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代表团聚焦民生建言献策降票价增班次释放城轨效能建道路护水利助力乡村振兴
西江日记者 刘小洪 通讯员 陈坚庭
连日来,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肇庆代表团在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时聚焦民生,结合工作实际、实地调研和收集的民情民意,带着群众的期盼和呼声,积极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出意见建议。
建议一:
降低城轨票价 增加运营班次
广佛肇城际轨道2016年3月开通运营,方便了广州、佛山、肇庆三地沿线居民、游客及经商人士出行,构建了广佛肇1小时经济圈,促进了肇庆经济社会发展。但城轨票价高、班次少,不利于充分释放城轨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省人大代表吴木生了解到,广佛肇城轨全程票价为65元,高铁票价为23.5元,而普通火车仅为19.5元,肇庆直达广州越秀南大巴票价为50元,城轨和其他交通工具相比,性价比并无优势。除了票价之外,目前各站点每天班次是:肇庆站7个班次、端州站1个班次、鼎湖山站2个班次、鼎湖东站7个班次、四会站1个班次、大旺站7个班次。
吴木生认为,城际轨道应该像公共汽车那样服务于群众,改善营商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票价高、班次少导致市民、游客首选城轨出行减少。肇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一员,我们应该把广佛肇城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吴木生建议,降低城轨票价,提高性价比,并且增加运营班次,缩短发车间隔,结合沿线市民及游客出行习惯,考虑上下班高峰期优化站点发车班次,把城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建议二:
加大投入建设“四好农村路”
近年来,肇庆市大力推进农村道路建设,把农村公路硬底化列入十件惠民实事,大大改善了农村群众的出行条件。但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道路的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发展和群众出行的需求。面对群众的迫切呼声,来自肇庆市基层的省人大代表夏冠新、冯伟良提出了加快建设“四好农村路”的建议。
冯伟良说,乡村振兴首先要产业振兴,但如果路不通,就很难吸引大的龙头企业进来。肇庆不少农村道路不仅窄,而且有的损坏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希望省加大投入建好“四好农村路”,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
夏冠新也表示,肇庆很多农村公路只有3.5米宽,会车都很困难,一到节假日就会塞车,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的短板。国家明确提出建设“四好农村路”,他建议广东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和升级改造,将3.5米宽的建设标准适当提高,切实解决村道“会车难”,对已经建好的农村道路加强管护,及时维修破损的路面。
建议三:
加大小型水利工程管养资金投入
省人大代表黄少玲是四会市水务局的一名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水务工作。她认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小型水利工程,在抵御自然灾害,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她建议加大小型水利工程管养资金投入。
黄少玲说,广东省现存的小型水利工程,分布广、散、多,大多使用年限长,设计标准低,维护不到位,处于带病运行状态。建议广东省尽快制定养护标准,足额落实经费,做到水利工程“有钱管、有钱养”。“政府在水利方面的建设投入很大,但在管养方面的投入还是不足,现在搞小水改工作,建议省里对这方面补助多一点。”
黄少玲表示,小型水利工程是公益性为主,投资主体单一,基本是政府财政解决。希望省财政能充分考虑水利事业的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对小型水利工程管养加大资金投入。
建议四:
让古村落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如何防止有些地方将新农村建设单纯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缺少考虑地方、民族、乡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盲目拆旧建新,加剧造成传统村落地域特色丧失?省人大代表黄海燕提出,乡村振兴工作要注重传统村落保护。
黄海燕说,一些地方将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新村新貌建设,不考虑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真实性,简单对古旧建筑实施“穿衣戴帽”工程,这种“千村一面”的现象会造成古色古香的村落消亡。“考虑到传统村落有古建筑,推进乡村振兴时候,如果把古村落的传统建筑用新式手段去刷灰水、画一些现代绘画上去,这是毁坏了传统建筑的风貌。”
黄海燕建议,要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基础上推进新农村建设,把具有代表性的古、旧建筑妥善保存下来,新建筑的设计应注重延续该传统村落的建筑风格和特色,保持环境风貌相协调。要根据传统村落发展的实际情况尽快制定有关保护传统村落法规,使传统村落保护有法可依,还要完善落实有关保护机制,加强部门协调沟通和监管力度,让古村落在乡村振兴中绽放光彩。
新闻推荐
大湾区设施“硬联通”机制“软联通”提速 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发力
南方经济智库出品扫码浏览更多精彩内容开栏的话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批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