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贡献 鼎力撑起“半边天” 贡献廉江“她力量”
莫梅为敬老院老人按摩。郑浩然摄
黄爱平(右二)为群众服务。张思燕摄
罗江云耐心为前来办事的居民解答。廖伟英摄
叶小玲(左)与老人手拉手聊天。廖伟英摄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之时,“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悄然将至。从世界第一份妇女权利宣言诞生,到“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设立,从联合国成立妇女地位委员会到通过《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妇女不仅能顶“半边天”,也让整个社会更有温度。
廉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征程中,女性的身影从未缺席。救死扶伤路上,一批批女性医护人员坚守阵地,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前线,一批批身穿红马甲的巾帼志愿者穿梭于大街小巷、单元楼道,迸发“半边天”能量;工厂田间,一个个俏丽身影辛勤劳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她力量”……
为迎接“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南方日报·廉江视窗》推出女性人物报道,从她们的点滴故事中发掘出那些金子般闪光的品质,展现“半边天”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贡献。
●南方日报记者李廷睿通讯员张思燕廖伟英
乡镇干部莫梅:
敬老爱老20年
“亲人都没她亲”
“梅姐天天来看望我们,亲人都没她亲。”谈起刚过去的春节,廉江市横山镇敬老院的莫大爷感动地说。莫大爷口中的“梅姐”是横山镇社会事务办的一名干部,2011年6月开始负责管理镇敬老院。
今年春节期间,梅姐每天到敬老院看望他们,在这万家团圆的日子里,老人们不再感到孤独。
过去的20年里,莫梅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把那里的老人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关心他们,爱护他们,成为邻里交口称赞的“好人”。2018年她被评为第二届“廉江好人”,2020年评为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
20年如一日爱老护老
莫梅是横山镇谭福村人,2001年被调到镇社会事务办担任财务工作。有一次她跟领导到敬老院慰问,看到敬老院里的众多老人虽然吃得饱穿得暖,但受条件限制,得不到贴心细致的服务,尤其是有了病痛时十分无助。她还了解到,这些老人绝大多数是五保户,缺少亲人朋友,内心十分孤独。
第二天一大早,莫梅就奔向敬老院,扶老人起床,为手脚不便的老人买菜做饭,生活中再也离不开敬老院。她表示,每次看到老人期盼的眼神,心里就多了份动力。
渐渐地,老人们开始依赖上这个亲切和蔼的“梅姐”,平日里遇到点新鲜事、烦心事也爱讲给她听。
2011年6月,敬老院唯一的管理人员退休了,莫梅主动当起“护理员”,每天上班前都去看望老人,了解每个老人的生活、身体状况。老人们俨然把她当成了亲人,喊她“梅姐”。
被唤作“贴心小棉袄”
初春暖阳里,莫梅拉着80多岁的老人杨犹,在横山镇敬老院里散步、晒太阳。杨犹脸上露出幸福的微笑说,进院10多年,得到了梅姐的悉心照料,前几年在她的帮助下及时到医院治好了白内障。
把老人照顾好,是莫梅的心愿。2015年台风“彩虹”来袭,莫梅既要下乡救灾核灾,又要顾及敬老院的大小事宜,常常忙到三更半夜,才拖着疲倦的身躯回家。
20年来,正因为有了她,敬老院28个床位时时保持满员。无论进来的还是离开的,名字和模样莫梅个个都记得清楚。那些脸上布满皱纹却笑容可掬的大爷大妈,是莫梅抹不去的印记。
莫梅说,令她最欣慰的是,家里人也理解她、支持她。如今镇敬老院开始“公建民营”了,环境焕然一新,但莫梅还是抛不开那份情和初心,每天定时去看望老人。提起她,老人们都说:“梅姐把我们的生活照顾得很好,她是我们的贴心小棉袄。”
居委会干部黄爱平:
创新设立“微心愿”
化解纠纷“和事姐”
“阳光舞蹈队希望更换一台广场舞音响的心愿已实现”“万科城小区老年人希望增加健身路径一套的心愿已实现”“小区小朋友希望增加天文仪器的心愿已实现”……在廉江市城北街道冠利社区居民心愿栏,一条条已实现的群众“微心愿”引人注目。
群众“微心愿”是冠利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黄爱平近年来服务群众的创新举措之一。除了群众“微心愿”,在党建、创文、妇联、团委等方面工作上,黄爱平创新工作方法,社区各项工作屡屡获奖:创文工作曾获得省委宣传部的高度肯定;2017年,该社区被团廉江市委评为青年文明号;2019年,获得廉江市城区创文考核一等奖;2021年被湛江市评为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啃掉社区创文“硬骨头”
