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当年粜谷订报的一位农民
又到报刊订阅时,禁不住使我想起了当年粜谷订阅报刊的陈秀飞。
那是上个世纪50年代,二十多岁的农民陈秀飞,挑谷出杨梅圩粜,用粜谷的钱订阅报刊杂志。这在当年家乡杨梅,传得沸沸扬扬。有人夸他,说粜谷订阅报刊,崇尚书报,是好事。但更多的人是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说他是“憨佬一只”“神经有病”。在这些人的眼中,订阅报纸杂志,是机关部门的事,是干部们的事,是城里有钱有闲人家的事。你陈秀飞一个“耕田佬”,“脚板爆爆”一个“农民槌”,也来凑这个热闹,粜谷订报,不可理喻!人们摇头、叹息、讥讽。也有人用一种老成持重的语气评头品足:“订阅报刊,与你一个耕田佬是八杆子也打不着的事嘛!出啥风头?再说,那报纸能当饭吃,能当衣穿?我看这陈秀飞呀,真是傻到无药可医了!”
对此,陈秀飞的态度是,我行我素,笑骂由人。他说,像我们这些一无靠山、二无背景的平民百姓,唯有靠勤奋读书,多看报刊,多读诗书,多长知识,才是翻身之道,致富之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耕作之余,他珍惜分分秒秒,挤时间读书看报,如饥似渴,猎取知识。掌握了知识文化的陈秀飞,就是不同。用同样的种子、化肥、农药,用同样的耕作时间,他种的水稻就是比别人的产量高,别人的水稻亩产500斤,他的达到800斤!种蔬菜,同样如此。这时,别人开始对陈秀飞刮目相看了。村人感叹说,当初,陈秀飞挑着黄灿灿的“黄粘谷”(质量最好的稻谷)去粜,拿钱订阅报纸杂志,没有白订;耕作之余,人家勤读书报,没有白读!
陈秀飞又萌生了写作的初衷。他开始写作,还准备向报刊投稿。但他想,不可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得先练笔,打基础,厚积薄发。于是,有了感想感慨,及时记下来;遇到感动的人和事,及时写下来。一年后,他写了厚厚的两大本稿子。有天下雨,他把两大本稿子拿出来翻阅,觉得有些篇什还挺感人挺有趣,抱着试试的想法,选抄了两篇寄给当时的《湛江日报》。想不到,很快刊发了一篇。当天的报纸在左邻右舍的手中传着看,村中人争着看。小小山村爆出了新闻:“陈秀飞的文章在《湛江日报》发表了!”村民议论纷纷,“不简单,不简单啊!毫无关系,毫不认识,就凭着真本事,一脚牛屎一脚湴的农民,文章硬是被人家编辑看中了,堂堂的湛江地委机关报给发了!”
受此鼓舞,陈秀飞又写了一些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散文、通讯,也相继在《湛江日报》发了。消息不胫而走,乡人夸奖,传颂,连乡里(其时还没有公社)的领导,有天也破开荒来到他家看望。
陈秀飞出身不好,在当时的环境下,升学、参军、工作都受影响,读完初中,就辍学回乡务农了;婚姻也受影响,30出头了,还是单身汉。
这时,邻村有位美丽聪惠的姑娘李玉珠,有村花之称,西施之貌,在当时迷倒了多少后生,得到多少人的追捧,多少媒人上门提亲,“门槛都被踩低了三尺”!但她一个也没看上,却暗暗看上了陈秀飞。她以借书、借报阅读为由,想方设法接近陈秀飞,亲近陈秀飞。俗语说,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层纱。很快,他们热恋了,结成了秦晋之好。“村花”爱上了“地主仔”,“西施”爱上了“穷光蛋”!还一不要彩礼,二不要媒人,婚礼因陋就简。这在当时的杨梅一带,也是称赞啧啧,成了新闻,成了佳话。
有了爱情的滋润,有了家庭的幸福,陈秀飞读书看报的劲头更足了,涉猎的知识更广了。他又练起了书法、学起了楹联。因为有了文化底蕴,又刻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陈秀飞的书法、楹联很快达到一定水准,乃至后来,在当地还小有名气。本村村民,邻村村民,远远近近,谁家有个红白之事撰写对联,都请他。春节前夕,求他写春联者更是络绎不绝。陈秀飞一家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在读书无用论的年代,曾一度被批得体无完肤。但纵观历史与现状,勤读诗书,猎取文化知识,靠知识文化改变命运者,不胜枚举。在今天,更是蔚然成风。吾乡陈秀飞,正是其中一例。
陈冲悠悠往事
新闻推荐
风雨无阻保洁净 多措并举护碧水 圭峰会城河道保洁实现全覆盖、常态化
圭峰会城河道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保洁员在都会村新桥河冲打捞水面落叶。晨光熹微,照耀在龙湾河上波光粼粼。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