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往南归传播真理 绥江树帜贡献终生□ 陈荣盛

西江日报 2018-08-28 22:47

这是解放四会时的留影。左为南下大军四十二师副政委郭庆基、中为陈德、右为谢剑影。

陈德像

四会是一个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涌现了大批爱国志士和革命英烈,为了把理想信念的火种和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发扬光大,今年7月,四会东城街道沙头社区传承红色基因,兴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德纪念馆动工兴建,人们追忆陈德的传奇故事,纪念这位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的共产党人。

投身抗日救亡

陈德,1915年出生于四会黄岗陈屋村(今属四会市东城街道沙头社区)一个富裕家庭。父亲名叫陈荣楷,当年一直在外经商。陈德1933年入读广州广雅中学,这是他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在广雅,陈德开始接触进步思想,逐步了解共产党人的信念和宗旨,并在思想上产生强烈共鸣。为了追求真理,1937年秋,陈德与在延安工作的同乡取得联系,毅然离开广雅,不远千里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在延安,陈德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抗大结业后,党组织安排陈德回到华南抗日前线广州工作,任广东劳工干部培训班教员。

广州沦陷后,陈德奉命加入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随队来到肇庆。当时,日军已经推进到三水,四会很快也成为抗日前线。因为陈德是四会黄岗人,组织上决定将他留在四会,发动和带领四会民众坚持抗战。陈德服从组织安排,他首先与四会的中共地下党员雷锡南等人接触,成立了一个特别支部,并任支部书记。在发展党员,壮大力量的同时,坚持高举抗日旗帜,组建抗日团体,利用国共合作的有利时机,让部分党员和革命青年积极加入当地的抗日武装队伍,以行动坚定这些队伍抗战必胜的信心。

那时候,四会有多个番号的抗日队伍,其中抗日名将伍观淇率领的队伍在北江迳口河段驻防,陈德通过雷锡南等人去做伍观淇的统战工作,使这支相对独立的抗日武装能够与其他抗日队伍协调联动,从而增强了前线抗战的整体实力。

陈德与当时的四会县长周东是同乡关系,经过一番统战工作,周东不但表示坚决支持抗战,还邀请陈德出任四会县国民兵团要职。这是掌握抗日武装队伍的大好机会。考虑到自己不便公开出任,于是推荐共产党员黄显声代替。在黄显声成功出任四会县自卫队中队队长之后,紧接着又连续派出多名党员,顺利进入黄显声的中队,并在中队成立了党支部,由黄显声任支部书记。一支拥有130多人的抗日武装队伍牢牢地掌握在了共产党人的手中。在北江马房一带驻防期间,共产党员黄显声带领着这支抗战队伍连续多次击退企图渡江西犯的日军,被当地群众誉为“抗日英雄中队”。

组织武装起义

1942年5月,由于叛徒出卖,中共粤北省委遭到破坏,各地党组织因此暂停活动,转移隐蔽,等待时机。陈德奉命转移到佛岗、清远等地任教。后因当地反动势力有所察觉,党组织及时安排他返回家乡四会黄岗潜伏起来,伺机而动。

黄岗小学是所红色学堂,学校里有好几位地下党员在此任教,其中教师陈璧如还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老党员。陈德回到家乡深居简出一段时期后,也进入黄岗小学担任国语教员。课堂上,陈德经常向学生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把革命的理念灌输给学生。黄岗小学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四会当局的注意,县教育科不时派人前来检查,连县长邓徽涛也曾以视察为名前来学校了解情况,但师生们上下同心,应对自如,也没让他们发现什么问题。

1944年秋,日军打通粤汉铁路,时局更加紧迫。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广东各地党组织陆续恢复活动,广泛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1944年11月,中共西江临时工委宣布恢复四会党组织活动并成立四会县委,指定陈德为中共四会县委书记,黄显声、陈铮郎为县委委员。明确当时的主要任务是积极准备武装起义,开展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