辖区面积约3平方公里的冠利社区,包括万科苑、二力城、清华园等七大小区,常住人口1.2万多人。为了科学有效地管理社区,黄爱平将冠利社区划分为7个网格,实行“双报到”党员网格化联系群众,各驻区党员与住户挂点联系,每名党员联系20—30户住户,社区党员干部与驻区单位党员共商共议党建区域化发展。目前,该社区有驻区党员160多名、志愿者100多名。
2015年11月,冠利社区成立之初,在创文过程中面临一大难啃的“硬骨头”——居民素质亟待提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习惯。担任社区党支部书记后,黄爱平经常组织开展道德讲座、“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活动;利用小区文化阵地,积极向群众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区每栋楼的一楼公共区域创建红色精神、孝廉传统、绿色公益等“一楼一品”楼道文化。
对小区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纠纷,黄爱平主动登门调解。2017年,龙源花园一对夫妻闹离婚,黄爱平了解到当事人育有一子。“我分别单独约了男方、女方做思想工作,进行了3次调解,劝说双方为了孩子再给彼此一次机会。最后,双方冷静后和好如初,如今那一家人和我是好朋友。”黄爱平笑言,社区小事细又多,但能帮助群众解决问题是自己的一大乐事。
打造“邻里党建”品牌
为推动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工作在基层落实,2019年,黄爱平牵头在小区成立“和家工作室”。初成立时,以退休党政机关领导、中学老校长、村委会老支书、退役军人等老党员为主,后来逐步组织动员热心公益的其他党员业主积极参与。工作室发挥“五老”熟悉国家政策法规的优势,帮助群众解决生活难题。2019年以来,成功为150多名小区学生解决插班就读问题。2020年,工作室共受理家庭问题、邻里矛盾、违反小区管理规定等引发的各类纠纷100多件,化解成功率达99%。
“爱平同志工作积极,凝聚能力强,创新办法多,在她的带领下,近年来冠利社区的成绩有目共睹。”廉江市城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龙志超介绍,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面,黄爱平充分发挥社区居委会统筹协调作用,建立党建引领下的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协调运行机制,打造“邻里党建”特色品牌。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黄爱平积极发动挂点党员联系居民住户,引导“双报到”职能单位、党员干部和民事“代办员”深入社区楼宇驻点为居民提供“家门口”“菜单式”服务。“群众在微信上下单,挂点联系的党员就到超市里帮买菜送上门,这一举措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点赞。”龙志超说。
今年48岁的黄爱平坦言,近五年来,工作的压力无处不在,但是自己心态很好:“组织相信我,我就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朴素平实的语言,流露出黄爱平的初心和信念。
社区干部罗江云:
坚守防疫一线
让居民更安心
晚上10时,一道身影依然活跃在安铺镇长安社区,她就是长安社区党支部书记罗江云。这名留着一头利落短发的基层干部,走起路来脚步轻快,干起工作来雷厉风行,一天十几个小时连轴转。
疫情期间,她更是始终坚守在第一线,每天早出晚归,安排部署各项工作。“我在社区,就是给居民吃一颗定心丸。他们有事,能第一时间找到人。”罗江云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当好5000多人的“大管家”
长安社区处于安铺镇中心,辖区内常住人口有5000多人,夜市档口29家、早市档口21家、快递点3家,集贸市场、三鸟市场各一处。
管辖范围广,事项多,集市人口流动量大,是该社区防疫工作的难点。这着实给罗江云和社区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压力。
作为社区“领头羊”,罗江云没有丝毫退缩。从疫情发生后的工作部署,到人员的安排对接,辖区内的消毒杀菌,疫情防控的宣传教育,再到第一时间开展网格化“三人组”排查从疫区返乡人员,罗江云一直带领队伍奋战在一线,筑牢社区安全防线。
为避免因人员聚集可能引起的交叉感染风险,在已经通知档口经营者打包经营的要求后,罗江云还带领社区干部联合市场监管所、食品药品监管所、卫生监督中队等部门人员,在早市、夜市时段加强巡逻,劝散聚集人员,责令违反规定的经营者停业;对集贸市场加强规范管理,加大物管力度,对进入者探测体温;在外省禽流感疫情有所抬头之时,联同市场监管所、食品药品监管所做好活禽经营、乱摆卖整治工作,并对集市进行清洗消毒。对于流动摊贩打“游击战”,罗江云注重方式方法,加强教育防止“一松懈就反弹”。
