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村土地流转 农民转型拿双薪

南方日报 2020-03-20 07:16

茶山村阡陌交错的豆垄之间跃动着勃勃生机。罗斯文摄

身兼茶山村种植基地管理和技术指导任务的陈碰中,正在查看豆苗生长情况。

揭英隆摄

将自己承包的农田租给别人,同时为承租人打工,既有田租收入,又有打工收入,活了农田,涨了荷包……这是时下廉江市石城镇茶山村农民的一大特点——成功变身为双薪一族。

3月14日,笔者在茶山村看到,村前的农田上全是生长旺盛的毛豆,就连房前屋后俗称的“鸡口田”也不放过,一片绿油油。10多名面带笑容的50多岁妇女施肥的施肥,除草的除草……勤快的双手在绿色的豆垄之间,仿佛正欢跃地谱写着五线谱,准备演绎一首充满勃勃生机的春耕春作乐章。

●揭英隆

被激活的土地

距离廉城车程仅10多分钟的茶山村,既是传统农业种植村,又是移民村。随着越来越多的村民到工厂务工,种植传统农业的收益远远比不上打工的收入,即使离村很近的良田也被晾在一边。

村民罗叔说,以前村民种植马铃薯虽然很新鲜,但与外来马铃薯比,优势不突出,销路不广,需要自己拿到市场上零售或者批发,收入不理想且费时,所以大家就弃种了。而水稻种植时间长,粮食价格又不高,打工一个月的收入等于种两亩水稻一造的收入,所以田地里村民耕作的身影也渐渐难以看到,农田开始撂荒,灌溉水渠逐渐淤塞、损坏。

茶山村党支部书记罗江文说,针对传统农业效益不高、绿化花木市场不景气、外出打工农民多等情况,该村千方百计寻求土地流转方法。去年9月,海南绿盛农业开发公司相关负责人到该村考察,决定承包该村委下辖的茶山、大坡、北埇三条自然村将近900亩农田,租金一造400元一亩,早造种毛豆,晚造由农民自由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实行作物轮种,租期三年,土地被激活了。

双方签订合同后,海南绿盛农业开发公司就支付了租金。如今耕作人员全都是出租土地村庄的农民,这让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得到了更多实惠。

现在,近900亩毛豆生长旺盛,目光所及之处,一片葱茏绿意。有的毛豆已经结荚,丰收在望;也有部分繁花正盛,引得蜜蜂满豆垄飞舞。

土地流转是国家的好政策,离土创业也是农民的新出路。茶山村把这些好政策充分地利用起来,结合自身实际,实行整村土地承包,由公司把土地从群众手中租赁过来,完善灌溉设施、连片开发进行规模经营,再雇佣出租土地的农民进行耕作,让农民在土地流转中成功转型为新型职业农民。

据廉江市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员介绍,目前该市流转土地面积接近全市耕地面积的40%,主要种植水稻、玉米、马铃薯和蔬菜等农作物,茶山村的实践只是该市轮转土地的一个小小缩影。

鼓胀了的荷包

一名正在豆田里施肥的李姓阿姨说,“同样是在这片农田上做工,以前是先做工,后有收入,现在是先有收入再做工,而且做完工之后还有工钱收入。活了50多岁,还是第一次拿到双薪。”

“一亩土地一造租金收入400元,然后每天在自己的田地上打工收入100元,比以前种田的收入强多了。这对我们这些上了年纪而无法到工厂打工的"老太婆"来说,还是比较划算的。再说犁田、起垄这些种植基础工作已经由机械完成,我们只用负责下肥、除草、收割等工序,工作并不辛苦。”一名正背着喷雾器作业的阿姨满脸幸福地说。

作为大股东的陈碰中负责茶山村种植基地的管理和技术指导,他说,基地日常耕作人员全部是出租土地的农民,备耕、种植、施肥、除草、收豆(按斤计酬)等工作工资日结,他们都很乐意,也很勤快。

纯生态的种植

陈碰中是福建漳州人,在外地搞农业开发种植销售已将近20年,他种植的毛豆一直畅销全国各地。绿色种植、信誉经营可以说是他持续赢得市场的关键。

“铛、铛、铛……”每天傍晚,一阵阵铜锣声会在豆地准时响起。初进茶山村,在田野里一下子听到这声音,让人误以为村里在敲锣演戏。实则上这是海南绿盛农业开发公司雇人在鸣锣驱鸟。

据陈碰中介绍,毛豆上市周期比较短,豆苗、豆荚全都有毛,很少有虫害,但豆荚香味很容易招引斑鸠等鸟雀傍晚到来偷吃,所以公司就雇佣2名工人每天按时沿着田埂敲响锣鼓驱鸟,这样既不伤害鸟雀,又能降低作物损失。

新闻推荐

规范代表联络站建设

本报讯(记者潘洁婷通讯员黄佩莹黄伟玲)为做好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示范点建设工作,3月17日上午,湛江市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