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敬佑生命

新快报 2019-07-24 13:30

■何建行在讲解病情。受访者供图

■何建行手绘的手术示意图。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篇首语·

人生最大的痛点,无非生、老、病、死。每一个,都与医生相关。所以,他们一定是你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人。

其实他们和你我一样,是肉体凡胎的凡人,有同情心、同理心、悲悯心;但一般人经历的生死惊心动魄,却是他们每天面对成败交替上演的日常。

这样的情况下,医患双方的认知相距有时真有点遥远,但所幸,双方又是面对同一个敌人的战友——康复是打胜仗后的巨大奖赏,它既属于病人,也属于医生。

有时候他的一句鼓励,就成了你坚持下去的支撑。

有时候你的一份信任,就成了他放手一搏的勇气。

我们相信,医学的进步、人类的前行,都与这些支撑和勇气有关。

又是一年中国医师节将近。去年7月-8月,在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及广东省医学会的指导下,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新快报主办的“向善而生——好医生好故事”活动向“8·19中国医师节”致敬。今年,我们的“敬佑生命——好医生好故事”第二季也正式开启——我们希望记录这些故事,关于这些我们为生命所做的共同努力。

不论你是医生,还是患者,如果你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故事,请通过gdgooddoctor@163.com告诉我们。我们将择其中突出、优秀者进行采访,相关报道及视频将在报纸、ZAKER广州、新快报官博官微同时推出。

患者怕手术 医生用手绘图赢信任

躺在手术台上,面对无影灯,即使身旁是顶尖的医学专家,患者也常常是心怀疑虑、惴惴不安。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简称“广医一院”)何建行教授团队消弭了医生和患者之间隔阂,他们用手绘图的方式,将复杂高深的手术方法通过直观的形式呈现给患者,甚至让他们参与到手术方式的讨论中来,从而放心地把自己“交”给医生。

王阿姨(化名)经历了这个过程,3个月前,她被诊断出较为少见的气管癌,按常规方法要切除右肺。何建行教授团队先后手绘6张图,向王阿姨介绍手术经过,王阿姨消除了疑虑,手术也非常成功。不仅切除了病灶,而且较好地保护了肺部组织,目前已经康复出院。

这例手术也成为国内首例胸腔镜辅助自体肺叶移植联合支气管-气管端侧吻合重建术,破解了复杂气管重建的三大难题。

“患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他对医生的信任感会加强。”何建行教授团队成员李树本告诉新快报记者,“医患之间的信任感非常重要!”

患者心愿

既要根治气管癌,也要坚持“保肺”行动

王阿姨来自肇庆,今年刚过50,身体状况一向不错。

可就在3个月前,她突然感觉到胸闷、气喘,咳嗽咳痰的时候还会带出点血丝。在家人的陪伴下,王阿姨到医院做了检查,检查结果却让这个家庭笼罩上了阴霾。

王阿姨被诊断出恶性肿瘤,并且是较为少见的气管癌,病灶几乎占据了整个右主支气管,窒息的恐惧时时笼罩着她。据了解,王阿姨诊断书上写着气管腺样囊性癌,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复杂气管疾病。

“医生说,要根治就得做开胸手术把整个右肺全部切掉,但我明明是气管的问题,好好的肺一定得切掉不可吗?”王阿姨对未来的生活质量要求较高,她希望能够找到创伤更小、愈后效果更好的治疗方案。遗憾的是,王阿姨一家辗转国内多家大型医疗中心,一直没有得到满意或较为肯定的手术治疗方案。

就在王阿姨一家近乎绝望的时候,王阿姨的儿子在网上查到广医一院,了解到何建行教授团队在气管疾病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曾完成了很多更为复杂的气管重建手术。带着满心的希望,王阿姨随儿子来到了广州,见到了何建行教授团队成员、广医一院胸外科主任医师李树本。

