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一年多发现7个动植物新种
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卜瑜通讯员李贵清)昨日,丹霞山生物多样性保育成果新闻发布会在丹霞山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举行,向社会公众介绍了近年来丹霞山科学名山建设中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的丰硕成果,以及创新保护地绿色发展模式的新做法。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9年以来,丹霞山相继发现了7个动植物新种(或新记录种),如丹霞山刚竹、丹霞山天葵、广东假野菰、光柄径边菇、双唇兰、腐生齿唇兰、卡氏伏翼。据了解,活动当天还举行了丹霞山自然保护区员工野生植物辨认大赛。
会上,丹霞山科学顾问中山大学植物学专家廖文波教授、脊椎动物专家王英永教授、昆虫专家贾凤龙教授、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类学专家李泰辉教授、华南植物园竹子专家夏念和教授、韶关学院徐剑教授等分别介绍了在丹霞山开展的动物、植物、菌类等生物多样性保育工作中所取得的成果。学者们详细介绍了各自在丹霞山发现并已经发表的动植物新种,如丹霞梧桐、丹霞兰、丹霞堇菜、丹霞柿、丹霞瘦脐菇、广东锦槽蛇等18个动植物和菌类的新种及新记录种。2019年以来,丹霞山相继发现了7个动植物新种(或新记录种)。
生物多样性是检验生态环境好坏的一项重要指标,丹霞山有效的生物多样保育工作让丹霞山成为了众多动植物生存繁殖的王国。据专家介绍,目前丹霞山已知的高等植物有216科891属2266种,重点保护植物11种,其中Ⅰ级重点保护植物2种,Ⅱ级重点保护植物9种,目前已知的动物资源有1540种。
据悉,目前丹霞山已经与中山大学等30家高校、机构建立教学实习实践和科研合作关系,聘请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人文以及产业发展等多学科专家担任特聘科学家和科学顾问,建立了完整系统有序的科研体系。
新闻推荐
本报讯(见习记者陈荔雅记者林石湛通讯员王伟娜)近日,团霞山区委联合区志愿服务联合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情暖湛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