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设施“硬联通”机制“软联通”提速 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发力
南方经济智库出品
扫码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批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传媒智库逐渐涌现。目前,南方报业已初步形成由南方经济智库、南方法治智库、南方城市智库、南方教育智库等智库机构组成的南方传媒智库矩阵,围绕经济、法治、教育、区域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发布一批有影响力的智库产品。本报今起推出《智库视点》栏目,内容涵盖智库研究成果发布、调研活动、智库专家对策建议等,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集纳智慧、建言献策,敬请垂注。
近段时间,粤港澳大湾区的话题热度持续升温。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2019年全省十个方面工作的首项,珠三角各地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纷纷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放在重中之重。
在省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葛长伟透露,2019年广东将重点搭建好粤港澳大湾区的“四梁八柱”,编制推出相应专项规划,包括创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专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体系规划等。他透露,目前广东正在按照国家的要求在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的规划,预计今年上半年可以出台。
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认为,广东将以大湾区建设为纲,提高政治站位,从一国两制的高度,从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国家战略的高度,积极承担广东责任,并将其作为广东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对接基础设施
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
过去的一年,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将加快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其中一个重点就是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葛长伟透露,广东正在按照国家要求编制粤港澳大湾区城际轨道的规划,预计今年上半年出台,与此同时,围绕三地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香园围口岸和虎门二桥也将在今年建成投用。
日前,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李鲁云在“长三角与珠三角区域发展”研讨会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包含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和四个核心城市,不仅是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载体,也承担着推动落实“一国两制”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区域优势互补格局,接下来应借助湾区地理优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世界级“港口群+产业群+城市群”。
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炜建议,要研究海陆空联运支撑的供应链枢纽港建设,发挥中心城市作为“一带一路”桥头堡功能,不仅要有港口和机场基础设施,还要推进海陆空联动制度、港口联动的制度,从机制上确保港口对先进制造业的带动。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的战略定位,在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珠三角各大城市正积极融入湾区发展。珠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澳门莲花口岸整体搬迁至横琴口岸;实施“港资港模式,澳资澳模式”,创新工程审批管理;争取开工建设集养老、居住、教育、医疗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民生项目“琴澳新街坊”,建设珠港澳粤菜研究院。
激活要素流动
突破体制机制壁垒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将加强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推进与港澳在法律服务、金融、医疗、建筑等领域的规则对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一个全面“对接”和快速“联通”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在到来。如何借助这一发展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引发各方关注。
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认为,贸易最大的价值在于为贸易服务的现代金融业,香港因为贸易带来的资金流而有了金融产业,因此广东应探索与香港、澳门深度合作,争取中国在全球市场的商品定价权和贸易规则话语权。
“硬件设施需要建,但体制机制壁垒的突破才是根本性的突破,”陈炜说,大湾区建设必须要做好产业制度和市场规则的对接。
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繁明认为,可以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海陆空网络巨型门户枢纽品牌,重构粤港澳空间秩序,从城镇体系走向湾区集合,借助大湾区工业完备体系和综合实力建立大湾区公用品牌和专用品牌,提升企业品牌附加值,推动大湾区公共产品跨境跨城供给。
推动高质量发展
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粤港澳大湾区另一个战略定位。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将加快编制大湾区建设专项规划,携手港澳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共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布局建设一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开展前沿技术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就在此前,珠三角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不少已经在进行具体部署。
在粤港澳大湾区中,深圳主要是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努力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积极参与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大力发展壮大新动能,努力在全球新一轮科技产业变革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与之相比,广州则更多借助其高等院校和国家中心城市的优势,通过搭建平台实现创新驱动。
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将抓紧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城知识创造示范区、科学城制度创新先行区、生物岛生命科学合作区、黄埔港现代服务创新区等。
陈炜认为,无论是长三角还是珠三角,都应在产业链布局中致力打造融入全球的世界级产业集群,特别是应设法在数字经济和生命健康等产业上领先全国,迎来爆发式发展。在供应链的布局中,则要成为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枢纽,引领高科技产业链、全球供应链和跨境电商发展。
■南方经济智库特邀专家
陈鸿宇: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
陈炜: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
王先庆: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
罗繁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鲁云:广东省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委员会专家委员
七座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大湾区”
深圳
增强核心引擎功能,深度对接港澳所需、深圳所能、湾区所向。
广州
完善穗港、穗澳对接合作机制,加快推进“创新四核十三节点”建设。
东莞
打赢“湾区建设攻坚战”,大力推进与广深7条城轨连通。
惠州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
珠海
将建“琴澳新街坊”项目和粤菜研究院。
江门
积极推进澳门与江门跨境合作实验区。
肇庆
先上车找到座位,争当大湾区新秀。
(注:佛山、中山“两会”春节后召开)
■专家声音
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
补基础设施短板
实现机制的联通
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9年,广东将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
广东省政府参事、省委党校教授陈鸿宇认为,报告明确提出要扭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这个“纲”,这意味着接下来,广东将以大湾区建设为纲,提高政治站位,从“一国两制”的高度,从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国家战略的高度,积极承担广东责任,并将其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很多实招、硬招、新招,这说明已经不是停留在大湾区建设重要意义或者基本工作方向上,而是具体到每个项目如何规划落实,各种细则怎么出台。”陈鸿宇说,比如对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广东要怎么做,报告都说得非常具体,包括要重视基础研究,要建设实验室,让香港、澳门高端科研人才、团队和广东有更好的合作,等等。
省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将加强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推进与港澳在法律服务、金融、医疗、建筑等领域的规则对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交通设施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就要补上交通基础设施的短板,更重要的是实现机制的联通。”陈鸿宇认为,一些软的看不见的阻碍,让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各种要素不能很好流动,报告中的这个新提法很好抓住了当前制约大湾区发展的两个“掐脖子”的瓶颈性问题,更提出了很多具体举措。
南方日报记者王彪黄应来
栏目策划:刘江涛郑幼智张志超
本期统筹:郑佳欣黄应来
新闻推荐
中山市司法局联合帮扶组通过产业扶贫助肇庆贫困村脱贫致富 昔日村中贫困户 今成致富带头人
“以前家里穷,一家9口只能居住在5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忙完这段时间,我们打算重新装修房子并加建楼房,改善居住环境。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