“防疫工作虽然引起不少人误解,但更多的是得到群众的理解。社区干部起早摸黑,一轮又一轮的排查,一次又一次的宣传,只要能保障群众的安全,多辛苦也没关系。我们会坚持到底,打赢这场仗。”罗江云坚定地说。
罗江云还把自己的私人电话告诉了社区居民,方便直接沟通。现在不管多晚接到群众电话,她都会耐心解答。
建立“街长制”破创文难题
“你看我们这街道,乱贴乱画、乱堆乱放的现象没有了。现在大家住得更舒心了,这都亏了罗书记。”近日,说起创文给社区带来的喜人变化,接小孩放学的家长李女士笑得合不拢嘴。“以前到学校接孩子,大家随意停车,经常堵在校门口,半天也出不去。现在大家都按规定的区域停车,校门口的交通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言语中,感谢最多的就是社区“大管家”罗江云。
创文工作千头万绪,如何长效巩固创文成果?罗江云把目光放在了突出党建引领的作用上。通过建立社区“街长制”,即“镇挂点领导+居委会干部+包联单位干部”的网格党建格局,推动创文工作与基层党建深度融合。通过公布联系方式,群众有问题电联,助力化解社区居民各种问题。
一次,在接到群众有关乱扔垃圾的投诉后,罗江云就带着人在夜晚蹲守,成功发现了被投诉的群众。于是他们一路尾随,然后上门教育。经过他们的多次努力,乱扔垃圾的情况不再出现。
为做好创文工作,罗江云千方百计想办法。原本靠近农贸市场的一个十字路口,凌晨1时经常有商贩在做批发交易,收档的时候烂蔬菜叶随处丢,影响很不好。罗江云多次实地蹲守、劝导,但效果不佳。于是,她想到了安装监控这一招,录像直接投到她的手机上。每每看到有人丢垃圾,她和居委会干部都会上门做思想工作。久而久之,大家都很自觉的不再乱丢垃圾了。
“通过创文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是罗江云一直以来的初心。她每天奔波于社区居民之中,凡事都从居民的需求出发,遇到难事、险事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罗江云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就是要用自己的真心换取全体居民的和谐幸福。
医养院长叶小玲:
创立医养结合院
护基层老人健康
“三姐这闺女心肠可好啦!托党和政府的福,也托三姐的福,我们在这儿过得可安逸了。”在廉江市车板镇仁爱养老院,坐在走廊旁闲聊的老人异口同声地说。
作为这个养老院的院长,叶小玲待老人胜似亲人,赢得了“三姐”的爱称。在她的带领下,仁爱养老院荣获2020年“全国敬老文明号”,同时她个人也荣获2020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荣誉称号。
打造新型养老服务
在开设养老院前,叶小玲在车板镇长期经营一家药店。每当看到一些独居老人到药房买药,蹒跚离去的背影都会让她鼻头一酸。
这几年,叶小玲还和丈夫经常慰问附近村里的孤寡留守老人,了解到这个群体的生活质量很低,需要专业水平的养老服务。于是,夫妻俩决定在当地打造医养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基于这一初衷,仁爱养老院应运而生,在保障完成政府特困供养人员兜底任务的前提下,对社会上有养老需求的人员提供康复、养老、护理、医疗等服务。
养老院配备职工17人,其中管理人员2人、中级护工6人、初级护工8人。同时依托仁爱医院医疗资源,面对突发状况,做到“30秒就医”。
养老院还根据老人的身体特点,结合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制定标准化的管理制度,为每名老人制定健康管理档案。目前,养老院设置床位82张,现入住的70多人除来自廉江各个乡镇,还有一些是从附近县市慕名而来的。
细节管理提高服务水平
很多养老机构都没有纳入医保,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叶小玲积极联系市医保部门,促使仁爱医院成为医保定点机构,大大方便了养老院老人的就医。
在护理工作方面,叶小玲作为院长一直亲力亲为,无微不至地关爱每一名老人。例如在饮食上,叶小玲会提前询问老人的喜好,要求食堂尽可能满足每个人的口味,既要准备有糊状的稀饭、米饭,也要准备番薯粥以利于老人消化。
养老院优质的护理、贴心的服务、专业的管理、精神的关爱,赢得了大家的称赞。近年来,随着高龄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日益增多,叶小玲迫切希望有条件的乡镇成立农村孤寡老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利用敬老院的资源辐射各村,由专业团队组织上门为老人服务。同时她也期待政府能够加快建立农村养老护理员培养机制,充实农村养老服务队伍。
新闻推荐
“廉江的工业发展近年很迅速,量逐渐上去了,但品质和品牌建设方面,政府部门和行业从业者,尤其是企业老板们要深思该怎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