肩负起四会县委书记的重担,陈德与黄显声、陈铮郎一起,周密部署武装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1945年2月21日,武装起义在四会大沙圩揭竿而起。起义队伍按计划向广宁推进,在广宁罗汶与广宁的起义队伍会合并宣布成立“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下辖四会,广宁两个大队。四会大队由黄显声出任大队长,陈德任政委,陈铮郎为参谋长。

“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成立初期便夺取了广宁排沙圩,后来四会大队又挺进广宁西北部的森鹰洞,在这里放手发动群众,广交当地朋友,并积极做好以纪义春为首的绿林武装和当地“神打会”的统战工作,使森鹰洞一带的游击活动风风火火地开展起来。虽然这时候还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但广宁县的国民党反动势力却对“西江人民抗日义勇队”的蓬勃发展极为恐慌又十分仇恨,不顾一切地派出300多人的武装兵力,前往森鹰洞围剿四会大队。四会大队沉着应对,联合纪义春和神打会的地方武装以及当地群众1000多人,成功击败来犯之敌,还邀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四会大队军威大振。四会大队乘胜前进,拉起队伍沿广宁古水直插北市,很快占领了北市圩。其时正遇灾荒,青黄不接,根据民众的要求,四会大队在广宁地下党的配合下,打开北市粮仓,周济饥饿百姓,群众深为感动,称四会大队为“红军大哥”“救命恩人”。

四会起义队伍在广宁山区历尽艰辛,挫败了当地国民党反动武装的围剿堵截,在四会和广宁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挺进大南山

1949年夏,粤桂湘边纵队为了迎接解放大军南下和进一步把游击战推向四会平原地区,派遣陈德率领一支敌后武工队,到四会和三水交界的大南山开辟新的游击区。

大南山下的大旺百里草塘与四会、三水平原连成一片。当年的大旺百里草塘是血吸虫病疫区,那里的民众贫病交迫,生活困苦。陈德带领敌后武工队深入大旺,和当地贫苦民众打成一片,并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他们发动群众,扩军筹粮,很快壮大了队伍。

三水东河乡位于大南山下,这里的国民党反动势力见武工队迅速发展壮大,寝食不安,于是加紧购买枪支弹药,武装乡自卫队,密谋联系周边其他几个乡公所围剿大南山游击区。陈德获知情报,决定先下手为强,武工队乘着夜色奔袭东河乡公所,将东河乡自卫队打了个落花流水。几天后,武工队又夜袭清莲乡公所,见武工队如同神兵天降,敌人惊慌失措,一个个只能缴械投降。

武工队接连出击,令四会县反动军政当局大为震惊,于是出动保安营进剿大南山武工队。在陈德的指挥下,武工队凭借山中茂密的森林与敌人巧妙周旋。敌人保安营深知武工队的战斗实力,明明侦察到武工队所处的方位也不敢交锋,还故意朝着另外方向胡乱开枪,敷衍了事,虚张声势的围剿行动草草结束。

大南山武工队在有利的环境中迅速发展起来,很快成为四会、三水平原一带一支重要的革命武装力量。后来,大南山武工队改编为“绥贺支队四会独立大队”,陈德被任命为大队长兼政委。谢剑影任副大队长。这时候,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各个战场节节胜利,国民党反动武装土崩瓦解。1949年10月16日,陈德率领四会独立大队配合南下大军,一举解放了四会。

1949年后,陈德出任四会县军事委员会副主任和四会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期间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土地改革,为恢复生产,救灾救荒做了大量工作。为支持抗美援朝,他积极动员青年报名参军,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望。

陈德出身富裕家庭,受当时极“左”思想影响,他受到了不公正的处理,文革期间也没能逃过劫难,1968年8月23日,陈德在封开去世,年方54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开始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1979年1月9日,封开县委决定为陈德同志彻底平反。当年为陈德同志举办的追悼大会上,有一副长联格外引人注目:抗日救亡北往南归传播革命真理,绥江树帜武装统战为党贡献终生。这是对陈德同志一生的正确评价。

新闻推荐

社下村古韵悠悠

广宁在古代的时候又名“宁阳”。话说明朝嘉靖年间,宁阳云山十一世祖李国位公带着第弟国盛,携带家眷从四会桥东迁移到广宁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