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年底实现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90% 生态新象 决胜之年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南方日报 2020-05-29 06:39

截至4月底,中山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93.4%,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比2019年同期下降14.9%,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5位。图为中山岐江河一带。南方日报记者叶志文摄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建设美丽中山。”这是今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为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之年的工作定下的基调。

纵览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局,从2018年12月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暨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印发《中山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至今,中山生态文明建设的脉络日渐清晰。去年,中山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66.7%,3条入海河流国考断面提前消除劣V类;除臭氧外,大气六项污染物指标中五项污染物年评价浓度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细颗粒物(PM2.5)降至27微克/立方米。

数据展现了治理成效,而各项治理工程的推进也体现了中山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高度。2019年,中心城区10条黑臭水体整治提升工程全面动工,完成13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成182个河涌水质自动监测站。

今年两会上,民建中山市委会提出了《多措并举,切实推进我市黑臭水体整治的建议》的提案建议。如何结合中山市具体情况,系统、有效地全面展开治理措施,成为委员们关注的议题之一。

●南方日报记者廖瀚通讯员肖欢欢

A多项指标向好前4月空气质量达标率93.4%

“今年,中山空气质量开了个好局。”5月22日,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暨打赢蓝天保卫战总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中山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杜敏介绍,今年第一季度中山市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排名第一。

其中,中山市累计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第10位,全省第9位、珠三角第4位。截至4月底,中山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93.4%,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比2019年同期下降14.9%,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5位。PM2.5浓度同比下降25.8%,降幅位居全省第2,仅次于肇庆。

每一个反映在监测数据上的微小变化,其背后是覆盖从监管到执法的治理体系在发挥作用。2018年,中山将全市域划定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2019年,中山在部分镇区全天候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生物质锅炉整治、推进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油改水”替代、加强VOCs企业整治,中山空气质量的改善建立在每一项具体的治理工作上。近年来,中山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各项污染物指标基本都进入了下降通道。PM2.5(细颗粒物)从2015年达标以来,每年都呈下降趋势,目前已经远远低于省要求的标准。”生态环境局大气与应对气候变化科副科长谭兆腾说。

但成绩与挑战同时存在。今年4月以来,谭兆腾和同事正努力通过新的技术手段来应对珠三角区域普遍面临的臭氧污染影响加剧。在超标天气中,臭氧轻微超标占比突出,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治将成为今年的重要工作。

“我们将根据臭氧轻微超标占比突出、城区局部污染影响明显的情况,提前部署制定针对轻微超标的专项应对方案。”杜敏表示,生态环境局将按照季节污染特征和局部污染情况实施精细化管控。

“每一天的数据变化都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情。”谭兆腾说。经过近年来的技术手段提升,如今他们手里有了更多的“武器”。去年,中山市建成“9+300”大气网格化监测体系,9个空气质量标准站加300个微观站实现全市空气质量检测全覆盖。同时,生态环境局还持续对全市500个生物质锅炉进行视频监视,对200家重点餐饮油烟单位开展在线监控,对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及重点大气污染源实施全天候监控。

大气感知网络让治理工作有了更加直观可靠的依据。“露天焚烧和无组织焚烧,就是发现的问题之一。我们通过对过往大气监测数据分析、排查后发现,在镇区,焚烧情况较为普遍。”谭兆腾举例说,如果某一天空气质量指数相差不大,普通市民就感知不到太大区别,但如果频繁发生焚烧事件,周边居民将直接受到影响。

基于空气环境现状,生态环境局又引用AI技术解决这一环境问题。2019年底,生态环境局在横栏镇丰汇俊景高度96米的地方安装了一台“天眼”系统。该系统借助AI技术自动分析识别烟雾排放,一个摄像头可以覆盖近37平方公里,结合AI快速识别并推送至处理人,可以最快处理无组织排放和违法排放事件。目前第二套设备正在东升镇安装、调试,识别范围可以覆盖古镇、西区、东升、沙溪、港口五个镇区。未来,生态环境局拟在全市范围内布控30个监控点。

