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荣勋四会地名溯源

西江日报 2019-12-19 01:15

小巷岁月 苗青 摄

地名是反映地域文化的一种独特的、具有本源意义的载体。是了解一个地区历史人文和社会经济的珍贵资料,它既深刻地烙印着一个地域和一个时代的印记,同时又能够最大限量地容纳一个地域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所以有人说:地名是历史的化石。

地名的消长,是时代的生动写照,地名的形成映射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

城内

四会县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立木栅为城。天顺八年(1464年)至成化三年(1467年)经三年时间在原木栅城址垒筑起砖城。城墙总长1923米,高近7米,厚近5米。城墙外挖有护城壕堑,宽约10米,深约3米。城开四门:北门称“镇安门”(有“镇守安宁”之意),西门称“德泽门”,南门称“清宁门”,东门称“阳和门”。后又在学宫(今四会中学)南隅增开“文明门”。

以现今的建筑为地标,四会古城墙的走向为:从北门出发往西,至碧海湾桥头红绿灯处转左往南,经东南酒店、市幼儿园,到达西门(县前街西街口);城墙继续沿沿江路往东南延伸,到达南门后,偏左转入到四会中学校内,经过学生宿舍、四会中学与仲泰小学间的界墙、植物园,再转出拱桥直街,经县前街东街口(古时此处并无城门,为城墙所阻隔,不能直出城外)、龙江路,过东门,最后返回北门。

20世纪50年代笔者在四会中学求学时,城墙虽多有毁损,但尚有防洪功能。每当绥江、龙江洪潦来临之时,四个城门均落闸板抵挡洪水。却因渗漏之故,城内仍有水浸,但并不严重。之后,城墙不断拆毁,至1985年10月,因改建中山路,北城门及城墙被夷为平地,建起商住楼。至此,旧城无存。现四会市博物馆仅收藏有古城墙砖一块及北城门的石门额,上刻“镇安”二字,弥足珍贵。

古城墙范围内的地方,人们称之为“城内”。城内有多条街巷,除了上期已刊登的诗书街、县前街,还有北门直街、南门直街、东门直街、青石街及黄塘巷、龚巷等多条街巷。

2002年12月,政府有关部门重建北门和东门两个城门牌坊。2016至2017年,在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对城内的6条主要街道进行全面整治:翻修下水道、铺设沥青路面、粉饰沿街墙面,配以花鸟人物书画、国学文明导语及街巷历史材料,再挂上红灯笼、红风车等饰物,让四会古城既重现古色古香的风貌,又焕发出浓浓的青春气息。

青石街

该街正对学宫(四会中学)校门,原是一条高低不平的泥沙路。据传,有一南门人在广西任知县,从当地运回青石板,铺在路面上,故以“青石街”命名。“文革”期间,以“破四旧、立四新”为名,把“青石街”改为“朝阳街”,沿用至今。

民国期间,县警察局曾驻于青石街西侧,后来成为四会公安局驻地。而在青石街东侧,即现嘉禾苑小区。“嘉禾”与“家和”谐音,含“家和万事兴”之意、教育局旧址一带,是一个露天大广场,称“学校园”。学校园北边是一个大舞台,一度成为四会群众集会的场所,后来成为四会镇政府驻地,现青石街仍驻有司法局、公证处及城中派出所等机关。其余地方已逐渐开发成居民住宅区。 【待续】

新闻推荐

交通环境 打通大动脉 构建大枢纽

展开肇庆交通规划图,内联外通的路网建设如火如荼。图为大冲交通枢纽。梁亮摄交通发展大大促进肇庆与粤港澳大湾区兄弟城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