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中西文化交流展示窗口,已蒙尘闲置多年道源斋:157年历史的利玛窦纪念馆
道源斋保留着昔日牌匾,已闲置多年。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在端州区十字路,有一座两层高的砖木结构小楼,夹在民居中间,铁门紧锁,毫不起眼,稍不留意便会与之擦肩而过,唯有楼顶醒目的十字架,给人一种庄严肃穆感。这便是道源斋,一座有着中文名字的教堂,距今已有157年历史,它见证着时代变迁,也像“智者”一般适时而变,在历史的烟尘中坚持至今。
为纪念利玛窦而建
说到道源斋,不得不提及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的利玛窦。据《肇庆市人物志》记载,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夏,利玛窦在两广总督郭应聘和肇庆知府王泮支持下,在崇禧塔旁建成天主教堂仙花寺,这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天主教堂。
在肇传教的6年,利玛窦翻译英文版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并著《山海舆地全图》,这是在中国刊发的第一幅反映西洋地理学成就的地图,它使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1863年,法籍荔神父为纪念利玛窦,在今端州区十字路八号兴建两层砖木结构教堂。因当时清政府不准在城内建教堂,神父向利玛窦学习,为教堂取了个中国名字——道源斋。直到清末民初,教堂屋顶才加建十字架。也因这个十字架,此后整条路都被称为十字路。
1869年,荔神父又在勒竹围建造了一座具有哥特式风格的天主教堂,取名圣母无原罪堂,即现存的勒竹围天主教堂,道源斋便作为利玛窦传教功绩纪念馆存在。
“教堂用石灰油做浆,砌青砖为墙,瓦片为顶,木梯作上下通道,内部隔层以木板铺设而成,为典型的清代青砖建筑。”李嘉芳介绍,道源斋占地面积180多平方米,面宽9米,目前保存较好。在21世纪初期曾被作为医疗门诊时,外立面被贴上瓷砖。
教堂一直闲置,大门紧锁,记者无法入内。从窗口往里看,里面满放杂物,已落满灰尘,木板隔层看上去稳固如初。
曾是战争年代避难所
李嘉芳介绍,清末民初和抗战时期,肇庆多次爆发战乱,尤其是1944年,日军为打通西南交通战线攻占肇庆,道源斋成为了民众的避难场所。“主要容纳避难的老人和小孩,将近百来人。”
1934年出生的街坊苏汉兴告诉记者,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天主教教友,“日军攻占肇庆后,很多民众跑到道源斋避难。”
苏汉兴还记得,当年道源斋斜对面是教会兴办的海星学校(今肇庆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他曾在那里读过书,旁边还有一所教会医院。
李嘉芳介绍,解放初,道源斋由政府接管使用。“当时是邮电局的办公场所,邮电局搬走后,教堂关闭,但教堂未受‘破四旧’影响,完好保存了下来。”李嘉芳说,改革开放后,落实宗教房产政策,道源斋得以归还教会。1987年,道源斋恢复教堂用途。
望府城复兴重焕光彩
进入21世纪,城市得到飞速发展,农民工纷纷进城务工,他们的子女就读成为难题。“我们于是在道源斋办学,专门接收农民工子女,持续了四五年。”李嘉芳说,后来道源斋曾租给私人开医疗门诊、玻璃店、英语培训班,2007年后一直闲置至今,供四面八方而来的教友参观。
“希望政府能够将民居占用的地方归还教堂,同时对教堂内部进行修缮。”李嘉芳说,教堂内部木制结构用的是杉木,经过一百多年的沉淀,也有部分木头腐烂,希望政府能够对道源斋进行修缮保护。
肇庆市博物馆原馆长冯咏浩表示,有着157年历史的道源斋,承载了肇庆历史文化的印记,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成果。对于当时的国人而言,这里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我们只有了解这段历史,才能理解当年中西文化碰撞的价值,因此道源斋是值得保护和修缮的。”
肇庆市文广旅体局认为,道源斋外观较差,建议由政府统一投资修缮,体现天主教的文化元素,同时保留“道源斋”这一旧匾额,可悬挂“道源斋”历史信息介绍和旧照片,以传承历史文化。
■下期预告
福绣坊纸扎铺,位于城中路62号,该店营业至今已传承至第三代,成为肇庆这一行业的老字号。如果您了解它的一些历史,欢迎留言讲述,让我们一起讲好肇庆故事,报料电话13929865022。
新闻推荐
知本书店的“图书盲选”活动受到许多读者欢迎。西江日报记者赖小琴摄相比传统书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之下的城区新型书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