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命名的 端州街道(一)□ 谢健江
街道,原义指两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又在商品经济发展中产生影响、发挥作用。
北宋初,端州城郭的管理,依照军管制地段分为厢、坊、街、巷,较为突出的是户籍的建立,它将城市与乡村分离开来了,进一步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交换的分工。宋代,端州街道因此出现了草鞋街、打铁巷、福绣坊、明直街等一批街道名称。
草鞋街
端州现在的草鞋街,在宋代归内厢福绣坊,是手工业街区,历史悠久。后来,草鞋街曾改称为红旗二路一巷,1981年肇庆市颁布标准地名,复称草鞋街。
说起草鞋街的由来,与肇庆的一种植物有关。宋代,端州山道蜿蜒、林木葱翠、水草丰美,更有沼泽地,生长一种蒲草,高有一米多,可以用来编织草帽、草席、草帽等。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比较集中地用蒲草编织日常生活用品,故得名草鞋街。有一次过新年,草鞋街的一户人家门上张贴了一副对联:草鞋草席草帽,三草成一圣;莲叶莲花莲藕,一莲有三清。寓意草鞋街的居民编织技艺高超。这里的“三清”是指神清、气清、心清。
打铁西巷
在端州古城南门的府前路,有一条数十米长的小巷叫“打铁西巷”。20世纪60年代,曾改为向前街一巷。1981年复称打铁西巷巷名。
在宋代,打铁西巷古称文魁坊,又称寿宁社。那么,文魁坊为何会变为打铁巷呢?这是因为在明代,这里形成了打铁铺一条街。开始时,打铁铺是一家“兵工厂”,专门生产刀枪剑戟等兵器,后来发展成多家,也打制民用铁器,成品主要是与传统生产方式相配套的农具,如犁、耙、锄、镐、镰等,也有部分生活用品,如菜刀、锅铲、刨刀、剪刀等,此外还有如门环、泡钉、门插等。
福绣坊
福绣坊从宋代开始有其街巷名称,在现端州区城中路的中段,南北向,巷头有坊,经历千年,名称沿用至今。曾改称为红旗二路四巷,1981年后复称福绣坊。
福绣坊在宋代为内厢的一部分,发展于南宋,兴盛于明代和清代,直到清末民初仍然商机勃发,闻名遐迩。在清末民初,福绣坊连同城中路是商业兴旺的街道,两边的楼房富有浓郁的南国特色。
在《利玛窦中国札记》里,提及肇庆府城中的福绣坊绣衣街一带曾是为官府官员缝制衣物的坊间。这里积聚了大量的手工艺者,也诞生了一些老字号。但随着时间的消逝,一批老牌茶楼逐渐消失,一些手工艺也无法流传下来。
在福绣坊内漫步,小巷的入口处是一座新建但却古韵十足的门牌楼,其顶部用琉璃和细瓦做装饰,在门上槛的正中央,赫然写着三个金黄大字“福绣坊”,牌匾十分醒目,老街中的古迹旧址偶有一见。
明直街
天宁路边有一条百余米长的横街,叫明直街,起于正东路,止于水师营。
明直街在宋代叫“升俊坊”。明直,意为主明臣直,即君主圣明,臣子正直。比喻上行下效。出自《北史·张晏之传》:“天下有道,主明臣直;虽休勿休,永贻世则。”而“升俊坊”之意呢,升者,登也。俊,引申义是“才貌超群”“千里挑一”。升俊,是使才俊升入学校之解。
升俊坊原有“明直庙”。据宣统《高要县志》记载:“明直庙在城东升俊坊,庆历年建,县人姓梁兄弟四人以明直称,元代庙毁于火灾,今为民居。”话说1042年,朱显之任端州知郡事,他在升俊坊主持修建了一座明直庙,才把升俊坊改名为明直里,后称路,今称街。
新闻推荐
端州公安分局刑事侦查大队三中队民警陈健江凭着职业敏感,他一下子帮了三位老人
西江日报讯(记者杨永新)“您们一定要报道这个事!人民公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践行得很好!”昨日上午,端州居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