无人机巡查也成为污染源治理的日常手段。通过预先设定好的飞行路线,无人机可以对重点区域实施自动抓拍,协助巡查人员确定污染源分布点位。结合现场勘查、雷达扫描等手段,对测点所在区域进行全面的污染来源梳理,然后实行临时限产、强化执法检查等针对性应对措施或污染源清理等长效措施,技术手段的成熟让污染精准管控成为可能。杜敏提出,生态环境局将在2020年争取有效减少臭氧轻微超标天数,从而提升AQI达标天数。

B河涌整治加速今年15个流域整治工程全面开工建设

“五桂山下,兰溪河畔,原野飘香,宛若天堂……”《我们的孙中山》唱出了翠亨村山清水秀的优美环境。但由于受到农业、工业和生活废水的影响,兰溪河的国家地表水水质监控断面——翠亨宾馆断面却长期处于劣V类水质。

今年以来,翠亨宾馆断面附近的石门村村民们发现:兰溪河的河水变清了。从数据上看,兰溪河水质呈现阶段性改善:2016年至2018年6月水质劣V类提升为Ⅳ类及以上,从2018年下半年以来持续改善,截至2020年1—3月稳定达到水质考核目标。

不仅是兰溪河,南朗镇另外两条入海河流——泮沙排洪渠和中心河也达到了同样的改善效果。今年一季度,南朗镇同比CWQI(城市水质指数)改善幅度为59.36%,排名全市前三。

近年来,南朗镇投资近3000万元开展三个国控断面的截污工程,目前已完成纪念中学雨污混接整改工程、泮沙排洪渠侨光至通佳段污水截污管网工程广食农牧发展公司排污口截污及管网建设工程,还有两个工程在建。“2018年以来,南朗镇共建设污水管网30多公里,最大限度把生活污水接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市生态环境局南朗分局局长周卓毅说,“2019年,兰溪河、泮沙排洪渠和中心河水质就有了根本性的改善。”

去年,中山提前一年完成了三条入海河流消除劣V类和老旧管网改造的任务。今年的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1号令要求,已达到考核要求的国考、省考断面要巩固整治成果,仍未能稳定达到考核要求的省考断面要进一步加大攻坚力度,全力以赴推进岐江河板芙大桥消除V类断面。

中心城区的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关乎中山市民的生活体验,也是环境整治工作中的“硬骨头”,目前消除比例与考核目标的差距较大。今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加快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实现15个流域整治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城市建成区15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除黑臭,并将完成全市所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

民建中山市委会的提案《多措并举,切实推进我市黑臭水体整治的建议》提出,切实推进中山市黑臭水体治理势在必行。提案认为,应当结合中山市市情,确定科学、合理的技术路线。黑臭水体治理技术业已成熟,全国各地成功经验均可借鉴,但针对中山市各区域的实际情况,采用科学、高效的技术方案,才能保证治理效果落到实处。

在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推进会暨打赢蓝天保卫战总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中山市住建局表示,目前中心城区10条黑臭水体整治提升工程已经全面开工,完成总工程量的46.5%。对于15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提升工程,住建局将按照目标任务倒排工作计划,确保完成2020年底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0%的工作目标。

“治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生态环境局水与海洋生态环境科副科长赵永斌说,“中山全市15个流域整治攻坚将在2023年前底完工,也就是说可能在2023年,中山的水环境质量才能实现整体性的改观。”

C环境治理加码“美丽中山”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

去年底,中山市针对全市重点行业企业用地的土壤布点采样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今年,中山将完成40个重点行业企业地块和3个工业园区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摸清中山工业用地土壤状况的“家底”。

在净土防御战方面,中山还将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土壤环境质量调查,重点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工作,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建立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不低于90%。提高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全力推进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设施项目建设。

去年底,中山市在全市层面专门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进一步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议事协调机制,提高工作站位,形成工作合力。生态环境局综合科科长单启怡说:“全市层面的协调机制使得沟通更加顺畅,工作开展更加顺利,有利于生态环境工作统揽全局形成组合拳。”单启怡还表示,每个季度都会以问题为导向召开分析会,对各项指标的工作进展、推进情况进行全面分析。今年,中山还将首次对镇区一级开展环保责任考核,目前已经印发了具体的考核方案。

