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最需要什么?

湛江晚报 2020-05-24 09:25

(网络图片)(网络图片)□阿尤(赤坎)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症。

“老年空巢问题是个社会问题,主要还是社会支持系统不够健全完善。”心理学家指出,这包括物质层面的,比如年老体弱、无人赡养、就医困难。尤其是精神层面,孤独寂寞、对儿女的思念让老人缺乏精神慰藉。

你身边有这样的空巢老人吗?

A家里太安静

“你不要再来找我妈了,我已经报警了!”女儿杨杨(化名)夺过我手机一通骂,我站在旁边急得直掉泪。杨杨冲进房间,将我的几盒保健品抱出来,丢在我面前。

“妈,您说您一个高级教师,怎么老了变糊涂了?”我不作声,杨杨翻着我的短信气急败坏:“您还叫她女儿?她是来骗您钱的!”

这时,杨杨电话响了,幼儿园老师催她去接孩子。送走她,我坐在沙发上,翻着手机,小芳(化名)的联系方式已经被杨杨删除了。我看着被她扔得满地的保健品,心里五味杂陈。小芳一个姑娘家,做业务也不容易,我能帮就帮她一点。更何况,平日里她待我真的特别好,不知内情的人还以为她是我家亲戚呢。

我退休有好几年了,老伴前年中风,没多久就离开了。独女杨杨住在同城,女婿在外地经商,婆婆身体不好,她有两个孩子要照顾。我身子还硬朗,就不想多给她添麻烦。

只是老伴走后,这个家空落落的,没点人声。以前晚上我也会出去跳个广场舞,自老伴走后,每次回家,满屋黑漆漆的,心里荒凉得很。也不知是老了还是怎地,变得很容易流泪。可是,我的这种苦闷又找谁说去?

去年春节,小区门口张贴着“参与体检送鸡蛋”,邻居刘姨拉我一块去。现场好热闹,那些年轻人对我们也很热情周到。其中一个姑娘叫小芳,一见我就喊:“阿姨,我妈妈也有一件您这样的裙子,穿着真精神。见着您,我就想我妈妈了。”一句话说到我心坎里去。那天我也不打算买东西,本来我就不太相信这些所谓的保健品。小芳好像能看出我的心思,就没有多推销,只是临走的时候送了我两盒:“这个吃了对身体有益,我是跟阿姨有缘,这是内部赠品,您可别告诉其他人。”

从那以后,小芳经常上门为我量血压,陪我聊天。我生日那天,杨杨打电话跟我说她儿子发烧没办法过来陪我。我掩饰住内心的失落,嘴上连说:“没关系,照顾孩子要紧。”

这时,门铃响了,小芳拎着蛋糕过来,还为我做了一席菜,都是我喜欢的。

杨杨说,小芳是为了骗我的钱,这都是套路。可是,人心都是肉做的,你帮我,我帮你,又有什么错?

点评

儿女应该在情感上和理智上有体贴父母的习惯,即使“离巢”,也要增加与父母的联系和往来的次数,以避免父母家庭“空巢”综合征的发生。

B走,咱们抱团养老去

我的独子两年前出国读博,他希望将来定居国外。我们做父母的纵然百般不舍,依然鼓励他追求自己的人生。

年轻的时候,我俩都为家庭为孩子奔忙,退休后,就像紧绷的弦,松下来竟似没了弹性。以往的话题总是围绕着柴米油盐,老了,常常相顾无言,乏味得很。每天一日三餐,无滋无味。

赖着我喜爱书法,她喜于厨艺,我俩开始动心思呼朋唤友。从那时起,邀约志向相投的朋友到家里作客,简单的茶饭,谈谈家常,谈谈孩子,倒也有趣。

常到我家来的有一位老朋友张哥(化名),他今年70多岁,一个独生女嫁到外省,老伴在几年前离世。幸得他性格开朗,想得开,每次席宴上有他,总是笑声不断。那天他拿了一瓶好酒来,说要请大家喝。“张哥,有什么喜事?赶紧道来。”没等大家起哄,他就喜上眉梢:“女儿说请了长假,下星期就过来陪我。”

“原来是为这个,那值得高兴。”大家都替他高兴,就喝多了几杯。那晚他也喝得比较尽兴,住在邻近的朋友送他回家。他嘴硬,在楼下就让送的人先回。自己撑着上楼,还没进门,就在家门口摔了一跤。女儿第二天就赶回了家,在医院里照顾了他好些天。他出院后,整个人倒似衰老了许多:“唉,人还是要服老啊。没个孩子在身边依傍,无依无靠的。”听得众人心酸。

我想起几个月前读的一则新闻,现在有一种“抱团养老”的说法。“要不,咱们这几个老家伙,合租住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你们觉得如何?”大家一听,七嘴八舌商议开来。

张哥击掌大叫:“此法甚妙!一则我们志趣相投;二则可以相互照应;再则咱们老家伙在一起唠嗑最有味!但丑话说在前头,这事不是闹着玩的,要是想长久,还是得定下契约、明确界限。要来,我们就来认真的!”

一语既出,众人拍手叫好。当天,大家就分了工,有人负责寻觅合适的居所,有人负责联系相关部门了解情况。

经过多番寻觅,最终我们相中了一栋在旧城区的独栋小楼。那附近有医院、公园、菜市场,生活便利,闹中带静。

当然,理想与现实还是有差距的。一开始有意向的有12户,到后来,真的能搬进去住的只有5户。

到现在,我们已经合租了有半年了,这半年里,我们适应着新的生活模式,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所幸的是,我们儿子远在重洋的电话打来,给我们注入强心针:“爸,妈,你们现在探索的这种新型养老模式是很好的,有益社会的。只要你们觉得合适,我会支持你们。”

点评

“抱团养老”可以和社区养老服务结合起来。地方有关部门、社区对“抱团养老”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予以支持、提供服务。“抱团养老”不是联谊活动,而是严肃的社会组织形式。仅仅依靠朋友、同学、战友之类的旧情很难长久维系,需要靠契约精神帮助成员们明确界限,才能够更和谐地共同生活。”

新闻推荐

用好“一盔一带”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

为切实提高广大驾乘人员交通安全意识,5月14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赤坎大队在辖区范围内广泛开展“一盔一带”宣传活动,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