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华中名师成就一流名校 市华罗庚中学十年征途不忘初心,优秀教师团队辛勤耕耘桃李芬芳
华罗庚中学一景。 本报采集
华罗庚中学副校长甄红。本报记者陈可可 摄
师德标兵王涛。本报记者陈可可 摄
陈明在阅览室读专业书籍。本报记者方莲花 摄
孙业清在为老师维修电脑。本报记者方莲花 摄
十年春风化雨,一朝桃李满园。2008年建校至今,华罗庚中学已步入教书育人的第十个年头。经过近十年默默耕耘,这所“后起之秀”办学水平日益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获得了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等21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称号;高考成绩连年攀升,在2016年重本增加105人的基础上,2017年重本再增75人,本科增长167人。连续四年本科上线千人以上。
是什么力量让这所年轻的学校在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内获取如此优异的高考硕果?是什么力量让这所年轻的学校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别具一格?是哪些人披荆斩棘,在立德树人的伟大事业中留下灿烂的印记?日前,记者满怀好奇,前往美丽的华罗庚中学校园,一探华中教育奇迹的秘诀。
【王牌科组】
英语科组:示范教研组屡获奖项
在华罗庚历年高考成绩荣誉榜上,英语学科的成绩总是显得那么耀眼夺目。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原来,英语学科是华罗庚中学的王牌学科之一,也是广东省英语示范教研组。回忆起建校初期英语科组的组建情况,该校副校长甄红记忆犹新。“当时我们英语教学团队的老师都比较年轻,所以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方面,我们也算下了一番苦功。”
甄红告诉记者,为打造高专业素养的英语教师团队,她要求带毕业班的老师们做高考题,并参与 《名师指津》的编写,与此同时,采取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定中心发言人的集体备课方式,来锻炼培养优秀苗子。2016年,广东省第一次高考采用全国卷,一掌握到这个消息,甄红就提前组织英语科组老师前往上海、江苏、河北学习,要求老师们分析以往的全国卷与广东卷不同的地方,及时改变备考策略。
经过多年的努力,华罗庚中学英语科组在全国、省市各级比赛中屡获奖项,2014年还被评为“省英语示范科组”。在甄红看来,除了科组的高要求外,学校成立“名师工作室”等鼓励奖励举措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名师亮相】
陈明:省级示范教研组领头人
今年6月底,惠州市首届英语经典美文朗诵大赛中,华罗庚中学代表队获得一等奖以及最具感染力奖。近年来,华罗庚中学师生屡屡在国家、省、市等各级众多英语比赛获重奖。华罗庚中学英语科组是广东省英语示范教研组,作为华罗庚中学英语科组长,陈明的领头人作用不言而喻。
进校三年成长迅速成果累累
陈明今年36岁,是一名青年老师。2010年,他来到华罗庚中学做英语老师。在学校,陈明成长得非常快。3年后,他已经担任华罗庚中学英语科组组长,到今年已经有4年时间。陈明说,自己是伴随着华罗庚中学一起成长的。
在华罗庚中学,陈明的个人教学教研成绩非常突出,在各级比赛中也经常获奖。今年高考,陈明所教一个班有3名学生英语单科成绩在全市前100名,班级平均分也达到124.7分。他个人还在国家教学设计大赛获全国三等奖,全市教师基本功大赛、全市英语命题比赛、全市微课大赛等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同时,他还是省级骨干教师、市教科院英语课兼职教研员,获得惠州市优秀教研工作者荣誉称号。
教师个性成长促进科组建设
“英语科组的工作最重要的目标是进行学科建设,促进老师专业发展,提升学生学业成绩。”陈明介绍,华罗庚中学英语科组有56名老师,老中青都有。英语科组给每个老师都制定了专业发展规划。“支持老师的个性发展,尊重老师的差异。”陈明说,这是因为每个老师的职业需求不一样,比如适应期的老师需要学习好的教学方法,成熟期的老师需要升华总结,而处于职业倦怠期的老师可能内驱力不足,需要转变角色。这样,以个人的成长促进科组建设,以科组的建设促进备考的科学化、高效化。
