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陶风云:一条生产线背后的工业变迁

南方日报 2019-09-13 06:38

大批佛山陶瓷企业注重自主研发,加快转型步伐。图为新明珠陶瓷展厅。

一鼎科技的智能储坯系统实现了砖坯智能分类存储、按需生产。

作为国内陶机大王,科达正把越来越多生产线出口到国外。图为科达车间。

扫码上南方+看“广东日记”重温70年历史

1985年1月16日,南方日报头版以《佛山陶瓷工业开始起飞》一文,记录当时峥嵘岁月。

1993年11月14日,南方日报头版刊发佛陶集团发展纪事《千帆竞发各显风流》。

2010年9月25日,南方日报头版聚焦建陶产业转型之路,推出《陶都南庄变身生态城》报道。

在印度尼西亚第二大城市泗水,由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达”)为当地最大陶企——Mulia集团承建的整厂整线工程,在今年7月底顺利投产。继在非洲肯尼亚、加纳等地连建四厂后,作为国内陶机大王的科达正把越来越多的建陶生产线出口到国外。

此时距广东佛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佛陶集团”)开行业先河,从国外引入首条彩釉转生产线已过去35年。而科达的两任董事长从最初的卢勤到如今的边程,也正是出自“佛陶系”。

上世纪80年代,一群佛山建陶人远渡重洋,引进行业首条国外自动化生产线,为佛陶集团的蓬勃发展奠定基础,也拉开了佛山乃至中国建陶腾飞的序幕。1985年1月16日,南方日报头版以《佛山陶瓷工业开始起飞》一文,记录了这段峥嵘岁月。

如今,在全球,每生产10块瓷砖就有6块来自中国。在中国,每年七成建陶销售额来自佛山。从佛山乃至广东建陶现在的江湖地位,离不开当初以佛陶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敢于开眼看世界、拥抱当时最前沿技术的企业。

这类企业也成为了行业的“黄埔军校”。即使佛陶集团在后来已衰落,但大批“佛陶人”继续带领行业征战全球市场。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推动广东制造迈向世界一流。

开放视野引入建陶业首条国外自动化生产线

石湾瓦,甲天下。石湾陶瓷历史悠久,早年石湾镇属于综合性陶都,拥有日用陶瓷、化工陶瓷、建筑陶瓷等。明末清初,石湾镇最鼎盛时,全镇有5万多人都是从事陶瓷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石湾逐步建立起完整的陶瓷工业体系。上世纪70年代,大批小煤矿、小火电、小冶炼等“五小”企业在全国遍地开花,这类工厂普遍对耐酸类陶瓷有着较大需求。

在广东,佛陶集团的前身——佛山市陶瓷工业公司(下称“工业公司”)率先捕捉到这一市场机遇,成为该品类的全国销量冠军。彼时石湾是广东最大的陶瓷产区,跻身全国八大陶瓷产区,位列“老八”。

但“五小”企业的污染问题很快暴露出来,并迎来了一轮关停潮。市场之变直接给了工业公司当头一棒,不仅拳头产品的市场大量萎缩,原来公司生产的日用陶瓷等产品也面临替代市场的竞争,比如陶瓷茶壶被铝、铜等替代。这种情况下,工业公司订单大量减少,利润出现下滑,许多工人处于半失业状态。

这时,一块舶来品带来了转机。1979年,一名香港商人带着一块意大利釉面砖来到佛山,寻找供应商。这是当时在香港非常畅销的建陶新品,但国内未有工厂能自制。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工业公司旗下的建陶工厂利用简单的手动磨擦压力机,一举试制成功内地首批彩釉砖,但由于制作工序较多,设备简陋,造成产品成本高,易出现规整度不稳定等问题。

“既然是意大利进口的产品,能否到意大利去学习怎样生产?”当时在工业公司工作的周棣华灵机一动。

1981年,周棣华带领公司8人,联合香港5名补偿贸易商,一行13人跨越万里,开启了近一个月的意大利、西班牙考察学习之旅。

当时,周棣华等人平均一天考察一家企业,他们经常白天考察,晚上凭记忆记录下企业的生产要点。近一个月的时间,国外企业的自动化生产线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当时,在国内,除了工业公司等企业曾引入个别的国外单机设备,建陶行业未有企业试过引入国外的整条生产线。

