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徐闻县委书记李汉东:整合优质资源 赋能诗和远方

南方日报 2020-11-27 06:41

扫码看更多

美丽乡村

■美丽乡村,广东在行动——县(区)书记专访

每当第一缕晨曦照射在海面上,来自放坡村的渔民们早已满载而归。

放眼望去,放坡村位于祖国大陆最南端,三面环海,是典型的临海渔村。近年来,通过依靠自身资源,放坡村巧妙将旅游业和海洋捕捞业、种养业、盐业等传统产业融合起来,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放坡村的改变,是湛江市徐闻县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部分。近日,徐闻县委书记李汉东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说,徐闻县在创建美丽乡村中,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滨海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徐闻循序渐进,以点带面,坚持党建引领,整合优质资源,鼓励农民发挥主体作用,建设宜居美丽乡村,壮大农村经济,推动乡村振兴,赋能诗和远方。

南方日报:您认为放坡村在建设美丽乡村中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李汉东:放坡村集“地利人和”,是发展滨海旅游的一块宝地。放坡村东面是130多公顷盐田,盛产优质海盐;西边的大陆架上拥有全国近岸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珊瑚群。这里也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解放海南岛最前沿的阵地就在灯楼角。

在放坡村的艺术家部落,我们引进了一批艺术家,打造海边艺术家部落,他们把旧渔房改造成珊瑚屋,取得了成功,并且带动了整个徐闻县沿海地区民宿的发展,有不少外地的民宿也参考了我们的模式来发展。

南方日报:徐闻如何探索具有本土特色的美丽乡村之路?

李汉东:以放坡村为例,在打造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我们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就地改造,通过“不砍树,不占海”的方式利用村民拆旧房、危房和围墙后得到的珊瑚石,建起“会呼吸”的珊瑚房。

另外,我们希望在放坡村打造“小而美”的民宿。最初,这里没有民宿,人们也不知道民宿是什么。为此,政府首先通过打电话、走访、座谈等方式,去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打开突破口;接着,村委会通过集体土地带头建民宿,村民们也开始主动参与进来;后来,再将社会资本注入其中,推动村庄其余旧房屋、空地、林地的改造。现在整个放坡村有28家民宿,500个床位,呈现出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南方日报:在您看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如何最大程度让农民受益?

李汉东:建设美丽乡村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建成美丽乡村后,要有可持续的发展动力。对此,我们按照“美丽乡村+旅游”的模式,不断深化乡村的发展,让村民更加富裕。2016年以前,放坡村村民人均收入1.4万元。自从启动南极村建设后,旅游产业成为新兴产业,辐射带动餐饮服务、农业种植、海洋捕捞养殖、电商、盐业等行业融合发展。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高达3万元。

从放坡村的成功案例来看,我认为这种发展模式是可以复制和推广的。从政府层面来说,更多的是要做好这方面的发展引导和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坚实的底色,同时也要多措并举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干群拧成一根绳去将农村发展好。

目前,通过努力,徐闻全县1234个自然村全部编制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率达100%,并且都完成了“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全县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高达99%。今后,我们要以建设生活环境整洁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核心目标,推动乡村旅游加快发展,实现美丽乡村和农民致富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一线走访

将乡风文明落到细微之处

白天的放坡村热闹非凡,渔民们捕鱼归来,海滩上游客成群;到了夜晚,这里繁星点点,人们可枕海听涛,酣然入眠。

据当地村干部介绍,依托地理优势与海洋资源,放坡村重点发展旅游产业,打造海洋文化、乡土文化、东坡文化、红色文化、珊瑚文化五大文化区,形成以“南极”为主题,以“珊瑚”为主线,以民宿为突破口,以渔耕生活方式体验为重点的全域乡村旅游产业体系。

近年来,放坡村大力改善人居环境,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拆除危旧房70间;加强整治,令排污沟变成护城河。为方便出行,村里3米以上巷道全部实现硬底化,同时,村里还“见缝插针式”种植花草,打造宜居环境。

记者走访时还发现,放坡村不少家庭门口挂上了“厕所联盟”的小牌子。原来,为了提升游客体验,村里创新成立了“厕所联盟”,共有190多户加入,免费向所有游客开放厕所,此举频获游客点赞。细微之处见功夫,放坡村的举措,将乡风文明落到实处,也体现出一座村庄真正的人文关怀。

统筹:韩安东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吴思旻顾大炜

见习记者林露

新闻推荐

省领导到湛江出席徐闻港开港活动并调研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

广州日报讯9月25日至26日,副省长陈良贤到湛江市出席徐闻港开港活动并深入调研中秋、国庆“双节”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