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生意成公益“打工人” 西区莫乾胜将做志愿者当成一份工,服务时长超过2500小时

中山日报 2020-12-14 06:42

莫乾胜到社区探访老年人。本报记者 徐钧钻 摄12日上午11点,莫乾胜在西区志愿者协会办公室内忙碌着,这是他普通的一个周末。今年39岁的莫乾胜是湛江人,来中山从事服装零售已有十多年。4年前因一次学校义卖活动加入中山志愿者大家庭,目前累计参与各项志愿活动750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500小时。近两年生意上了轨道后,他聘请亲友打理服装生意,自己却全身心地投入到志愿服务中,每天像上班“打卡”一样参与如今志愿服务。

统筹:本报记者 徐钧钻

采写:见习生 陆倩柔

见习记者 陈家浩 记者 徐钧钻

■用技巧叩开残疾服务对象的“心门”

作为西区的一名志愿者骨干,莫乾胜积极参加各式各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和社工一起走访、慰问残疾人家庭是他最看重的志愿服务类型之一。他告诉记者,走访时,需要耐心和技巧。“走访慰问残疾人家庭不简单,刚开始残疾人对生活的消极态度、家属的不配合,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但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们想,如果自己也因为意外致残,是否也会这样封锁自己不愿社交,所以不能着急,更不能灰心。”莫乾胜说,随着服务次数的增多,他对“闭门羹”也有了更多应对技巧。“我们需要一些工具、一些平台,让他们看到未来生活的希望,让他们自己先学会和命运和解,勇敢迈出第一步。”

莫乾胜回忆,自己曾与社工一起上门探访患有精神残疾的8岁女孩小琳(化名),然而,她的家属害怕“家丑外扬”,拒绝社工及志愿者进入家中,劝志愿者别多管闲事,“一方面,社工努力进行沟通,向小琳的家属说明我们的来意,另一方面,我们也常常带一些小礼物上门,陪小琳一起玩耍,她的家属也露出了笑容,大约一个月,我们便建立了稳固的信任关系,如今小琳已愿意参加社区活动。”

■“打卡上班式”参与志愿服务收获“志愿之星”

除了每周的助残服务,在西区彩虹市场路口,在公共文明引导岗,还可经常看到莫乾胜忙碌的身影。或协助老年人、幼儿过马路,或帮助载有重物的三轮车推一把……这里简单重复的动作多,也较为枯燥,莫乾胜却从中找到乐趣,“有时候热心市民给自己递上一瓶水,对我们志愿服务表示感谢,这时候真的会感动得流泪。”

西区志愿者协会工作人员郭浩恒介绍,莫乾胜几乎每天都会来到西区志愿者协会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或是整理资料和物资、将志愿者服洗得干干净净;或是查看“志愿中山”平台的情况,发现不规范的项目就及时提醒,因此大家都戏称他是“打卡上班式”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几乎从不缺席。为此,他先后获西区优秀志愿者、西区季度之星、社区优秀志愿管家、五星级志愿者等称号。

疫情期间,莫乾胜还承担起在卡口测量体温、入户派发宣传单的职责;在接下来的创文志愿服务工作中,他同样没缺席,从沙溪的住所赶往西区志愿者协会的路上,莫乾胜总是自觉开展创文监督工作,每当发现有违停、公共设施损坏或乱扔垃圾等现象,他都会拍照并上传到“西区创文督查志愿服务队”微信群中,由西区志愿者协会转告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生活在中山,能够为这座城市出一份力,我很自豪,也会一直做下去。”莫乾胜说。

新闻推荐

泛珠区域联合招聘会举行连开5场,提供逾2万个工作岗位

首场活动现场羊城晚报讯记者周聪、通讯员粤仁宣摄影报道:2020年泛珠三角区域“百校万企”大型联合招聘会12月4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