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纪录时代律动

西江日报 2020-03-04 02:24

在这样一个非常时期,文艺事业遭受巨大冲击,在采访过程中,音乐人们都不约而同讲述了在创作过程中的艰难和不易:一首歌通常需要团队一起合作才能完成,但是目前全民战疫的情况下,团队不能几个人同时在一个地方一起工作,所以整个合作过程会比平常艰难很多。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参与战“疫”歌曲的创作。

“疫情期间,要合作完成一首歌的录制一点也不容易。”陈英华说,一首歌需要经过编曲、演奏、录制环节等环节,过去都需要数位音乐人聚在录音棚里一起完成,但“防疫情、不聚集”的要求在前,不能一个团队同时在一个地方一起工作,因此,陈英华跟他的团队,在网络交流意见,远程试唱小样、轮流单独进入录音棚,后期加班制作……他们以爱接力,用默契和团结,经过两天两夜紧张奋战,赶制完成了歌曲《爸爸我唔怕》。

音乐人创作的抗疫歌曲越来越多,这些歌曲在创作时,也绝非只是动动手指、哼哼曲调就能创作出来的。很多音乐人,既满怀复杂情绪,同时还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不少人都采取了“云创作”的方式。“相比一线的英雄们没日没夜奋战,我们在后方这点苦难根本不算什么,”肇庆的音乐人表示,用音乐记录时代,鼓舞人心,这是一种职业责任。

在数字化时代,艺术的专业壁垒被进一步打破。短视频平台上,大批网友参与录制手势舞蹈,助力战疫;广大基层自发创作的快板、“三句半”,在网络上被热议转发。艺术的归宿是无形的历史印记,不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无论是传统民俗,还是现代元素,来源于生活中的音乐,都可以更好地记录真实,这些植入时代特征的文艺作品释放着最大善意,反映的是民众集体趋向理性,主动纾解情绪之困的积极探索,大量“易触动、有共鸣”作品的出现,正是艺术所传递的对人和世界的理解。

从文化与审美的角度,这些战疫歌曲将成为2020年春天特别的“声音景观”,多少年之后,从欣赏和记忆的海洋里留下的作品,让我们不会忘记肇庆原创音乐作品所传递出的大爱、信心、赞美、歌颂、警示、反思、等待和希望。

新闻推荐

肇庆原创音乐人的战“疫”故事用声音传递温暖 用音乐连接你我

“我们一起加油/紧握的拳头/温暖的双手/有我们一起迈步向前/携手战胜一切困扰”……面对疫情,唯有迎难而上,全国人民拧成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