但工业公司成为了行业第一个吃螃蟹者。为了论证引进海外生产线的可行性,早在赴意大利考察前,周棣华就让公司提前寄了两吨自制的陶瓷原料到意大利,当工人把漂洋过海的原料加入到产线后,周棣华等人屏住呼吸,等待见证历史性的一刻。结果“洋生产线”与本土原料完美结合,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符合标准。

“那一刻,大家都高兴坏了!公司这次有出路了。”周棣华至今仍难忘当时的激动,这也坚定了他引入行业首条国外自动化生产线的决心。

此后经过沟通、谈判以及安装测试,1984年,在一座新建厂房内,我国首条从国外引进的彩釉砖生产线在工业公司旗下的石湾利华装饰砖厂一次点火试产成功。

新产线的效益非常明显,相比旧设备的相同产能,工厂的占地面积从1.5万平方米降为3000平方米,瓷砖烧成时间从32小时缩减为1小时,用工量从295人压缩为195人。

此后出版的《中国陶瓷百年史》把这条生产线的引入,称为是拉开中国建陶工业现代化序幕的标志。而这条生产线也直接开启了工业公司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此后10多年,工业公司以年均29%的速度发展。

1987年,原佛山市陶瓷工业公司将管辖的石湾各个陶瓷厂和为其服务的相关企业,合并成了我国陶瓷行业首家企业集团——佛山市陶瓷工贸集团公司,成为全国最大的建陶生产企业。1993年,该公司改组成为广东佛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这就是此后盛极一时的佛陶集团。而后,佛陶集团的产值也从此前的几千万元不断增长到20多亿元。受此带动,石湾陶瓷产区从全国建陶行业“老八”一跃成为“老大”。

输送人才“星期六工程师”燎原全国建陶行业

鼎盛时期的佛陶集团非常注重人才培养。早在1987年,公司投资340万元建设的佛山市陶瓷职工中等专业学校落成。该校为行业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支撑企业快速发展。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佛陶集团拥有各类专业人才达2300多人,员工超2.1万人,最高峰时集团旗下拥有54家企业,年产墙地砖占全国总产量的25%。

佛陶集团的壮大,进一步增强了石湾陶瓷对于全国人才的吸引力。上世纪90年代初,远在江西的景德镇陶瓷学院,就有接近40多名老师下海来到石湾,且大部分进入了佛陶集团,鲍杰军正是其中之一。

1992年,即将升为景德镇陶瓷学院系主任的鲍杰军,临时负责带领学生到石湾陶瓷厂实习。此前他很少来广东,当时石湾的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与此同时,负责接待的石湾镇领导主动向鲍杰军发出邀请,希望他到当地就业。

回到酒店,站在窗边思考的鲍杰军无意中看到了邓小平南巡讲话,思路豁然开朗,他激动地跑到石湾邮电局,打电话给同为景德镇陶瓷学院老师的妻子,问道:“王老师,我们一起来佛陶集团工作,好不好?”

回忆当时的情景,鲍杰军说,自己对于佛陶集团并没有很清晰的认识。“只觉得这是一座大厦,我们看到的只是一间房,根本不知道这栋楼有多高、多宽”。

1992年7月,刚满30岁的鲍杰军和妻子进入佛陶集团工作。那时,佛陶集团引入了大量国外先进的设备与生产线。入职设备科的鲍杰军因本身学过机械,被派去跟着外国人学习怎样安装压机。这段经历令鲍杰军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设备,技术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迅速融入企业的他,很快也加入到佛陶集团的“炒更”大军,成为一名“星期六工程师”。所谓“星期六工程师”是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企中的工程师利用工作外的时间到其他公司兼职。佛陶集团由于技术水平在全国领先,走出了大批的“星期六工程师”。

比鲍杰军早些入职的大学同学卢勤,甚至被称为“炒更大王”。善于接单的卢勤,经常骑着摩托车,带领骑自行车的鲍杰军,坐轮渡来到一河之隔的南庄,为当地的乡镇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彼时的南庄正依托地理优势,大规模上马陶瓷生产线。最靠近石湾的上元村村民霍根华最早看准河对岸带来的发展机遇,开启了南庄村办建陶企业的先河。随后,南庄东村、罗南等村纷纷效仿。“星期六工程师”的到来则进一步加快了这个进程,对于这些乡镇企业来说,这些外来人才不仅带来了技术,还带来了成本更低的国产化设备。

