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绿富同兴的成功经验□ 特约评论员 高健

西江日报 2019-03-04 01:15

昔日荒山变绿林,“东亮式”党员创业贷款助乡村绿富同兴。怀集县洽水镇茶岩村,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绿色的海洋,7万多亩山地种满了8至10年树龄的杉树和松树。按目前市场价格计算,每亩纯收益6000元以上,3年后该村林场预计总收益超3.6亿元,全村1200多位受益人每人收益均超30万元。(2月28日《西江日报》)

笔者看了这则报道,非常激动,深受鼓舞,感慨良多。这个例子很好地回答了绿富同兴之路要怎么走的问题。

回顾过去,20世纪80年代前后,很多地方滥砍滥伐严重,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进入21世纪以后,一些地方为了发展经济,种植速生丰产林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丰厚的经济回报,这种短视行为造成自然生态系统失衡的后果也逐渐显现。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我们应该清楚地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从怀集茶岩村看来,全村220户,种植500亩以上的有30户,150亩以上的有150户,100亩以上的有40户,换言之,3年后全村都可以突破百万元户,致富梦圆指日可待。茶岩村做到了因地制宜,找准发展经济的最佳路迳,无疑是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作为长远的价值追求的最好诠释。将荒山转变为绿水青山,再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还将继续书写绿色传奇,为各地生态治理、奔康致富提供经验。

茶岩村成功实现“绿富同兴”的实践,有赖于“党委政府搭台(开展‘全民创业,党员带头’活动)+金融支撑(肇庆市‘东亮式’创业贷款政策)+党员带领群众一起‘唱戏’”的联动合力过程。类似这样的实践,对于那些饱受生态环境之苦而愁眉不展、守着绿水青山的“金饭碗”却依然受穷的地区、不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的地区今后如何发展扶贫产业,都具有重大启示意义。

由此看来,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我们理应转变乡村发展思路,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就能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同频共振。只有实现绿富同兴,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增长,才能形成山青、水绿、民富的良性循环。

新闻推荐

怀集切实打通执纪审理“最后一公里”严防纪律处分执行“打白条”

西江日报通讯员李文幸近年来,怀集县纪委监委通过创设“一证两表两书”、明确各自职责、坚持“六查六看”三措并举,规范纪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