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工信局驻肇庆广宁荷木村联合扶贫工作队最远扶贫对象相距10公里 走访一轮贫困户至少需要三天半
本报记者 陈伟祺 程明盛
通讯员 谭志荣
■“山区扶贫是一个重体力活”
记者5月16日抵达荷木村当天晚上,扶贫队组织了一场雏鹰成长班活动,主要是村里的贫困户孩子参加,非贫困户孩子自愿参加。这个班每半个月举办一次,定在周末举行,意味着部分扶贫队员至少隔周才能回中山。
第二天是周日,一大早,工作队就踏上了走访扶贫对象之路。
原来,有的扶贫对象在外面务工,周末才能回到村里,工作队不得不利用周末休息时间走访。
荷木村支书廖肇盛说:“走访一轮贫困户至少需要三天半。”
来自中山市工信局的扶贫队长李凯华感慨:“山区扶贫是一个重体力活。”
荷木村共有83户贫困户。夏文锐准确地记得,上一轮抽空走访46户贫困户,用了8天时间。
荷木村是中山市工信局、中山市统计局、中国石化广东中山石油分公司、广东省盐业集团中山有限公司联合扶贫点,地处广宁县城区,属广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街镇,位于县城东北约5公里,又是一个典型山区村,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下辖52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1079户4023人,最远的自然村距村委会10公里,最小的自然村只有8户40多人。
周日跟着工作队员走访,汽车在山间道路上七弯八拐,进入自然村里,迎面驶来一辆车,一方往往退后一段,在能会车的地方靠边停下来,等待另一辆车通过。到了通户路口,有的大陡坡需要踩足油门,小心翼翼冲上去。下午3点钟左右突降一场山雨,工作队临时决定提前回驻地,以免遭遇滑坡阻断交通,这是当地人的生活经验,大雨时尽量不出门。
■“扶贫不可能一蹴而就”
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许多扶贫对象需要持续帮扶,解开症结,才能让他们真正脱贫。
队长李凯华感慨:“扶贫不可能一蹴而就。”
队长李凯华说起一件事,5月16日当天,他收到扶贫对象廖龙茂的20元还款,难以抑制内心的兴奋。
这个00后年轻人,几年前父亲去世,母子相依为命,一度情绪低落,无心出去工作。工作队想了很多办法,帮他在中山找了一家五金厂的工作,半年后他思乡心切,辞了工作回家,成了工作队员的心病,工作队不得不再次动员他出外工作,在广宁当地为他介绍过3份工作,却都干不长。一年前,廖龙茂去了舅舅在广州的宵夜店工作,才安定下来。长时间交流中,他对工作队产生了信赖。一个多月前的3月21日,廖龙茂向李凯华借20元急用,尽管只是小数目,却没忘记归还。
这几天,工作队和村委会都在为八旬老人廖世权两口子忙活,他们的新居就快修好了,只有门还没装好,前前后后做了大半年工作。
廖世权的妻子患有帕金森症,三个女儿已外嫁,老人所住的自然村地处偏远,村邻都搬走了,只剩下两老。去年8月一场洪水,将进出村道路冲垮,工作队为他们开辟了一条山路步行进出,下决心劝两老搬离,多次做工作后,终于说服老人。随后将进出长安自然村村道旁一幢废弃的红砖房整修好,接上水电,整治好周边环境,两老即将安顿下来。
■“得到的比失去的更多”
长时间蹲守山区,与家人聚少离多,留下的亲情遗憾难以弥补。
25岁年轻队员夏文锐,长时间不能回中山,相恋一年的女朋友提出分手,对他的打击可以想象。
》》》下转02版
新闻推荐
西江日报讯(记者张苑卉特约记者凌杰)近日,广宁县城管局联合县市场监督局开展管控人群密集聚集专项巡查执法,做好堂食及重点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