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发现18个动植物新种

韶关日报 2020-06-24 09:09

本报讯近日,丹霞山生物多样性保育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丹霞山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向社会公众介绍了近年来丹霞山科学名山建设中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的丰硕成果,以及创新保护地绿色发展模式的新做法。

会上,与会专家介绍丹霞山近年来开展了动物、植物、菌类等物种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并发表了丹霞梧桐、丹霞兰、丹霞小花苣苔、丹霞堇菜、丹霞柿、丹霞瘦脐菇、广东锦槽蛇等18个动植物和菌类的新种及新纪录种。在近些年发现的植物新种中,霞客鳞毛蕨、丹霞山天葵是目前发现仅在丹霞山的部分岩壁有生存的。

2019年以来,丹霞山相继发现了7个动植物新种(或新记录种),分别是丹霞山刚竹、丹霞山天葵、广东假野菰、光柄径边菇、双唇兰、腐生齿唇兰、卡氏伏翼。近几年,丹霞山打造科学名山、文化名山的工作取得突出成绩,为我国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了解,目前丹霞山已经与中山大学等30家高校、机构建立教学实习实践和科研合作关系,并聘请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人文以及产业发展等多学科专家担任特聘科学家和科学顾问,建立了完整系统有序的科研体系,为丹霞山生物多样性保育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闻推荐

辅警热心帮助 行动不便老人

近日,交警霞山大队勤务三中队辅警李艺嘉在人民大道南执勤时,热心护送行动不便的老奶奶安全过马路。当时,烈日当空,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