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姑娘外地郎

湛江晚报 2020-04-19 09:44

(网络图片)(网络图片)□水中月(赤坎)

一对来自不同地方的男女结为夫妻,面对的不仅是各自生活习惯的不同,还有两个异地家庭的融合。在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宅”在家里的时间变长,令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备受考验。本地姑娘与外地郎间会发生什么样的碰撞呢?

公婆让我们出资在老家盖房

我是湛江本地姑娘,老公阿明(化名)是湖南的。今年1月初,阿明父母来湛江和我们一起过春节。没想到1月中下旬,全国全面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阿明父母和我们一起居住到现在。说起相处中的点点滴滴,我真是“一把辛酸泪”。

首先是饮食方面。阿明是湖南人,无辣不欢。我偶尔吃一两顿湘菜还可以,但若是常吃,身体受不了。平时,我家饭菜口味主要照顾我,偏清淡。阿明若想换口味,就可吃一两顿湘菜,小日子也过得不错。

可是这点平衡随着公婆的到来而改变了。他们来了后,嫌弃我做的饭菜“没味”,便自告奋勇地做饭。可是他们习惯放辣椒。其实往年家公家婆来湛江过年,他们也“掌管”厨房。但那些时候,外面餐馆都开着,我可以在外面解决。可是疫情防控期间,别说没有开门的饭店,就算有我也不敢去呀。于是,每天吃饭就成了我最头痛的事。我想自己炒个菜吧,他们会觉得我嫌他们做得不好。再者,下午五点起,他们就一直在厨房忙活,我在那里根本无立足之地。

我一个湛江人天天吃辣椒,嘴巴长泡了,嗓子也痛了,脸上也长了好多痘痘,这些都让我火气噌噌地往上涨,和阿明吵架次数比平时多了许多。每次和阿明在房间吵完架后到客厅,公婆都用异样的眼光打量我们,更是让我又气又急。

跟阿明吵归吵,但我从来没和公婆因饭菜口味起正面冲突。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我终于忍不住“火山爆发”了。

那天晚饭时间,家公家婆说起谁谁谁回湖南老家盖起了房子,好气派好有出息。我心里立刻咯噔了一下:我和阿明打算在湛江买房,现在正攒钱,还差个十来万,他们这会说回老家盖房子是什么意思?

果然,家婆先开口了:“明明啊,你在乡亲眼里一直是有出息的娃。要不,我们也在老家盖栋房子,你们回去也好有个地方落脚。”我气得一口饭差点喷出来,说:“妈,这可不行,我们这边还租着房子住呢,打算买房子了。这钱拿去老家盖房子,哪里还有钱付首付?”说实在的,我不觉得有必要回湖南老家盖房子。那里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小村子,阿明是独生子,他老家已经有个带小院的房子了,不存在“没地方落脚”这一说法。家婆说:“可是别人都回去盖了房子,可气派了!”我听了,直接笑了,反问一句:“难道别人做什么我们都要跟着做吗?对我们而言,现在回老家盖房子不现实!”

我的笑惹怒了家婆。她直接说一句:“有什么不现实的?你们拿点,我和你爸拿点,不就把房子盖起来了吗?”我这才意识到,阿明可能把我们的存款数额告诉公婆了。刹那间,我感觉自己像是被背叛了,直接说:“不可能回老家盖房子,我们一年到头也就回去一两次,钱要留着在湛江买房子!”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家公突然用湖南话说了一句我听不懂的话。接着,他们一家三口开始用湖南话交流,我听不懂,只能大概听出他们还在讨论盖房子的事情。

我大致猜测出,阿明愿意拿出5万元钱给他们。我当下委屈极了:我的小姐妹们哪一个没自己的房子?人家公婆都资助小夫妻首付,我家公婆却一直想让阿明回湖南,每次跟他们说起首付就转换话题!再说,5万元真不少,尤其是受疫情影响,阿明和我的收入锐减,要再攒下这笔钱得花多少时间!

我再也吃不下了,直接甩下碗回房间。阿明跟了过来。他说:“我知道你很难受,但那是我父母的心愿,难道你就不能体谅一下,先拿出5万元吗?”我哭了:“5万元?那他们为啥不先给我五万元首付呢?”阿明顿时陷入沉默中。

事情过去一周,尽管这几天来,阿明不断向我陪笑脸,可我还是没办法释怀。所幸,由于疫情防控他们还不能回老家,建房子计划只得继续延后,可是以后呢?

点评

婚姻会涉及到双方父母以及小家庭的维系,因此作决定前须慎重考虑,以防埋下隐患。另外,父母的虚荣心往往会给子女增加额外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希望所有父母能引以为戒。

客气的疏离终于被真诚拉近了

我和陈东(化名)已经结婚5年了。陈东和我爸妈相处倒也说不上有什么矛盾,可是总有一种客气的疏离感。陈东来自湖北。我是湛江姑娘。

我也能理解这种疏离。我爸妈都快70岁了。他们的普通话并不好,因此陈东有时听不懂他们的话。但陈东是个好女婿,他每次听不懂时都会问我这个“翻译官”。每次回娘家,他也会帮忙干家务活。

但是我太了解陈东了。在他眼中,这些只是他应该做的,并不是出于真正的关爱。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出于真正关爱的行为,是会主动替对方考虑,并提供帮助;但是出于礼貌的行为,就比较被动,对方怎么说就怎么做。陈东的行为正是类似后者。

刚结婚那段时间,我一直为如何拉近他们而烦恼,可效果一直不明显。没想到,今年这一切有了改变。在防控疫情期间,陈东很紧张,天天打电话回湖北老家询问父母的情况。但我们也没对我父母说起这事。当时,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这场疫情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一天晚上,刚吃完饭,我爸妈突然给我打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他们焦急的声音。快70岁的老人了,平日里较少上网,只是从电视上看到相关新闻,他们很着急地询问我那远在湖北的家公家婆的情况,叮嘱我要多体谅陈东照顾陈东。

打完电话后的第二天,我爸妈就买了许多口罩送到我家。当时家里只有我一人。我爸说:“快给陈东父母寄过去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依据名字判断应该是跟呼吸道相关,戴口罩总会有点防护吧!”陈东中午下班回到家,看到口罩,得知事情原委后,他眼眶红了。他直接拨通了我爸的电话,主动告诉我爸妈他家里的一切,说他父母一切尚好,只是心里发慌害怕,他在湛江这边也很是担忧焦虑。我爸妈安慰了他。这一通电话超过20分钟。当天下午,陈东就把口罩寄出去。

过了一周左右,钟南山院士建议大家戴口罩后,我们一家出去买却发现“一罩难求”。这时,陈东对我父母更是感激。他对我说:“你爸妈两个老人都这么关心我,难道我一个年轻人还不该更主动些吗?”

我发现,他不光这样说了,而且也这样做了。他现在会主动打电话给我爸妈,在路上遇到两老喜欢的东西也会买回来并送过去。情感上,地域的小沟终于被跨过啦!

点评

客气的疏离,最终会被真诚拉近。本地岳父岳母主动热情,外地郎陈东知恩感恩,这一家都让人暖心!

新闻推荐

市区逐步恢复正常 各种秩序井然

鹰展假日广场外,夜宵店奶茶店渐渐恢复了人气。鹰展广场逛商场购物的市民渐多。湛江书城鑫海店,市民在选购书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