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80后”基层代表履职,关注身边人专注身边事: “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是我觉得最自豪的事”

新快报 2019-03-11 13:37

数据显示,在本届广东代表团代表中,“80后”代表超过10名,其中还有多位为连任代表。他们中有人来自农村,有人工作在企业一线,关注身边人、专注身边事,积极履职,把群众的心声带上会,成为“80后”基层代表们共性风采。昨日,新快报记者特别对话两位80后代表,记录他们的履职心声。

全国人大代表、怀集县连麦镇长岗村种养专业户徐建贤:

履职七年持续关注“三农”问题

26份建议,涉及农业、农民、农村,关注公共事务,这是“80后”代表徐建贤为自己第七年履职提交的成绩单。昨日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徐建贤说当人大代表的七年,是自己成长最快的七年,他用“不亚于上了一个大学”来形容这段特别的经历。

2004年从肇庆农校毕业,徐建贤毅然选择回到农村,从此扎根基层,并与“三农”问题结缘。

“我是一名种养专业户,我一直关注农业保险问题。”徐建贤说,土地收成、农作物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种养的风险不可预估,“所以我建议完善农业保障体系,我多年都在提,现在国家也在逐步提高以及扩大保障的覆盖面。”

围绕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农村妇女两癌筛查等问题,徐建贤也坚持多年发声。对于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进一步提升大病医保报销比例,他表示很振奋,“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一名基层农民,我希望自己能真正反映基层民众的心声。”

今年,徐建贤继续聚焦“三农”问题,在他带来的26份建议中,与之相关的超过10件,其中包括多项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

在一份关于解决现代农业四大经营主体发展缓慢的建议中,徐建贤提到,国家制定了大力扶持农业四大经营主体政策,但在实践当中,他发现存在多项问题,比如农业产业信息与市场不对称、融资困难、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业技术专业人才缺乏,各大院校农学专业的学生少,且乡村工作条件苦、待遇低,很难留住人才。对此,徐建贤建议,政府应成立公益性、权威性的农业市场信息机构,开办统一的农产品信息网站,管理和公开各地信息,实现现代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帮助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

“打破农业融资瓶颈,就要加大加快农业信贷担保扶持力度,让小农户也能进行农业贷款。”徐建贤直言,要留住人才,则应加大农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优惠政策,扩大政府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和工资水平。

对 话

“当人大代表这七年是我成长最快的七年”

新快报:今年您带来多达26份建议,您主要通过什么途径收集基层老百姓心声?

徐建贤:记得在第一年履职时我只带来两三份建议,现在关注的领域多了,反映问题的群众也多了。比如,每个月的10号和20号,我都固定去乡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值班,接待群众,收集他们的反馈的问题。

另外,我现在已经养成了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不管去哪里,做什么,都喜欢找问题,比如从我个人体验来说,高速公路服务站、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里面的东西都特别贵,明年我计划提一个规范这些场所商品收费问题的建议。

新快报:履职七年,您有什么样的收获?

徐建贤:对我来说,当人大代表这七年,也是我成长最快的七年,一届任期不亚于上了一个大学,和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士交流,倾听老百姓的酸甜苦辣也让我收获很多,自身的素质提高,也变得更包容。

作为一名来自农村基层的全国人大代表,我已经扎根农村,履职要不忘初心,为民代言,不辜负党和国家与广大选民群众对我的期望。

全国人大代表、富士康科技集团精密机械事业群技术经理杨飞飞:

对 话

通过不断学习提升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

新快报:在过去的一年中,请问您如何履职?

杨飞飞:2018年是我履行全国人大代表职务的第一年。在这一年里,我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通过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履职能力。去年一年我一共参与了相关研讨会议12场、培训4场,基层调研10次、举行宣讲会2场,通过大量走访调研,听取各方意见、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和困难点,还成立了在深全国人大代表联络站杨飞飞联络室,以便提出有质量的建议,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新快报:成立联络室这段时间里,有没有让您印象特别深刻的来访呢?

杨飞飞:我记得一次,联络室成立没多久,就有外来务工人员过来指着“有困难找代表”的标语问:“能不能借我点钱。”我愣了一下,并没有马上拒绝他,而是问他有什么困难。原来,他是被劳务公司非法收了押金,还扣了身份证,工作几天没领到工资,钱也用光了,饭都吃不上。

我后来联系到劳务派遣公司,帮助这位外来务工人员取回了押金和身份证,并帮他重新找了一份工作。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大家来找我,就是对我的信任,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是我觉得最自豪的事。

为外来务工人员融入城市发声

作为基层外来务工人员的代表,去年5月,杨飞飞在富士康园区的工会大厦成立了全国人大代表联络室,并公布了电子邮箱,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每个月的25日设定为接待日,接待企业员工和周边群众来访。人大代表联络室成立半年多来,他已记不清处理了多少群众来信来访了。“各种各样的诉求都有,有企业转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医疗、社保等方面的难题,甚至员工遇到情感问题、家庭问题,也会过来找我聊一聊。”

在杨飞飞看来,必须要深入一线做大量调研,听取各方意见,了解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和困难点,才能整理出一份有质量的建议。他说,在整个制造业当中,产业工人,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是主力军,同时也是促进城市建设、推动城市发展的生力军。由此,杨飞飞为自己确定了履职的方向——让外来务工人员更好地融入城市。

“很多一线工人生活压力大,他们的收入水平一般,对于提高收入有非常迫切的愿望。”杨飞飞表示,在制造行业,不少员工都是年轻人,他们面临成家立业、融入城市的巨大压力,但有些中小企业存在超时加班的现状,让员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他希望可以通过完善相关法律,为他们争取更多的权益。

杨飞飞介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他就已经开始参加调研活动、准备建议稿。为了充分接触群众和了解群众的声音,他兼任了单位工会副主席的职务,接管了员工关爱中心的工作。“通过员工关爱平台,可以了解员工的心声,倾听更多来自基层的声音。”他介绍,今年带来的3份建议都与外来务工人员权益相关,他将从户籍、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为外来务工人员的权益呼吁。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日前发布,“大湾区建设给我们外来务工人员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外来务工人员要转型为高技能工人,就需要政府、企业和高校为他们‘赋能’,开展针对他们的有效培训,让外来务工人员适应产业转型,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也能更好地为大湾区发展做贡献。”作为外来务工人员代表的杨飞飞说。

■本版统筹:新快报特派北京记者 黄婷■本版采写:新快报特派北京记者 黄婷 李应华■本版摄影:新快报特派北京记者 夏世焱

新闻推荐

用好绿富同兴的成功经验□ 特约评论员 高健

昔日荒山变绿林,“东亮式”党员创业贷款助乡村绿富同兴。怀集县洽水镇茶岩村,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绿色的海洋,7万多亩山地种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