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进展顺利 高新企业净增数连续两年超百家

南方日报 2019-11-08 06:42

广东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入选全国首批248家、全省首批22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龙启忠摄

“今年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增加值排全省第一;建成本科院校4所,在建高校4所;建成14家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和23家高水平科技企业孵化器。”这是11月1日,记者在肇庆市2019年全市前三季度经济形势研判会上,获悉的肇庆市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最新实施成果。

2017年9月,肇庆市提出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即到2021年,力争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000家,建成10所左右本科以上高等教育机构、30家新型研发机构、30家高水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

据悉,两年来,肇庆市以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为主要抓手,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加快构建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刘亮

高企总量达413家今年申报数增加值居全省首位

西江河畔、北岭山麓,创新大潮奔涌不息,科技种子生根发芽,一家家肇庆高新技术企业在这里发展成为行业龙头。

2016年投产的广东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在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指引下,2017年获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当年投产、当年盈利。3年多来,企业保持平均每年超过50%的速度成长,并在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成功打入国赛总决赛十二强。如今,同宇新材料已成为最大的国产特种覆铜板树脂供应商。

而在肇庆宏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电子元件外观检测分选机1分钟可完成4000件小如蚂蚁的元件的检测工作,检测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进口产品的垄断。

“我们处于一个时刻在变的行业,所以始终将创新作为立企之本。”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瑞爱说,大华农组建了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企业)、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自主创新科研平台。依靠占销售收入8%以上的年研发投入,大华农实现年均25%销售收入增长,并成为农业农村部指定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蓝耳病疫苗定点生产企业,世界首个草鱼出血病活疫苗生产企业。

正是看到高新技术企业对创新驱动的引领作用,肇庆市牢牢抓住高新技术企业这个“牛鼻子”,采取“一企一策”“一对一”辅导全覆盖等措施,构建起“科技型中小企业—市高新技术企业—省高新技术入库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机制,引进、培育、孵化三管齐下,壮大高企基数,提升高企实力。

2017、2018年,肇庆市高新技术企业每年净增数超百家。目前,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413家。今年以来,肇庆已完成三批次国家高企认定申报工作,全市共有332家企业参与申报。据省科技厅统计,申报数量增加值全省排名第一。此外,为加强高企后备梯队建设,肇庆引导全市430多家科技型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

10所本科高校雏形初现

10月25日,广东华航航空职业学院项目一期第一阶段主体建筑顺利封顶。按照计划,学院将于明年9月招生开学。作为一所可容纳3万名以上学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广东华航航空职业学院计划以产学研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办学形式,培养航空类等专业人才。

建成10所本科以上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第二个“1”的主要内容。截至目前,肇庆已建成本科高校4所(肇庆学院、广东金融学院肇庆校区、广东理工学院、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肇庆学院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在建高校4所(广东华商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广东健康医学院、广东华航航空学院),签约高校2所(香港公开大学、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完成目标,指日可待。

“围绕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我们鼓励高校根据本地情况,参与到经济生活中来,通过产学研合作助力企业科技创新,提升地方科技水平。”肇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肇庆学院科技特派员深入乡村、企业,帮助农民、企业解决一个个实际困难。肇庆学院果树研究所所长吉庆华提交的《柑橘黄化调研报告》为全省兴建无病毒苗圃场提供理论指导,有效助力肇庆全市柑橘产业复兴;而肇庆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庆华帮助企业提升机械密封件性能,助力肇庆嘉溢食品机械装备有限公司成长为全球第三大起酥油、人造奶油生产线制造商。

新型研发机构有望突破20家

今年8月,省政府批复肇庆市启动建设“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肇庆分中心”。

10月,华农(肇庆)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已完成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公示。成立不到3年,该研究院就实现从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到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飞跃。

至此,肇庆市已有14家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其中包括5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并有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单位9家,市级以上新型研发机构今年可望突破20家。

近年来,肇庆把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1133”工程的重要抓手,围绕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实现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重点突破,着力提升源头创新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全面对接,培育和发展一批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目前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197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到45%以上,初步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肇庆市出台了《肇庆市新型研发机构认定和扶持暂行办法》等政策性文件,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全面对接,共建创新平台,对认定的省级、市级新型研发机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奖补。

作为肇庆市电子元器件行业龙头企业,风华高科组建的“新型电子元器件关键材料与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成立了“介电材料联合研发中心”,并自建了“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材料企业重点实验室”和“电子新型功能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

新型研发机构的建立,不仅能集聚创新资源,还能带动一批企业成长。

2016年2月,华南师范大学与肇庆市决定共建“华师大(肇庆)国际光电产业研究院”,进行先进光电技术集成开发、成果中试和企业孵化。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际光电领域领军人物周国富出任研究院第一任院长。

如今,华师大(肇庆)国际光电产业研究院已经引进及孵化的15家企业,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新三板上市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国际级众创空间等一系列优质企业,预计孵化及引进项目今年实现产值超亿元。

高水平科技企业孵化器达23家

戴上特定耳机,即使患有耳疾,也能通过听觉神经接收到声音信号;依靠专业的教程,天生的听力障碍人士也能学会发音;小小的耳机可以包含低、中、高、超高声频率……如今,位于肇庆市大学科技园的億尔声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多款声学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2017年肇庆市大学科技园筹备成立,億尔声学马上入驻其中。“科技园马上为我们与融资公司、风投公司、肇庆学院牵线搭桥,帮助我们解决资金与技术难题。”该公司负责人蔡云介绍。

2017年12月27日,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2017年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名单,肇庆市大学科技园和肇庆高新区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名列其中,肇庆市告别了没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历史。

如今,肇庆市逐步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的孵化育成体系。全市备案科技企业孵化器达40家,其中高水平孵化器达23家(国家级2家、省级4家、市级17家),培育单位17家;另有众创空间19家(国家级3家、省级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分享、碰撞、创新的新型创业氛围吸引了越来越多创业者的目光,成为全市创新创业集聚地,越来越多藏于深闺的科技成果能在肇庆“落地成金”。

新闻推荐

西江创新产业走廊规划加快编制 肇庆加速拥抱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

西江创新产业走廊打造“一廊联动、二核驱动、三轴多节点支撑”创新布局。图为二核之一的肇庆高新区。王振宇摄今年8月16...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