经过详细的检查,王阿姨的病情相当复杂,在气管重建方面存在较高的难度,但要想“保肺”也并非无计可施。何建行教授团队表示,为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在术前给王阿姨进行了气管树影像学三维重建,荧光纤维支气管镜等相关气管外科检查。

7月3日,王阿姨被送进了手术室。在广医一院何建行教授团队的努力下,不仅给她干净地切除了病灶,而且较好地保护了她的肺脏组织。让她在术后能够保持呼吸气道的通畅及良好的肺功能,无需服用抗排斥药物,享有优质的生活质量。术后9天,王阿姨便可快速康复出院。

“我太幸运了,我又可以顺畅地呼吸了!”术后,王阿姨满意地向身边的亲人宣告“保肺”行动成功。

国内首例复杂的气管重建 圆患者心愿

医生治疗

“气管疾病发病率相对较低,而患者患有的这种腺样囊性癌,又是气管疾病里面不多见的一种……”

“患者的肿瘤位置比较特殊且较大,占了右主支气管90%以上的空间,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通气功能……”

“针对这种复杂的气管重建,传统手术方式会选择进行大开胸,也就是切开一条20公分左右的大切口,将病变一侧的全肺切除,尽管这样解决了气管问题,但手术创伤非常大……”

术前,李树本在基本确定手术方案的手绘图上一边比划着,一边和王阿姨及家属耐心的讲解道。

“医生仔细地介绍手术,解答我们的疑问,这让我们对手术充满了信心。”王阿姨的儿子回忆道,听到医生说如此复杂的手术依然可以做微创,而且能够保留正常的肺组织,一直对开胸手术充满恐惧的王阿姨也开朗了许多,全家人松了一口气,并同意了医生的手术方案。

“我们这例手术,是国内首创采用自体肺叶移植联合支气管-气管端侧吻合技术治疗复杂气管癌的新术式。”李树本告诉新快报记者,此次手术主要克服三大难题。

经文献检索发现,此种手术方式尚属国内首例,不仅完整切除了病灶,而且实现了微创自体肺叶移植,完成复杂气管重建,让患者免受大开胸之苦,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患者的肺组织,为解决复杂气管癌问题提供了新的手术方式。

借助手绘图 构建起医患间的信任

沟通心得

“手绘图能让患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对医生的信任感会加强。”李树本很喜欢使用手绘图与患者进行术前沟通,他认为,比起手术通知书上一堆冷冰冰的文字,手绘图能让患者更直观地了解自己病情及手术的情况,也更能拉进医患间的距离。

“通常,我们与患者沟通后,手绘图会送给他们,如果患者有疑问,也能随时向医生询问。”李树本笑着分享道,甚至有的患者还把手绘图收藏保存起来。

王阿姨就是其中一位,她在回院复诊时,拿出了当时的手绘图,分享了她在术前术后经常会拿出来看,“每看一次,我就更明白我的病情,也更明白手术台上发生了什么,越看越放心。”

其实,采用手绘图的方式与患者沟通,并非首次。此前,何建行教授团队曾接诊一位气管已被切开的患者,也是通过手绘图与这位无法发音的患者完美的进行术前沟通。

“借助手绘图,能让患者更信任医生,对手术更放心,同时也让医生间的讨论更直接。”李树本透露,针对这个手术方案,医生们开展了多次讨论,手绘了十几幅空间重构图,最终才寻找到最佳途径。

“一台简单的手术,可能2-3张手绘图就能表达清楚,像这例难度较大较复杂的手术,最终需要6张手绘图去表达,很多文字表达不好理解的部分,通过手绘图患者便能一清二楚。”李树本告诉新快报记者,“医患之间的信任感非常重要!”

■策划:张英姿 肖萍■采写:新快报记者 高镛舒

新闻推荐

肇庆市召开推进重点项目融资工作会议破解融资瓶颈 推动重点项目加快落地建设

西江日报讯(记者袁绫特约记者胡玉坤)7月18日下午,肇庆市召开推进重点项目融资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稳就业、稳金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