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父女掉进老乡“陷阱”,没了血汗钱还回不了家 无情老乡骗老乡 有情民警送返乡
本报讯记者黎阳明通讯员湛开公宣报道:近日,来自廉江的吴某(化名)父女俩因轻信他人,被骗到东海岛打工,从工厂里逃离出来后,身无分文又无法联系家人的两人只能流落街头,幸而在东简派出所民警热心的帮助下,才顺利踏上了回家的路。
1月3日,刚办案回来的东简派出所副所长林其而看见派出所门口不远处有一位年轻女孩和一位中年男子低垂着头,神情沮丧地蹲坐在地上。林副所长快步上前询问究竟。经询问得知,两人是父女,来自廉江。十几天前,一名同乡跟他们说起东海岛有一家工厂薪资颇高,邀请他们一同前去打工。年关将近,为了挣钱过年,来不及多想的两人便爽快地跟随老乡来到东海岛打工,可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竟是老乡设置的一个骗局,父女两人连续干了十几天的活,却连一分工钱都没有领取到。意识被骗后,父女俩便仓惶地从工厂里逃出来。由于身无分文又没有携带手机,人生地不熟的父女俩只能流落街头!说着说着,父女俩的眼眶不禁泛红了!
随后,女孩的父亲颤微微地向民警说道:“我们父女俩已经两天没吃饭了,您能行行好,给口水给我们吗?”林其而副所长闻言二话不说地将他们带到派出所的休息室,一边为父女两人拿来矿泉水和饼干解饥,一边打电话给其家属,认真核查其身份信息,证实了两人外出打工的事实后,林所长又自掏腰包让父女俩买了车票赶紧乘车回家。
当父女俩接过林副所长递给的路费时,泣不成声:“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警方表示,将对于此类事件,警方将加强打击力度。
警方提醒
年关将近,警惕“黑中介”注意“假老乡”
找工作时如何防范被骗?民警提醒:“黑中介”不可信、“假老乡”需警惕、“扣证件”有陷阱……
一、警惕“黑中介”
“黑中介”是指非法机构以介绍工作为名,向求职者变相收费。
案件回顾:打工者小胥联系了某求职中介公司,缴纳200元押金后,接到的工作任务是在电线杆上刷宣传广告。但他仅干了1小时就被联防队员勒令停工,联系中介后被告知押金不退。工商所方面称,这是一家曾被取缔的黑中介。
防范提示:求职者要核实中介机构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是否包括职业介绍业务,是否具备《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
二、警惕“假猎头”
“假猎头”是指某些诈骗人员自称“人才猎头”等,向求职者承诺提供高薪职位,但须缴纳服务费。
案件回顾:陈某接到一位自称是“高级猎头顾问”的电话,对方准确说出其个人信息,并称可提供高薪职位。陈某信以为真,不久就收到面试通知,但要先汇2000元服务费,入职后返还。陈某汇款后前去面试,对方表示并未委托招聘,当他再次拨打“猎头”电话时,对方已关机。
防范提示:求职者要全面了解用人单位、招聘职位,尽量通过用人单位官网核实工作内容和性质,核对薪资水平是否合理。
三、警惕“假老乡”
“假老乡”是指某些诈骗人员以“老乡”的名义,主动搭讪求职者,热心介绍工作,骗取钱财。火车站、汽车站周边,时常出没一些骑摩托车或开面包车的人,他们看到拖着行李的农民工,就会主动上前套近乎。
案件回顾:农民工小高刚下火车,就轻信了一位自称是“老乡”并许诺可以帮其介绍工作的人的话。“老乡”开车带他到一个门口放着招工牌子的工厂后,就赶他下车并要200元车费。
防范提示:求职者到陌生城市,尽量到正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求职,切勿轻信“老乡”说辞。
四、警惕“假兼职”
“假兼职”是指某些诈骗人员打着高薪兼职、点击鼠标就赚钱、刷单返现等幌子进行诈骗。诈骗人员发布“兼职刷单,立马返现;足不出户,月薪过万”的信息,炮制出“兼职刷单”陷阱。
案件回顾:一名受害人称其在收到“兼职刷单”短信后,按指引刷单返现,结果被骗1.8万余元。
防范提示:求职者不要轻信既轻松又赚钱的“好差事”。同时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轻易泄露银行卡、网银密码等信息。
五、警惕“乱收费”
“乱收费”是指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以用工为名收取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押金、岗位稳定金、资料审核费等费用。一些中介公司与“皮包公司”合作,先由中介公司以推荐工作为名收取报名费、服务费等,后由“皮包公司”假装招聘员工,收取体检费、服装费、押金等费用,再编织种种理由拒绝求职者上岗或中途辞退。还有一些中介公司在醒目地点张贴高薪酬、优福利等招聘启事吸引求职者上门,在收取服务费、培训费后便称职位已满,找借口敷衍。
防范提示:求职者谨记找工作并不需要费用,对于将先交报名费、培训费等作为条件的面试要谨慎对待。入职体检通常是要求求职者自行到二甲以上医院进行,正规单位不会代收体检费。
六、警惕“扣证件”
“扣证件”是指用人单位或中介机构借保管或经办社会保险、申办工资卡等业务名义,扣押求职者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证件原件。
案件回顾:李某到某公司工作时,负责人要代管身份证。可上班后他发现,实际工种与当初承诺的有很大出入。李某要求辞职并归还身份证,可老板不仅不归还,还向他讨要违约金。
防范提示: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扣留他人证件原件,求职者不要将证件原件交付他人。需要提供证件复印件的,要注明具体用途。
七、警惕“培训贷”
“培训贷”是指某些培训机构以高薪就业为诱饵,向求职人员承诺培训后包就业,但须借贷支付培训费。
案件回顾:王某即将大学毕业,听信某培训学校“培训后高薪就业”的承诺,在培训前按要求办了贷款。然而,培训结束后,该学校并未兑现承诺,还让王某欠下债务。王某意识到受骗,但因难以证明对方欺诈,最终无力维权。
防范提示:求职者要增强辨别和防范意识,参加培训前要看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培训资质、经营范围是否包含培训内容、承诺薪资是否与社会同等岗位条件薪资水平大体一致。同时,要注意保留有关材料,一旦发现被骗,立即向有关部门报案。
八、警惕非法传销
非法传销是指组织者通过发展人员,要求其缴费或以购买商品等方式,取得加入或发展他人的资格,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非法传销一般以亲友推荐的途径传播,以轻松赚大钱、无需面试直接上岗为噱头,面试或工作地点都比较偏僻且转换频繁,公司业务不能清晰说明。
防范提示:求职者要了解有关禁止传销的法规,掌握识别传销的基本知识;自觉抵制诱惑,树立勤劳致富、拒绝传销的防范意识。
记者黎阳明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卓朝兴通讯员林梅英报道:1月6日,廉江在该市新时代实践文明中心召开2020年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工作会议,讨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