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湖水质持续改善是“治出来”的□ 特约评论员 徐剑锋
在七星岩里湖畔,湖岸上紫荆花树随风招展,湖面下碧绿水草随波摇曳……七星岩里湖生态修复工程面积约325000㎡,工程从2018年元旦开工,不足90天水环境质量各项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的Ⅲ类水标准。历经一年多以来,目前整个里湖水质清澈,经检测区域水质可达地表水Ⅰ类标准。(3月28日《西江日报》)
七星岩里湖水质持续改善,这是“治出来”的。实践充分说明,只要我们始终坚持挂帅出征、挂图作战、挂责问效,敢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就一定能确保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持续向好。
近几年,肇庆上下以重整山河的雄心、壮士断腕的决心,不遗余力实施各项治水工程,“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象逐步呈现。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水体是流动的、治理是常态的,只要稍有疏忽和松懈,治理成果就可能前功尽弃。水污染防治本身具有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等特点,决定了治水必须牢固树立系统性思维,切实打好断面水质达标的攻坚战和持久战。
肇庆治水的一条宝贵经验,就是“河(湖)长制”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水环境“老大难”问题,“老大”重视了,有时也不难。归根结底,治水责任制的落实,不仅要清晰明了,而且应掷地有声,坚持把“严”和“实”贯彻始终,按照“项目化推进、清单化管理”的要求,一条一条河湖巡查,一个一个断面剖析,找出病因,追根溯源,同时构建全域“一张图”、部门“一盘棋”的治水格局,并把民间力量汇聚到河湖治理上,在共治共建上下功夫、做文章。
治水也是技术活。从报道上看,里湖地表水生态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共分为生态治理工程、生态修复工程、生态保育工程三个阶段,通过种植沉水植物去黑除臭,逐渐生成“水下森林大氧吧”,以重新建立水体自我净化的功能系统,实现自净抗污、持久清澈。这些措施是有效的,值得总结提升。一方面要借助科技力量,利用光催化等先进技术,对河湖实施水质改良计划,着力修复河湖的自净功能;另一方面要借助市场力量,牢牢抓住截污控污这个关键,大力推进污水管网建设和减排治污工程,从源头上不断减少污染源。
不得不说,水质问题往往是“污染在水中、根子在岸上”,只有岸上与岸下同治、优环境与促转型共抓,才能让河湖“清”起来、美起来。于此而言,要立足堵疏结合、标本兼治,多维度统筹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通过持续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形成“绿色环保、高效低耗、高端低碳”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这也正是长效管理的应有之义。
持续改善水质环境,肇庆又将打一场硬仗!唯有从问题入手,让责任入心,突破治理瓶颈,巩固治理成效,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图景才能真正成为肇庆的一张亮丽名片。
新闻推荐
党旗飘扬别样红 党建引领焕新姿肇庆市以“六个一批”为抓手推动《三年行动计划》落地见效
西江日报记者谢江涛通讯员赵祖轩党旗飘,党旗红。近年来,为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