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中秋民俗八月节 舂白糍
在我国传统习俗里,农历八月最重要的节日是中秋节。而怀集县梁村镇湘田、沙田、镇武、栏马等村的李氏族人,在中秋节前的农历八月十二日,还要过一个“八月节”。它不是赏月、吃月饼,而是家家户户舂白糍、宰鸡鸭,邀请亲朋戚友相聚一堂过节,宴席后还送白糍和鸡鸭猪肉给亲戚朋友,这个节日比中秋节还隆重。
为了欢度“八月节”,李氏族人在农历八月十一日就开始舂白糍,第二天过节时用来款待客人及送给亲朋好友。今年的9月9日是农历八月十一日,当天一大早,几百村民从家里挑着糯米到当地一家机糍作坊排起长龙等候炊煮机白糍。作坊里,10多个木甑(蒸笼)不停地冒着袅袅水气,轮流为村民们炊煮糯米机白糍,满屋可闻浓浓的糯米饭香。
镇武村李生告诉笔者,为了制作白糍,他家早在几天前就准备好整白糍的糯米、生油、黄糖、食盐、花生仁等馅料,备好垫放白糍的蕉叶、大窝、箩筐等,提早浸洗糯米和准备各种馅料。当天5点多钟,人们就到作坊排队等候炊煮糯米机白糍了。
李氏族人舂白糍,最有趣的是二十世纪80年代前,他们都是用碓臼舂白糍的。那时候,他们用木甑把糯米饭用柴火炊熟,然后放在清洗干净的石臼里,两个男人面对面呈弓箭步站着,各持一木杵上下使劲地往碓臼内的糯米饭舂冲,你一棰我一棰地使劲发力,舂冲声令碓臼不时发出“咚咚”的响声,一上一下的吆喝声在农家巷院此起彼伏。不一会,两人已舂得汗流浃背,双手发酸,气喘喘的上气不接下气,直到把糯米饭舂冲成绵软粘韧的糊状糍团,才快速交给农妇们(一般由家人、姑娌和亲戚组成)捏成一个个白糍,里面放入研细的花生米作馅,整齐地摆放在大窝里的蕉叶面上,白糍便香味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改革开放后,农村大多数青壮年人都外出务工,在家的妇孺老幼难以用碓臼舂白糍了。于是,农村便有了现在的碾糍机机糯米饭制作白糍了,这样虽然省时省力,但做出来的白糍味道怎么也比不上舂出来的白糍好吃。
据当地村民介绍,他们每年八月节舂白糍,不仅仅是为了吃食,更重要的是通过送亲戚朋友,体现乡亲邻里和亲戚朋友的团结互助,还凝聚着共同分享劳动果实的亲情乡情。每年这一天,人们在舂白糍、吃白糍、送白糍时的那种笑呵呵、暖融融的和睦相处欢乐场面令人难以忘怀。
湘田村党支书李宏彪有4兄弟,外嫁的姑婆姐妹也多,每当这一天,她们一起相约回娘家过“八月节”,吃饭时十多围台相当热闹。这几年,几兄弟只好分开接待,但各家也有四、五围台人吃饭。今年,李宏彪家的白糍也是在八月十一日就制作好了,全靠家中妇女和亲戚一起合力去做。过节当天,他家的三姑六大、女儿、儿媳等亲戚和朋友齐聚一堂,共有40多人吃饭,回家时每人还送白糍、鸡鸭猪肉作为礼物。如果不到场的亲戚还要送到他们家里,这种习俗几百年从不改变。
李宏彪说,白糍可煎、可灸、可煮,多数是把白糍放到锅里加油慢火煎,直煎到两面脆中间软,色泽金黄,吃起来香脆可口,齿颊留香。
据梁村镇湘田、沙田、镇武村的《李氏族谱》记载,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这些村的李姓始祖为了躲避战乱,从湖南省益阳迁徙到怀集梁村镇顺岗村,带来了农历八月十二过“八月节”,以及舂白糍、吃白糍、送白糍的习俗。梁村镇顺岗村的李姓族人为了怀念故乡湖南,以及湖南境内的湘江,遂将顺岗村改称湘田村。到了明初,湘田村的一支李姓族人迁徙到镇武、沙田、栏马等村,但 600多年来的“八月节”这天舂白糍、吃白糍、送白糍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通讯员 谭扬汉
新闻推荐
怀集县纪委监委配强基层纪委力量今年乡镇纪委办理信访举报件49件
西江日报讯(记者刘浩辉通讯员邓茂云曾凝舜)记者近日从怀集县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大力推动全县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