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笼饼,勾起老街坊回忆
专题统筹 徐光朝 李月婷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周乐乐 徐毅儿 专题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梁钜聪(除署名外)
在番禺石基镇莲塘村,几乎全村人都认识一位人称“孖手指”的做饼大师——黄伟贤。黄伟贤在村里名声不小,不仅仅因为他“孖指”的特征,更因为他在莲塘村做得一手好饼。其中,已经在广东失传几十年的“猪笼饼”,也是全靠他才得以“重见天日”。
饼皮制成却没有馅料
猪笼饼由于曾经一度失传,所以非但年轻人没听过没见过,就连很多长辈一时间也未必能记起它。但当看到猪笼饼的图片时,他们便恍然大悟。广州南丰朗豪酒店明阁餐厅周师傅兴奋地说,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香港元朗、西贡、新界等地方,每逢中秋节都会看到小孩子拿着猪笼饼满街跑。“其实它是用做月饼剩下的饼皮做的,里面没有馅料,特意做成小猪模样给小朋友玩的!”周师傅说,猪笼饼不值几个钱,所以以前饼家总会多做一些月饼,将余料制成猪笼饼送给小朋友。
从前,猪笼饼是月饼的附属产物。现在月饼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得到,但猪笼饼做工麻烦,所以还是要到中秋,或是有客人下单时黄伟贤才会接来做。记者采访时刚好遇上,是因为有村民新居入伙定做了几十个猪笼饼特意用来送亲戚。“猪仔装在笼子里,寓意猪笼入水,好意头嘛,所以才特意拜托我帮他做了几十个。”黄伟贤说。
猪笼和饼模均需定制
模样可爱的猪笼饼,当年不仅在香港地区非常流行,在番禺也不例外。黄伟贤小时候正是因为看过老爸做月饼点心,耳濡目染下才学会做猪笼饼。当了二三十年粤菜大厨的黄伟贤,如今重拾这门家传手艺,一来是为了打发退休后的时间,二来是因为怀旧。“有些上了年纪的老街坊看到我做猪笼饼都很感慨,说我重新唤起了他们小时候的记忆。”
别看猪笼饼小小一只,但做工一点也马虎不得。“月饼可以大批量生产,但猪笼饼产量很少,没办法用机器代工,所以从揉面、拌馅、包饼、定型、烤饼、包装都要全人手制作。”黄伟贤说。“猪鼻是用筷子头按出来的,而猪眼睛是用黑豆点上去的;为了让猪笼饼上色,烤了第一轮后要拿出来放凉,等它硬身了才能扫蛋液,做一批起码要两个多小时。”黄伟贤说。
为了让猪笼饼重现当年的模样,黄伟贤找木工师傅帮忙雕了几个猪仔模具,又特意到肇庆广宁找师傅定做“猪笼”。“以前猪笼只有现在一半大小,现在这个猪笼成本也要两块多一个呢。”黄伟贤做饼做得很开心。“小时候是我帮老爸打下手,现在小孙子偶尔也会帮忙,用黑豆帮猪仔"点睛",倒是挺温馨的。”黄伟贤笑着说。
新闻推荐
肇庆商会组织爱心人士赴德庆广宁开展慈善活动 “无论走到哪都不忘家乡”
慰问小组将温暖送到贫困的孤寡老人手中。前不久,中山市肇庆商会、广东狮子会良都服务队联合举办“博爱中山精准帮扶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