该教研组教研工作十分扎实。当得知广东高考改为考全国卷后,陈明立马带领科组分题型成立了7个研究小组,研究全国卷。2个学期的研究,形成了3万字研究报告。全校老师集中学习分享。今年高考,该校英语成绩对高考成绩整体分数提升贡献比较大。“所有工作都是团队的力量,我们科组的老师十分团结。”陈明肯定地说。
今年5月,陈明带领科组老师进行《内地高中西藏班英语校本教材的研究与编写》省级重点课题研究。据了解,华罗庚中学鼓励教师做研究型、教育家型的教师,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进而指导教学实践。
李严华:“把学生当弟妹来对待”
李严华是一名80后,毕业于中南大学的她,2011年进入华罗庚中学,成为一名数学老师。工作6年,她做了5年班主任。虽然做班主任历史不是很长,但是她担任班主任这个角色却已经是游刃有余。今年高考,她所带班级的学生全部考上了本科。
担任班主任去年瘦了5公斤
众所周知,做班主任很辛苦。李严华坦言,去年担任高三年级班主任,瘦了5公斤。“不过,刚开始做班主任是最辛苦的。”李严华说,她工作第一年做了班主任。作为一名新手,她存在诸多困难,一切都在适应。不过,在华罗庚中学,新手李严华并不是单打独斗,不是一个人摸索前行。“有很多老教师教我们,根据遇到的事情分析具体如何处理。”老教师们事无巨细地传授教导,让李严华心生感激。
其实,李严华的班主任成长历程得益于华罗庚中学的 “青蓝工程”建设。记者了解到,“青蓝工程”主要是充分发挥老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为新教师迅速成长及学校建设德高业精的优秀教师队伍构建良好平台。今年3月,华罗庚中学34名老师结成17对师徒,在庄严融洽的气氛中喜签“青蓝结对”协议书。
将心比心宽容对待问题学生
在李严华眼里,学生是她的弟弟妹妹。甚至有个别学生“是当自己的孩子来对待的”。曾经有一名学生早上总是起不来,成绩也一般。李严华并没有着急地采取措施,而先了解观察。“他父母是说不到他的,采取强硬措施会适得其反,他可能就不学了。”李严华处理时反而后退了一步。“我和他说,早上最多晚20分钟,就要来上早自习了。”从那以后,这名学生都是早上晚20分钟才来,但是会认真投入学习。“迟20分钟影响不大,不学更麻烦。”李严华说,最终这名学生考上了本科。
李严华说,对学生一定要有包容的心态,以心换心。对于早恋的学生,她不过分干涉,但讲明原则:不在公共场合过分亲密,不能影响成绩。曾经有两名学生早恋,想坐在一起。李严华同意了,但后来双方感觉影响了成绩,又主动分开坐。
她做好班主任的秘诀还有就是选得力的班干部。“我选班干部的原则是公平正义、自律、勤快。”为了选好班干部,她多方面详细了解观察。班干部得力,李严华工作起来轻松很多。
朱春悠:耐心破解藏生英语难题
2009年进校的英语老师朱春悠虽是一名青年教师,却给人一种沉稳踏实的感觉。2015年,朱春悠开始带第一届高考毕业班,回想起过往,她丝毫不觉得紧张。“学校实施的"青蓝工程"对我帮助很大,有师傅引领,就觉得很有安全感。”朱春悠介绍,“青蓝工程”采取的是导师制,在青年教师发展的过程中,也会换师傅,不同风格的师傅给自己的启发不同,并且都是在一种乐于分享、团结一致的融洽氛围当中工作,这一点,让她感觉很心安。
跟得师傅多了,学习得多了,慢慢地,朱春悠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在她看来,自己是一个具有“creativestyle”的英语老师,她认为,上课本来也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朱春悠虽年轻,但近年来其带的班级英语成绩都很不错。她表示,提升学生英语成绩的法宝关键在于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由易到难慢慢适应,然后在上课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课前的3分钟,我会让学生们轮流做自我展示;课堂也是分小组学习,竞合关系的学习模式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课后我会列一个书单,让他们去阅读英语美文。”
与其他学校不太一样的是,华罗庚中学的高中部有西藏班,面对藏族学生口音较重的问题,朱春悠坦言,“的确有点头疼”。让朱春悠记忆深刻的是其2015年带的一名藏族毕业生。“藏族学生的英语普遍薄弱,口语就更加薄弱了,因为现在英语口语是要算入高考成绩总分里面去的,所以对这部分学生就特别需要耐心。”起初,朱春悠让这名藏族毕业生抄作文,一来是为了让其练习好英文写作,二来也是为了培养其语感,接着,朱春悠让其积累英语词汇并掌握词汇实用方式,再来掌握语法,最后,让其大声模仿BBC等广播语音,练习口语。就这样慢慢地循序渐进,藏族生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这让朱春悠倍感欣慰。
