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党员战“疫”记:从海事标兵到社区“援兵”
本报记者陈彦通讯员陈扶涛
“以前你们保护我们"90后",现在换我们保护你们!”
这是“90后”们发出的战“疫”最强音,曾经的少年已然成为了打赢这场阻击战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各个岗位上不惧挑战、勇敢向前,用初心传递着温暖与感动,用坚守书写着责任与担当,潘志文就是其中的一位。
1994年出生的潘志文是湛江徐闻海事处一名普通党员,一位海事标兵,身为家里的独生子,面对疫情,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坚守,默默为琼州海峡的防疫堡垒添砖加瓦,与同事们共同守护人民的安全与健康。
分秒必争的坚守
“妈,我很快就会回来的,别担心!”
“照顾好自己,每天报个平安。”
疫情就是命令,得知身处省外的同事们由于交通管制等原因无法及时返岗,家在湛江市区的潘志文便主动提前返岗,回到工作所在地——徐闻县海安镇,承担起海事监管科的各项工作,坚守战“疫”一线,而这一干就是近半个月。
为保障琼州海峡防疫应急物资的高效过海,徐闻海事处开辟了“绿色通道”,对应急物资实施“优先审批、优先装载、优先出港”。作为政务受理的专职人员,潘志文按照要求,坚持“随时待命、随报随批”,第一时间完成承运船舶的各项审批工作,绝不让应急物资的运输在自己手中耽搁一秒,有效保证了345吨防疫物资快速过海。
一个口罩的温暖
2月3日9时30分,一位老伯带着5岁的孙女前来办理船员任解职。见其孙女没有戴口罩,也未采取其他防护措施,潘志文便立刻将自己留作备用的唯一一个口罩拿给了小姑娘,并提醒老伯出门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
“真的是太感谢你了!”老伯感激万分。
“没关系,一个口罩而已,您孙女的安全防护更重要!”潘志文笑道,话毕便回到座位继续办理业务。
由于老伯提供的资料不齐全,无法现场办结,潘志文便一次性告知了老伯需要补全的资料,并告诉他疫情期间可以通过“海事之眼”远程办理船员任解职。
2月5日,在潘志文的远程指导下,老伯通过“海事之眼”顺利完成了船员任解职的办理。
一次特殊的“补休”
2月9日,看到党支部微信群里关于增援湛江市社区防控一线的通知后,徐闻海事处的多名党员主动请缨,纷纷争取到一线助力地方疫情防控。
潘志文也毅然放弃了补休的机会,主动报名:“让我去吧!而且我是本地人,与市民沟通也更方便。”于是,他当天完成工作交接后,就连夜赶回了市区。
次日,潘志文便迅速投入到霞山区解放街道民享西二社区的网格化疫情防控工作中,跟随社区工作人员走街串巷,深入小区庭院、商铺,挨家挨户开展疫情排查、宣传引导等工作,不厌其烦地重复着“询问—登记—提醒”,坚决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漏一处”。
短短三天,他就积极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完成入户排查58家,发放宣传资料80份,张贴公告通知告示31张。
疫情当前,每个人都是战士,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没有人会后退。像潘志文这样的党员在徐闻海事处还有很多,面对琼州海峡春运安全保障与疫情防控的双重挑战,他们不畏艰险、不惧逆行、带头示范、冲锋陷阵,用点滴之举构筑起疫情防控的的钢铁长城,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该有的本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曹龙彬特约通讯员谭总)为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确保全乡人民群众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