秀美风光和宜居环境一直是中山面向世界的名片。从1988年升格为地级市以来,作为全国最早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中山先后揽获了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生态市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近年来,中山又连续三年荣膺“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称号。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生态之城,是中山的下一个目标。

2020年AQI达标率达到90%,PM2.5浓度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下,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66.7%以上,地表水国家考核劣V类断面控制比例为0。这是中山市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约束性指标考核任务。同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了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大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治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对照目标要求,中山仍将在空气质量优良率、煤炭削减量、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危险废物综合处置项目建设、板芙大桥等考核断面水质提升等方面继续发力,推动“美丽中山”的生态文明建设迈向新台阶。

观察

中山将布设259个水质自动监测设施

要短期改善更要长治久清

在推进阶段性治水工作的同时,中山也在思考真正实现长治久清的实践路径。从去年10月21日第一个地面监测站——长江水库监测站安装完成开始,中山将在15个流域、1041条河涌组成的密布河网之上,布设259个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建立防控一体的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这一看似宏大的设想已经接近实现:截至目前,239个设施(含17个浮船式设施)已完成到货安装(投放)及验收。

站在东华路上的莲兴涌旁,市民不再只能依靠嗅觉来判断河涌水质——通过莲兴涌河涌监测站外LED屏上显示的水质数据,他们可以随时了解包括PH值、水温、电导率、溶解氧、浊度、氨氮、总磷、总氮、高锰酸盐指数等参数。这些数据来自河涌监测站内的全自动采水设备与分析仪。“自动监测站固定每4个小时自动启动测试,然后完成全自动的取水、检测、分析、数据传输,同时系统自带自动清洗等功能。”承建单位、力合科技(湖南)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工程师李飞说。

除了赋予市民随时监督的可能外,河涌自动监测站的数据将在更高层面上为全市治水工作提供数据支撑——环境监察分局数据科已经接入了130余个自动监测设施的数据。在监控中心内,一块巨大的LED屏上,259个遍布全市的监测点位,已亮起了130余个,全市河涌水质情况一目了然。除了有监测站点位置、已接入站点水质信息外,屏幕上还有各镇区水质排名情况、水质类别占比、省级以上考核断面水质实时情况、最新预警信息等板块。在系统中输入莲兴涌,屏幕上便弹出该河涌实时水质数据,并可查看实时视频画面、历史水质数据等。

河涌水质自动监测平台项目将为全市黑臭水体整治、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为全市水环境精准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2020年中山市

污染防治攻坚战主要目标

空气质量

1.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目标任务:2020年,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90%。

◎进展情况:2019年AQI达标率为78.9%。2020年一季度AQI达标率为98.9%。

2.PM2.5浓度◎目标任务:2020年,PM2.5浓度≤32微克/立方米。

◎进展情况:2019年,中山市PM2.5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2020年一季度,中山市PM2.5浓度为22微克/立方米。

水环境质量

1.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目标任务:2020年,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66.7%。

◎进展情况:2019年,中山市地表水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断面比例达到66.7%。2020年一季度,中山市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3.3%。

2.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水体断面比例◎目标任务:2020年,丧失使用功能(劣于V类)水体断面比例0。

◎进展情况:2019年及2020年一季度,中山市地表水劣V类断面均为0。

3.黑臭水体消除比例◎目标任务:到2020年,黑臭水体消除比例>90%。

◎进展情况:中山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整治任务共有15条河涌。截至2019年底,莲兴涌等9条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效果评估公众评议结果达到“初见成效”,占总体比例为60%。2020年一季度,黑臭水体消除比例为60%。

土壤污染防治

1.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0%◎进展情况:截至2020年一季度,安全利用面积完成指标任务52.63%,严格管控类面积完成指标任务100%。

2.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制定《中山市污染地块环境管理试点工作方案》,建立建设用地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多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将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严格防控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的风险。根据目前中山开展的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尚未确认发现污染地块。

新闻推荐

肇庆市出台文件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日制康复训练每天不少于五小时

西江日报讯(记者潘粤华)近日,肇庆市出台《关于贯彻落实<广东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该《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