鲍杰军清晰记得,有一天卢勤突然找到他,说有人要买磨边机的图纸。当时还没有国产磨边机,引入一条磨边机生产线要150万元。为完成图纸,鲍杰军白天抽空观察佛陶集团内的进口磨边机,晚上研究怎么画图纸。足足花了28天时间,鲍杰军对进口的磨边机进行了简化,在“炒更”中画出了第一台国产磨边机。

到了1993年的一天,卢勤拉着鲍杰军来到一个火车站旁,鼓励他一起加入眼前这座100多平方米的工厂。这就是日后享誉全球的中国陶机业第一龙头企业科达的前身,而卢勤与鲍杰军正是企业的创始人之一。

包括鲍杰军和卢勤在内,从佛陶集团走出的大批技术人才,如今依然活跃于中国建陶行业第一线,以至于在业内,流传着一句话:哪里有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哪里就有“佛陶人”。

蝶变新生“佛陶人”推动广东建陶走向全球

因时而兴,佛陶集团开启了中国建陶产业一个新发展时期;因势而衰,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以佛陶集团为代表的集体企业逐渐暴露出管理机制上的弊端。时移势易,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批国企、乡镇企业纷纷走上改制之路,佛陶集团昔日的荣光成为改革路上的包袱,逐渐走下坡路。

佛陶集团的衰落让业内唏嘘不已。“佛陶集团的市场生命是消失了,但其人格生命还在延续。”鲍杰军感叹道。佛陶集团培育出的大批人才,占据中国建陶行业半壁江山。

由卢勤、鲍杰军等人共同创办的科达,通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在1998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台大吨位压机,成为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陶机大王”;鲍杰军随后又创办了欧神诺陶瓷,成为中国建陶业的领军企业之一;曾经为佛陶集团修理、安装生产线的萧华,从国产自动化窑炉起步,打造出的蒙娜丽莎陶瓷,成为广东首家在A股上市的陶企。

此外,从佛陶集团走出来的还包括马可波罗陶瓷的黄建平、简一陶瓷的李志林、恒力泰的杨学先、宏宇陶瓷的梁桐灿、罗曼蒂克陶瓷的刘胜鸿、红狮陶瓷的霍全波、特地陶瓷的冯红健等一众行业翘楚。

据不完全统计,由“佛陶系”衍生出的企业、关联企业近300家,从业人员10万人。每年参加“佛陶情”新年联谊活动的陶瓷企业营收更是高达1000亿元,业内称之为“千亿聚会”。

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日渐白热化,环保压力加大,行业产能过剩凸显,且遭遇国外多个市场反倾销围堵,中国建陶陷入“内忧外患”。

以“佛陶系”及相关企业为代表的大批佛山陶瓷企业开启了转型之路。

面对环保压力,蒙娜丽莎成为业内绿色先锋。2007年,蒙娜丽莎通过技术创新,建成国内首条大规格陶瓷薄板生产线,凭借技术创新实现了产品的薄型化、减量化。

2018年初,由新明珠陶瓷打造的行业首个绿色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在肇庆禄步正式投产。该工厂内,从原料到产品打包入库全自动化,生产全流程没有产生呛鼻的粉尘和异味,工厂从原来需要200人负责一条产线,减少到只需要40多人。

不仅如此,相比佛陶集团当初大胆引进国外设备,如今的佛山陶瓷也在积极“走出去”。

2017年,新中源宣布投资在乌兹别克斯坦建立8条“智能化、自动化”瓷砖生产线。2018年,科达在非洲肯尼亚投资建设的科达(肯尼亚)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正式投产运营,该公司凭借6万平方米/天的总产能,成为东非最大的陶瓷厂。另一佛企博达集团经过多年努力,成长为中国建材出口非洲市场最大的贸易商之一。

从一条生产线起步,历经近数十年风云,在中国建陶新一轮全球化征程中,“佛陶系”依然是最具辨识度的时代底色。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叶洁纯孙景锋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戴嘉信

新闻推荐

8.18万元起售 享受德系高品质新车捷达VS 5肇庆上市

9月5日,作为捷达成为独立品牌的首款车型,VS5正式上市,事隔三天,9月8日,捷达VS5也完成肇庆区域上市,并在一汽-大众捷达肇庆4S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