些污染严重的造纸作坊,加强污染治理,发展乡村旅游成为首选,部分村民办起了特色小吃店、客栈。在四会市推出的精品乡村旅游线路中,其中一条就是以扶利村为重点,以体验学习传统造纸文化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亮点,吸引学校、家长自发组团前往研学旅游。

张伙元认为,扶利村的旅游应该做得更好,但目前村内的硬件设施还是过于简单。“游客大多绕村一圈,到造纸作坊、展览馆等地方看一看就完了,项目不多、范围不广,带动不了消费。”令他心痛的是,村中黄金位置原计划建设的集体验造纸、展现造纸工艺的场馆,建好雏形后即停工,至今无法重启。

张伙元希望可以联合企业开发旅游资源,打造古法造纸文化产业园,增设旅游项目,提高互动性。“让游客既能了解造纸村的历史,也可以动手参与造纸,最后在自己造的纸张上题字、画画,作为纪念品带走。这样既丰富研学旅游内涵,也可以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但受制于土地问题,目前未取得新进展。

记者了解到,四会市政府一直想方设法推动扶利村的旅游发展,已将其设置成造纸文化研学基地,肇庆市今年也将大力协调推动古法造纸研学项目的规划建设。

张伙元认为,四会古法造纸是肇庆市甚至广东省独一无二的“名片”,旅游发展大有可为,期待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注之下,扶利村能真正发展起旅游产业,实现乡村振兴。 西江日报记者 赖小琴

新闻推荐

古村落与水的亲密接触以水为脉 和谐共生

绥江流域层林叠翠、曲水环绕的广宁县古水河畔的油树坪村。西江日报记者朱健兴摄西江水滚滚向东,当我们逆流而上,可以到达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