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政协委员:聚焦农业发展 促进乡村振兴
建言献策
本报记者何有凤实习生符小茵
湛江市作为广东省农业大市,农业经济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两会”期间,众多市政协委员聚焦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从多个方面为农业发展建言献策,共同勾勒一副现代化、高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蓝图,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加快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
“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为推动西部内陆与北部湾沿海农业融合,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进雷州半岛与东盟及其他沿线国家的农业互联互通,实现农业经济国际化提供了良好机遇。”市政协委员、民盟湛江市委会主委熊春燕介绍说。
今年“两会”,民盟湛江市委会将重点聚焦在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提交了多份极具针对性的提案,助推湛江农业现代化、乡村振兴发展。
民盟湛江市委会提出,建议湛江市组织专家以中国西部陆海结合部(主要包括广西、广东、海南及其周围延伸区域)现代农业发展为专题,系统研究、深入分析,为有的放矢推动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可行性方案与具体路径。
“希望湛江市可以在各县(市、区)科学规划和布局现代农业产业园,推动沿海与内陆农业融合发展。”委员提出,要重视高科技农产品政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溢出效益,创新农产品出口政策,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不断提升农业科技水平,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与生产效率。
同时,要注重分析雷州半岛与东盟农产品的竞争性和互补性,从农业进出口、投资、合作示范园区及互联网农业模式等方面对国际农业合作模式进行细化。坚持以市场主导的“项目+基地+企业”农业科技跨国合作模式、政府主导示范型农业科技国际合作模式;分析雷州半岛与东盟国家的农业科技合作形式,如合作论坛和展会、农业技术培训班等;对中国—东盟农业技术合作进行深入调研,针对东盟国家对农业机械、种子、农产品加工技术有巨大的需求,湛江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应该重点发展这些领域。
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
当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形式的规模经营已成为湛江市建设现代农业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然而,目前湛江市农业经营仍是以小农户为主的家庭经营,农产品附加值低,经营主体区域发展不平衡。
如何破解这一瓶颈?民盟湛江市委会建议,可着重从“互联网+”、全要素能力实现率、流通渠道建设等方面考虑,建立符合湛江市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模式,打造快速发展健康持续的路径。
“可以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盘活湛江市各县(市、区)现有的科技孵化体系,打造现代农业经营电子商务孵化基地,打通成果转化到田间地头的"最后一公里"。”市政协委员说。
在促进农产品的贸易上,打造农产品立体流通集散基地,服务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成为“一带一路”南海海洋区域线上的农业交通站。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思维,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难题,在各个区域创建农民可以直接进行一级市场交易的平台,鼓励农民联合资本成立农产品直销门店,培训农民网络销售的能力,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产品销售控制,从而打造出农民直销农产品的“超级大卖场”,赋予农民更强、更有利的市场议价能力。
同时,要突破经营主体四个类型的平衡发展,以区域资源禀赋为基础,全力打造“公司+”的经营主体模式,充分利用现有市场经济主体体制,引导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小农户与公司展开各种适宜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的契约组合。针对劳力不足及现有劳力体力老化的问题,通过“公司+”的模式,引导社会闲散劳力、传统农民转型为职业农工,进入公司从事农业生产。
推动绿色生态农业发展
“湛江市作为农业大市,应该在农业方面打造更多亮点和品牌。”政协委员张莉表示,绿色生态农业是现代高科技和传统技术相结合的农业,具有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应该成为湛江市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然而,目前湛江绿色生态农业整体科技含量不高,区域绿色生态农业规划与设计方法、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尚不完善,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湛江绿色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和效益的提高。
“湛江市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有基础、有潜力,必须高度重视,加大推进力度,政府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强化绿色生态理念,切实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积极推广绿色生态生产技术。”张莉说。
致公党湛江市委会提出,建议加快制定彰显湛江特色,符合国家、省标准的绿色生态产业及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构建安全体系,促进绿色生态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强化智力支撑。建立更加关注微观个体的环保补偿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培育壮大绿色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
同时,应该继续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两大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培育工作,引导其发展绿色生态农产品精深加工,开发农业生态旅游,进一步拉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绿色生态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战略,加强对企业、合作社等品牌主体的鼓励引导,发展优质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等形式,提升品牌农产品的品质和档次。
加快休闲农业发展
“要实现乡村振兴,发展壮大休闲农业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两会”,政协委员朱开甫带来了一份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提案,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
“如今,湛江休闲农业的类型日益丰富,如徐闻菠萝的海风景区、廉江谢鞋山野生荔枝林旅游风景区等休闲度假型,麻章桂荣六色田园等旅游体验型,遂溪县金龟岭休闲度假山庄、螺岗小镇等综合休闲型,雷州茂德公古城、遂溪孔子文化城等历史文化景点型,广东雷州半岛现代化农业核心示范区等农业科技展览型……”朱开甫一一列举说。
“但湛江市休闲农业起步时间不长、发展程度不高,农业休闲功能开发不充分,还属于相对较低水平的休闲消费,与爆发式增长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朱开甫说。
为此,他建议,湛江要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和全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黄金时期,加强引导,补齐短板,加强规划统筹,引导休闲农业集约有序发展,提升发展水平,促进休闲农业成为湛江振兴乡村、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新兴产业。
同时,要深层次开发农业功能,变农业农村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热带亚热带休闲农业“金字招牌”;深入挖掘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发展休闲农业,提升休闲农业的文化内涵和品味;积极开发地域特色休闲农业旅游商品,引导旅游企业对湛江热带亚热带优势农林牧渔产品在生产、加工、包装、营销上下工夫,培育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工艺水平高的优质手工艺品、纪念品和土特产,设计生产一批名气响、带得走的休闲农业旅游品牌商品。
新闻推荐
从交通“末梢”到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湛江振兴与交通飞跃同频共振
新机场效果图。高铁西站旅客如潮。本报记者李嘉斌摄和谐号动车驶过湛江大地。本报记者郎树臣摄大交通篇本报...