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开县南丰镇“千层糕”传承者邓清泉改进传统工艺传承特色美食
邓清泉。 西江日报记者 吴威豪 摄
“请让一让,很快有得吃。”每逢墟日,在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市场南门一棵大榕树下,邓清泉都会与伙伴搬运售卖特色美食千层糕。“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美食的追求也在加大。以前一天卖不了一大块,如今墟日能卖两大块。”邓清泉对记者说道。
千层糕在当地又叫座粉糍,是由米、油、盐、水做成的食品,呈圆柱体,直径75厘米,高18厘米,重达40公斤。由20多层薄薄的秘制花生油和20多层稍厚的“粉糍”叠加而成。横向切开,秘汁涌流,香味扑面而来,让人口水直流。按照每人吃一斤算,需要80个人才能吃完一大块。
“座粉糍是祖传美食,其制作技艺我从小耳濡目染。”邓清泉是南丰镇尚岗居委会居民,今年37岁,从记事起,奶奶及父亲已经制作并叫卖座粉糍了。其过程泡米、洗米、磨米、兑水、蒸煮等环节,他无数次操作过,技艺早已烂熟于心。只是部分环节,如揭锅盖加水,年少力小无法操作。原来祖传的大铁锅口径1.5米,木质锅盖湿润后重达30多斤,徒手难以揭开,需要用木棍挑起。
时光飞逝,物是人非。座粉糍的做法没变,从泡米到蒸煮成形还是要10个多小时。不同的是,父亲日趋变老,每当看到父亲劳累的身影,邓清泉既感动又痛心。2003年他决定继承祖业,一是为父亲减负,二是为自己谋出路。那年他22岁,父亲57岁。
邓清泉接棒后,大刀阔斧革新,不仅节省原料资源,而且减轻工作量、提高蒸煮产量。记者在座粉糍制作间里看到,石磨器具、笨重大铁锅被遗弃在一侧,替代的是电磨机械和灶锅一体化焊接器具。特别是后者,能够同时容纳两个大蒸笼,即可同时蒸煮两大块座粉糍,以往一个锅只能蒸煮一大块。该器具设有自动加水和滑轮拉升锅盖装置,减免人工加水和减轻徒手揭锅盖的工作。“20多层的座粉糍蒸煮过程超过5个小时,期间需要不停地揭盖加米浆、秘制花生油和水。按照以往的做法,工序多且麻烦。现在容易多了,还节省木柴和水资源。”邓清泉自豪地说。
记者发现,该制作间里有一套烧烤器具,旁边还吊挂了几只烧鸭。原来邓清泉计划推出“烧鸭座粉糍”,开发相关附属美食,以此逐步做大市场,打响品牌。他说,“15年来我投身于座粉糍制作和销售,之前它帮助我完成了结婚生孩子人生大事,往后我仍需借助它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感谢消费者的认可,我仍将继续努力,为宣传家乡特色美食奋斗,为赢取自己精彩人生奋斗。”
西江日报记者 吴威豪 通讯员 李广尧
新闻推荐
“这里环境好,活动多,一帮老年人有说有笑,很开心。”9月8日,刚入住封开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居民李伯高兴地对记者说。据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