王涛:合格教师应有“六心”素养
采访过程中记者留意到,有一名老师走路稍显“特别”,一经询问才了解到,原来今年高考前,这位老师在一次篮球比赛中拉伤了韧带,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工作。在高考前一个月,每天拄着拐杖上下五层楼来给毕业班上课,成了他的生活常态。他就是华罗庚中学的师德模范王涛。
在许多人看来,伤得如此严重,在家好好休养也不为过,但在王涛看来,这只是“小伤”,不能耽误了学生高考这件“大事”。当许多人将他的这种做法归结为身为一名合格教师的责任感时,他却谦虚地表示,这只是环境的影响。原来,华罗庚中学校长在高考前每天早上6点都会准时巡校,给毕业生们加油打气,领头人这种亲力亲为,发自内心地对高考的重视,深深影响了王涛。再加上身边一些同事为了与学生一起备战高考,婚期一拖再拖,亲人去世还强忍悲痛。
王涛每天拄着拐杖坚持上课的举动,也获得了校领导以及学生们的赞许。受伤的第二天,王涛拄着拐杖正准备上楼,就被校长看见了,为了赞扬他的这种精神,校长本想拍一张照片发到工作群让大家学习王涛的敬业,谦虚的王涛当时就像“触电”一般,下意识地扔掉了拐杖。
为了让老师更方便到课室,王涛班里的男同学主动排班,每天轮流安排学生到一楼协助王涛上五楼上课,其中一名学生家长还专门去香港买了正骨水送给王涛。师生之间的这种深厚情谊,也深深地激励着王涛。
对于王涛来说,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六心”,即真心、爱心、专心、狠心、耐心、同心。真心即跟学生之间相处要坦诚相待,督促其学习乃至对其严格要求;爱心则应该体现在一些琐碎的小事上,包括关心学生是否吃饱穿暖;专心则为将更多精力集中在高考备考上;狠心即对学生要适当严格要求,包括早读、手机管控等方面;耐心则主要是对于有“手机依赖症”的学生,在尊重其正常使用手机的同时,慢慢地改变他的一些使用习惯;同心即班集体各成员,包括搭班老师之间相互体谅,团结一致。王涛表示,他十分感谢搭班老师何老师、赖老师、廖老师、张老师、范老师等老师的配合。
孙业清: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孙业清是华罗庚中学后勤保障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也是一名信息老师。他性格和蔼,容易沟通。他给自己的定位是服务学校、老师、学生。“我上课不多,每周两节课,主要的工作是负责学校网络、监控、电话、电脑等设施设备维修维护。”他敬业的精神,赢得了老师学生的喜爱。
小问题1小时解决,大问题1天内解决
孙业清工作十分敬业。他要负责华罗庚中学两个年级60个班的设备维修维护工作。开学之际,正是他最忙之时。采访当天中午,他利用午休时间换了4台投影仪、修了2台电脑。“今天晚上还要加班修。”孙业清的工作原则是,上午报修的设备,下午上课前修好,下午报修的,晚上修好,晚上报修的则在第二天上课之前修好,“不能影响老师学生上课。”
为此,孙业清放弃了很多个人休息时间。他每天要起得很早来上班,晚上常常要加班。“中午几乎没有休息过。”孙业清的妻子也在华罗庚中学教书,两人分到一套教师公寓午休。“从2012年进学校,就去过那里两三次,有一次还走错了房间。”孙业清不好意思地说。
“我们信息中心也有工作原则,那就是小问题1个小时内解决,大问题1天之内解决。”孙业清说。虽然工作较为琐碎,时间也长,孙业清说起自己的工作仍然是笑呵呵的,没有一丝抱怨的情绪。“这是自己的活,不存在多干少干,有时也会心情不好,但是自己会调节。”
节约设备成本,主动为打印机加碳粉
工作中,孙业清和同事积极为学校节约成本。学校有100多台打印机,平均每天要加3个硒鼓。换一个原装硒鼓需要300元左右,但是买一盒碳粉加进硒鼓内,只要七八十元钱。“100多台打印机算下来,节约的成本不少。”为此,他和同事主动承担起了加碳粉的工作。
他和同事还积极破解困难,又为学校节省下一笔费用。原来,学校有个大投影仪投影效果不好。这台投影仪的线埋在木地板下,不好换线。他和同事不断想办法解决。“我们判断线有问题,买来一段新线,截断一段露出的老线,再将新线接上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极大。老线有9根颜色不同的细线,新线颜色和老线不同。他和同事不断排列组合了3个小时,才接成功。从那以后,学校投影设备线路坏了不需要买15米的整线,只要用1米的新线接好就行了。
本版文字 本报记者陈可可 方莲花 通讯员张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